古典名著网
首页
古典名著
古典名著
经部
史部
子部
集部
作者大全
诗词
诗词
先秦
两汉
魏晋
南北朝
隋朝
唐代
五代
宋代
金朝
元朝
明代
清朝
近现代
首页
> 明代
明代诗人大全(2629人)
28/106页
朝代:
先秦
两汉
魏晋
南北朝
隋朝
唐代
五代
宋代
金朝
元朝
明代
清朝
近现代
合称:
唐宋八大家
初唐四杰
南宋四大家
建安七子
大李杜
小李杜
元曲四大家
中国古代四大才女
竹林七贤
酒中八仙
苏门四学士
吴中四士
大历十才子
梁敏
[
明代
]
梁敏,字子聪,号淡交。东莞人。明孝宗弘治间输粟饷边,赐七品散官。民国张其淦《东莞诗录》卷一一有传。
►
梁敏的诗文
(3篇)
陈吾德
[
明代
]
(1528—1589)明广东归善人,字懋修,号有斋,一作省斋。嘉靖四十四年进士。授行人。隆庆三年擢工科给事中,以谏市珍宝斥为民。神宗即位,起兵科。万历元年进右给事中。张居正当国,谏官言事必先请,吾德独不往、寻屡以事力争,益忤居正,出为饶州知府。御史承风借端诬劾,谪马邑典史。又劾其莅饶时违制讲学,除名为民。居正死,起官,终湖广佥事。有《谢山存稿》。
►
陈吾德的诗文
(42篇)
李同芳
[
明代
]
苏州府昆山人,字济美,号晴原。万历八年进士,授刑部主事,累官广东按察使,所至有惠政。擢副都御史,巡抚山东。曾自录生平善绩,著《视履类编》。
►
李同芳的诗文
(6篇)
黎崇敕
[
明代
]
黎崇敕,字铭之,后改名崇勋,字纶阁。番禺人。明神宗万历十九年(一五九一)举人。有经济才,会征钦州瑶,中丞戴耀署崇敕赞画军务,甚器重之。然性亢爽,不乐下人,为忌者所中,几不免。归筑文水居读书以终。有《文水居集》。清温汝能《粤东诗海》卷四一、清道光《广东通志》卷七五有传。
►
黎崇敕的诗文
(2篇)
陈士泰
[
明代
]
明德安府应城人,字心叔。嘉靖二十三年进士。官至滦州知州。有《荒史》、《古俗字略》、《梦林元解》、《名疑》、《姓汇》、《姓觿》等。
►
陈士泰的诗文
(1篇)
廖纪
[
明代
]
河间府东光人,字廷陈,一作时陈,号龙湾。弘治三年进士。授吏部考功司主事。嘉靖初,为吏部尚书。时议建世室以祀世宗生父,纪执不可,议遂寝。又奏言人材当惜,帝不纳。以老病归。卒年七十余。
►
廖纪的诗文
(1篇)
叶著
[
明代
]
叶著,字絅中。程乡(今梅州梅县)人。明思宗崇祯九年(一六三六)解元。著有《学一斋诗草》。清光绪《嘉应州志》卷二三有传。
►
叶著的诗文
(1篇)
黄禄
[
明代
]
黄禄,字公禄,号杏轩,明无锡人。以医名著,有《杏轩诗集》,卒年七十有三,碧山十老之一。
►
黄禄的诗文
(1篇)
姚思虞
[
明代
]
姚思虞(1593—1657),字元逊,一字彦襄,号赓尧,又号缺庵,青县中街人。明万历二十一年生,弱冠以高才中乡试,万历四十年(1612年)得中举人。官河南兰阳知县。寻升陕西临兆府同知,未赴,解组还。会国变,隐居乡里。顺治元年(1644),有聘书征召入京,亦托疾不赴。顺治十四年(1657)卒,傅山为撰《姚缺庵墓志铭》。雍正十一年奉旨入忠义祠配享。著有《姚思虞诗文集》,《康熙青县志》及《津门诗抄》录其诗。
►
姚思虞的诗文
(1篇)
钱龙惕
[
明代
]
钱龙惕(1609一?)虞山诗派重要遗民诗人。字夕公,号子健,又号芦乡子、鲈乡渔父等。牧斋侄子。40岁后改名贪,字弗乘。明诸生,有时名,屡踬场屋,遂谢去举业,刻意为诗。布衣终老,穷年焦思。诗“原本温、李,旁及于子瞻、裕之”。为虞山诗派中重要一员。
►
钱龙惕的诗文
(1篇)
许邦才
[
明代
]
许邦才(生卒年不详) 字殿卿。明代济南历城人。年少读书时与同县李攀龙、殷士儋为友。他们志趣相投,对八股文不感兴趣,而对唐以前的古诗文却极喜爱,常一起到山涧丛林吟诗作赋,乡人目为怪。嘉靖二十二年(1543年),许邦才举乡试第一,先授赵州知县,未到任,又上疏改调永宁知县。后迁德府长史,勘验牢狱。四十二年(1563年)转周府右长史,赏加四品服俸。许邦才善于诗文,常题诗于山林庙宇,内容多表达对百姓的同情。其诗风格追随李攀龙。作品有《瞻泰楼集》、《海右倡和集》、《梁园集》。
►
许邦才的诗文
(27篇)
冯惟敏
[
明代
]
(1511—1590)明山东临朐人,字汝行,号海浮。冯惟重弟。嘉靖十六年举人。官保定通判。能诗文,尤工乐府。所著杂剧《梁状元不伏老》盛行于时。有《山堂词稿》、《击节余音》。
►
冯惟敏的诗文
(12篇)
梁滔
[
明代
]
梁滔,字东注。泷水(今广东罗定)人。明世宗嘉靖十一年(一五三二)贡生,任永康丞。性喜吟咏。尝纂辑古诗数卷。清康熙《罗定州志》卷六、民国《罗定志》卷七有传。
►
梁滔的诗文
(1篇)
王天性
[
明代
]
王天性(一五二六—一六○九),字则衷,号槐轩,晚年别号半憨。汕头外砂镇林厝村人。明世宗嘉靖三十一年(一五五二)举人。官盱眙县教谕、丰城县令、上高县令、南昌府通判。穆宗隆庆二年(一五六八),以忤上司早赋归田,肆志于山水诗酒间,尝作《半憨先生传》以自况。著有《半憨集》。清冯奉初《潮州耆旧集》卷一六、吴道镕《广东文徵作者考》卷四有传。王天性诗,以清宣宗道光二十六年(一八四六)成式堂藏版《半憨集》卷上所收《澄海金砂王槐轩先生遗草》为底本。
►
王天性的诗文
(39篇)
韩韬
[
明代
]
韩韬,字仲六,号玉田。番禺人。韩上桂仲弟。明神宗万历三十四年(一六〇六)武举,未仕先卒。擅诗文,有《茹霞稿》。事见《韩节悯公遗稿》卷末附录。
►
韩韬的诗文
(1篇)
钱宪
[
明代
]
钱宪,字国章,号心斋,无锡人。甲戌进士,官常山知县。
►
钱宪的诗文
(1篇)
蔡魁
[
明代
]
蔡魁,高要人。明穆宗隆庆间贡生,明神宗万历十年(一五八二)任新宁县训导。事见清道光《广东通志》卷二三、清道光《肇庆府志》卷一四、清光绪《新宁县志》卷三。
►
蔡魁的诗文
(1篇)
嵇元夫
[
明代
]
明浙江吴兴人,字长卿。少以官宦子弟,放纵不羁,偶失规,为乡里仇家所中,坐法,下狱。得释,乃深自濯励,勤学苦读。善诗,有《白鹤园集》。
►
嵇元夫的诗文
(2篇)
梁鱼
[
明代
]
梁鱼,字克龙。顺德人。明宪宗成化七年(一四七一)举人。官广西平乐知县。孝宗弘治十四年(一五〇一)迁宾州知州。后为部使者所斥,遂拂衣归。明郭棐撰《粤大记》卷二〇有传。
►
梁鱼的诗文
(2篇)
韩洽
[
明代
]
明苏州府长洲人,字君望。邑诸生。高节轶群,隐居于羊山。有《寄庵诗存》。
►
韩洽的诗文
(2篇)
储罐
[
明代
]
储罐(1457-1513)一名巏,字静夫,号柴墟,扬州府泰州人,成化二十年(1484)进士,历官至吏部左侍郎。嘉靖初赐谥文懿。著有《柴墟斋集》。
►
储罐的诗文
(2篇)
秦堈
[
明代
]
秦堈,字器新,号俨海,明无锡人。壬戌进士,授泽州知州。
►
秦堈的诗文
(3篇)
张綖
[
明代
]
(1487—1543)扬州府高邮人,字世文,号南湖。正德八年举人。八应会试不第,谒选为武昌通判,迁光州知州。少从王西楼游,刻意填词,撰《诗余图谱》,词家以为指南。另有《杜诗通》、《南湖诗集》。
►
张綖的诗文
(5篇)
董越
[
明代
]
(1431—1502)明赣州府宁都人,字尚矩。成化五年进士。授编修。孝宗即位,迁右庶子。曾出使朝鲜。官至南京工部尚书。谥文僖。有《圭峰文集》、《使东日录》、《朝鲜赋》。
►
董越的诗文
(2篇)
邓承第
[
明代
]
邓承第,字时联。乐昌人。明英宗正统时人。以明经授和平训导,代视县事。迁会同教谕、琼州教授。设科课士,颇有贤声。清同治《韶州府志》卷三三有传。
►
邓承第的诗文
(1篇)
首页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下一页
作者
李白
陆游
刘克庄
杨万里
赵蕃
弘历
苏轼
梅尧臣
方回
白居易
王世贞
黄庭坚
陈造
范成大
张耒
屈大均
苏辙
王安石
欧大任
胡应麟
佚名
项安世
邵雍
宋祁
司马光
姚燮
陈著
方岳
曹勋
楼钥
杜甫
魏了翁
吴芾
陈维崧
佚名
白玉蟾
王之道
韩淲
洪咨夔
欧阳修
张镃
程敏政
刘崧
周紫芝
程公许
戴复古
刘基
王十朋
曾丰
韩维
王炎
佚名
文天祥
邓云霄
周必大
贺铸
喻良能
李纲
文同
宋庠
马钰
晁说之
李曾伯
李东阳
胡奎
李弥逊
释文珦
舒岳祥
强至
晁补之
高启
释印肃
陈普
辛弃疾
姜特立
杨维桢
李梦阳
王洋
齐己
陆文圭
刘禹锡
顾璘
岳珂
陈宓
杨慎
陈师道
韩元吉
刘敞
郭之奇
虞俦
朱熹
孙应时
杨士奇
袁宏道
仇远
释德洪
郭印
郭祥正
邵宝
王冕
诗词类型
哀愁
哀悼
哀歌
哀伤
哀思
哀叹
哀痛
哀怨
爱国
爱民
爱慕
爱情
爱人
安慰
懊悔
白菊
百姓
傍晚
胞弟
抱负
杯古
悲愁
悲怆
悲愤
悲歌
悲观
悲剧
悲苦
悲凉
悲切
悲秋
悲伤
悲叹
悲痛
悲惋
悲壮
碑记
碑文
奔放
比喻
避讳
边将
边疆
边塞
贬谪
变化
表演
别愁
别离
别情
不满
不舍
才女
采莲
残春
策论
策略
茶叶
禅意
禅隐
猖狂
怅然
怅惘
唱歌
唱和
嘲讽
诚信
乘船
池塘
憧憬
惆怅
酬答
酬和
酬赠
愁病
愁恨
愁苦
愁闷
愁情
愁思
愁绪
愁怨
出游
出征
初夏
初中古诗
初中文言文
除夕
楚辞
触景感怀
触景伤情
触景生情
传记
传说
船夫
垂钓
垂柳
春残
春愁
春光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