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清朝

张粲

[清朝]
张粲,字疏影,江宁人。员外郎许承钦侧室。有《适燕吟》。 张粲的诗文(5篇)

赵春熙

[清朝]
赵春熙,字缉于,别号陆门山樵,易州人。诸生。有《双琴堂诗集》。 赵春熙的诗文(3篇)

汪锡圭

[清朝]
汪锡圭,字秉斋,长洲人。贡生,官江阴训导、分部郎中。有《翡翠巢诗钞》。 汪锡圭的诗文(3篇)

黎梁慎

[清朝]
黎梁慎,安南人。 黎梁慎的诗文(1篇)

钱陈群

[清朝]
(1686—1774)浙江嘉兴人,字主敬,号香树,一号柘南居士。钱纶光子。康熙六十年进士。授编修。官至刑部右侍郎。深受乾隆帝知遇,进诗必赐和,与沈德潜并称为江南二老。卒谥文端。有《香树斋诗文集》。 钱陈群的诗文(12篇)

博尔都

[清朝]
(1649—1708)清宗室,字问亭,号皋渔父。袭封三等辅国将军。后因故追削爵。与刘献廷、石涛交往。工诗画。有《问亭诗集》。 博尔都的诗文(4篇)

叶舒璐

[清朝]
江苏吴江人,字景鸿,一字镜泓。雍正岁贡。曾从叶燮游。工诗词。有《分干诗钞》、《月佩词》。 叶舒璐的诗文(3篇)

方祖荫

[清朝]
方祖荫,中国清朝官员,本籍中国安徽。之前担任新竹知县期间颇有治绩的方祖荫于1891年(光绪17年)接替吴本杰,于台湾以通判身分超格代理担任台南府知府。管辖约今台湾南部之嘉义县、嘉义市、台南县、市全境及高雄县部份区域(建省前之台湾县区域)。1895年,台湾遭中国清朝割让予日本,台湾士绅筹组台湾民主国,他则担任基隆厅同知,调兵抵抗日军。不过因为广勇溃散,他退入台北。之后,则不知所踪。 方祖荫的诗文(2篇)

徐骘民

[清朝]
名莲,字哲明。别号西溪,著有《醉月轩吟录》三十首。 徐骘民的诗文(11篇)

王煐

[清朝]
王煐,字子千,号盘麓,又号紫诠,宝坻人。诸生,历官浙江温处道。有《忆雪楼诗》。 王煐的诗文(1篇)

刘玉麟

[清朝]
(1738—1797)清江苏宝应人,字又徐。乾隆四十二年贡生,官郁林州判。镇压贵州兴义苗民起义,任襄理军储之责,中炮卒。有《粤西金石录》、《甓斋遗稿》。 刘玉麟的诗文(1篇)

宝珣

[清朝]
宝珣,字东山,满洲旗人。道光辛丑进士,官至山海关副都统。有《味经书屋诗存》。 宝珣的诗文(1篇)

乔肃

[清朝]
字敬哉,江南宝应人。岁贡生。 乔肃的诗文(2篇)

朱雘

[清朝]
朱雘,字丹木,石屏人。道光己丑进士,历官陕西布政使。有《味无味斋诗钞》。 朱雘的诗文(1篇)

王星諴

[清朝]
(1831—1859)浙江山阴人,本名于迈,又名章,字平子,一字孟调。咸丰九年在京师应乡试,中副榜贡生。越一日卒。少时聪慧,执笔为文,常有新义。诗幽咽多哀怨。有《西凫残草》。 王星諴的诗文(1篇)

马之瑛

[清朝]
马之瑛,字倩若,号正谊,桐城人。明崇祯庚辰进士,授阳江知县。入国朝,历官兵部主事。有《秫庄集》。 马之瑛的诗文(1篇)

秦泉芳

[清朝]
秦泉芳(1625-1701),字天乳,号茗柯。清无锡人。梁玄孙。诸生。工诗,与从弟保寅齐名。有《天乳诗集》。 秦泉芳的诗文(1篇)

陈大钧

[清朝]
陈大钧,字长衡,号寿樗,乾隆初无锡人,居邑之南里,诸生。辛酉邵燮拟复碧山吟社,招诸公严元桂、马岐、俞鲁瞻、华沅等少长咸集,为一时盛事,而推陈大钧为盟长,即碧山余韵。 陈大钧的诗文(1篇)

郭慧瑛

[清朝]
字佩芳,吴县人。有《凤池仙馆词》。 郭慧瑛的诗文(1篇)

缪燧

[清朝]
缪燧,(1651-1718),字雯曜,号蓉浦,江阴人,贡生,历任山东沂水,浙江定海知县,有惠政,定海建有纪念他的名宦祠。 缪燧的诗文(1篇)

丁玉藻

[清朝]
丁玉藻,字采之,无锡人。有《西神山人诗钞》。 丁玉藻的诗文(2篇)

孙海

[清朝]
孙海,字吟帆,秦安人。咸丰辛酉拔贡,官遂宁知县。有《欲未能斋诗存》。 孙海的诗文(1篇)

徐元瑞

[清朝]
江苏江都人,字延香。徐石麒女。性慧,幼即能诗,通音律。石麒每对女度曲,有不合,即为之正拍。兼工填词。有《诗余绣闲集》。 徐元瑞的诗文(17篇)

朱之锡

[清朝]
(1623—1666)浙江义乌人,字孟九,号梅麓。顺治三年进士,散馆授编修。由吏部侍郎出任河道总督,治河殚竭心力,以劳卒官。徐、兖、淮、扬间颂其政绩,有死为河神之传说。乾隆帝南巡河工,封为助顺永宁侯,嗣加号曰佑安,民称朱大王。 朱之锡的诗文(1篇)

韩崇

[清朝]
韩崇,字元芝,号履卿,元和人。官山东洛口批验所大使。有《宝铁斋诗录》。 韩崇的诗文(1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