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清朝

先著

[清朝]
四川泸州人,迁居江宁,字迁夫,一字迁甫。博览多闻,工诗词,所撰《词林纪事》,搜采甚博。曾与程洪合选《词洁》六卷。另有《之溪老生集》、《劝影堂词》。 先著的诗文(1篇)

孙尔准

[清朝]
(1772—1832)江苏金匮人,字平叔,号莱甫。嘉庆十年进士。官至闽浙总督。曾解决彰化械斗事件,安定台湾民心。为官政从宽大,努力修举水利。卒谥文靖。有《泰云堂集》。 孙尔准的诗文(7篇)

施山

[清朝]
浙江会稽人,字寿伯,初名学宜,字子山。同光间游幕鄂中,敏悟过人,博览群书,诗文博雅。有《姜露庵诗集》、《杂记》。 施山的诗文(5篇)

刘鸿翱

[清朝]
( 1779—1849)山东潍县人,字次白。嘉庆十四年进士,官至福建巡抚。鸦片战争期间,严御海口,组织民团,以抗英军。道光二十五年因疾开缺。有《绿野斋前后合集》。 刘鸿翱的诗文(2篇)

潘问奇

[清朝]
(1632—1695)浙江钱塘人,字雪帆,又字云程、云客。诸生。家贫,游食四方。至大梁,拜信陵君墓;至湖南,吊屈原于汨罗;入蜀,悼诸葛武侯;又北谒明十三陵。后入扬州天宁寺为僧。有《拜鹃堂集》。 潘问奇的诗文(4篇)

孙璟

[清朝]
孙璟,字晋庭,号葵斋,又号蔗塘,清江阴人,太学生,幼贫不能读书,从其父做买卖而没有废学,书所见无不能晓。著有《碍闲草》三卷。 孙璟的诗文(1篇)

丁如琦

[清朝]
丁如琦(1722-1800),字器淳,无锡人。乾隆十八年举人,官浙江常山知县,有《菊圃诗钞》四卷附词。 丁如琦的诗文(2篇)

倪仁吉

[清朝]
倪仁吉,字心惠,义乌人。诸生吴之葵室。有《凝香阁稿》。 倪仁吉的诗文(3篇)

李聘

[清朝]
李聘,字莘起,号伊庵,长垣人。康熙丙辰进士,官陵水知县。有《余存集》。 李聘的诗文(2篇)

李周南

[清朝]
李周南,字冠三,号静斋,江苏甘泉人。嘉庆甲戌进士,官刑部主事。有《洗桐轩诗集》。 李周南的诗文(1篇)

徐天祥

[清朝]
徐天祥,字梅邻,安丘人。 徐天祥的诗文(1篇)

觉罗四明

[清朝]
觉罗四明,字朗停,号松山,满洲正蓝旗人。清乾隆二十四年(1759)任台湾知府,乾隆二十六年 (1761)任台湾道兼提督学政。任上总裁《台湾府志》。在台期间建树甚多:知府任内疏浚凤山县茄藤港,并明定岁修一次;增建府城城隍庙,设崇文书院;乾隆二十七年(1762),道任内迁建海东书院。 觉罗四明的诗文(5篇)

吴学濂

[清朝]
字曦洲,江南休宁人,浙江仁和籍。诸生。著有《香雪堂诗》。 吴学濂的诗文(1篇)

钱元扬

[清朝]
钱元扬,凤山县人。清乾隆三十九年(1774)贡生。所作多带游仙色彩,其中〈游仙山引〉一首尤似〈离骚〉。现存诗作俱见《重修凤山县志》及《凤山县采访册》,计四首。 钱元扬的诗文(2篇)

袁杼

[清朝]
浙江钱塘人,字静宜,号绮文。袁枚第四妹。早寡,依兄于随园。有《楼居小草》。 袁杼的诗文(1篇)

王鸣盛

[清朝]
(1722—1798)清江苏嘉定人,字凤喈,号西庄,又号礼堂、西沚。乾隆十九年进士。自编修历官至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以事降为光禄寺卿。南还居苏州三十年,卒于嘉庆二年十二月。工诗文,精史学,亦通经学。有《尚书后案》、《蛾术编》、《十七史商榷》、《耕养斋集》、《西庆始存稿》、《西沚居士集》。 王鸣盛的诗文(14篇)

刘献池

[清朝]
刘献池(1863~?),字瑶函,台南县柳营人。清朝遗儒刘澧芷之侄,光绪十二年(1886)进嘉义县学,为邑庠生。工诗,曾参加「嘉社」。日治时期为「新柳吟社」(1922)社员,同社有新营沈森奇、施水池、柳营刘明哲、刘神岳、刘炳坤、刘明智等。昭和六年(1931),以保正身份受人托管田地,竟因此引发告诉;其子刘清时,年过四十,因此忧极发狂,投井而死。 刘献池的诗文(1篇)

叶辰

[清朝]
字龙妹,吴县人。有《倚竹吟》。 叶辰的诗文(3篇)

蒋兰畬

[清朝]
蒋兰畬,字香农,滦州人。有《寿云堂诗集》。 蒋兰畬的诗文(2篇)

述明

[清朝]
述明,字东瞻,满洲旗人。历官甘肃平凉镇总兵。有《积翠轩诗集》。 述明的诗文(1篇)

潘相

[清朝]
(1713—1790)湖南安乡人,字润章,号经峰。乾隆二十八年进士。历官昆阳知州。任职国子监时,著有《琉球入学见闻录》。另有《矕文书屋集略》。 潘相的诗文(2篇)

王家枚

[清朝]
字吉丞,泰阶子。工词章,兼擅考据。南菁书院高才生,为院长黄元同、缪筱珊诸先生所激赏。对于乡邦文献亦所究心,刊有重思斋丛书,以郡优廪生中式。光绪甲午举人,屡试春官不第。科举废后,纳赀官内阁中书。旋改主事,甫到部,遽患咯血症,竟以不起。著有国朝汉学师承记,晋书集注,贡息甫年谱,龙砂志略,龙砂诗存,梓里咫闻录,重思斋诗存、文存各若干卷。邑续志传文苑。 王家枚的诗文(19篇)

陈望曾

[清朝]
陈望曾(1853-1929),字省三,号鲁村,别署安平遗民,祖籍福建漳浦,生于台湾台南。清朝同治十三年甲戌科(1874年)三甲第69名,授内阁中书。先后署广东雷州、韶州府知府。乙末(1895年)割台,携眷内渡,光绪四年(1878年)参加许南英发起的旧诗社团组织"崇正社",同时参加的人还有施士洁、汪春源、丘逢甲等。光绪三十四年七月十三日,由二品顶戴军机处存记广东候补道陈望曾试署广东劝业道。宣统元年七月十九日,陈望曾升迁为按察使司,由候补道韩国钧接替。韩国钧上任几天后,还是由陈望曾担任该职到清末。民国后,陈望曾任广东实业厅厅长。 陈望曾的诗文(2篇)

钱明训

[清朝]
钱明训,字心垞,号浣碧,嘉善人。光绪丁酉举人,历官天津海关道。 钱明训的诗文(2篇)

翁方刚

[清朝]
翁方刚,字正三,号覃溪,大兴人。乾隆壬申进士,改庶吉士,授编修,历官内阅学士,降鸿胪寺卿。重宴鹿鸣,赐三品衔,重宴琼林,赐二品衔。有《复初斋集》。 翁方刚的诗文(24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