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词 > 近现代 > 鲁迅

别诸弟三首庚子二月·其三

从来一别又经年,万里长风送客船。
我有一言应记取,文章得失不由天。

分类标签:抒情赠别

翻译

译文


兄弟刚刚团聚又要分别,待到来年才能重逢相见;旅途千里迢迢不可畏,鼓风帆轻舟破浪过险关。
我万语千言难以叮咛,唯有一句应牢记心间;人生道路不能由命运来主宰,进取奋发才能掌握主动权。

注释


万里长风:南朝宋代人宗悫年轻时,他的叔叔宗炳问他志愿,他说:“愿乘长风破万里浪。”《宋书·宗悫传》。

参考资料:

1、周振甫.鲁迅诗歌:凤凰出版传媒集团,2006年:3-4页 2、吴传玖.鲁迅诗译读:昆仑出版社,2005年:3页 3、谢邦华 张纯武 俞瑞华.鲁迅旧诗导读:武汉大学出版社,1989年:5页

赏析

第三首的主旨在于赠别。它是在忆别、惜别之后,赠言相勉,所以情绪激昂,不甘命运,要抗争自强。如果说前面两首侧重于感情的话,那么这一首则理智多于感情,奋发多于沉闷。仿佛看到漫远的长风,把在江波上闯荡的客船送走,有志趣高远之感和乘风击浪的气魄,显示出作者百折不回的毅力和“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进取精神,“从来一别又经年,万里长风送客船”,总括别离,乘风上路,由于这一别又要一年才能见面,便不能不有赠言相嘱,所以便有“我有一言应记取,文章得失不由天”的结句。全诗完整和谐,富予深意。这里的“万里长风”,不是随便用的。沿江驶船固然要有长风相助,但用了“万里长风”这四个字气势就很不凡,说明这所送的客船既不同于“凄雨孤舟”,也不同于“轻轻别棹”,虽有漫远之感,整个调子,却显得开朗乐观,壮阔有力,心情为之一振,精神也感奋。鲁迅在“谋生无奈”的情况下,经历了这场重大的离别,因此自奋图强之心,久蓄于胸。“从来一别”句叙离家之久,“万里长风”句述离家之远,表现了无限感慨。之后,便奋然发出了“文章得失不由天”的勉励之声。这首诗,脉络贯通得十分自然,铿锵有力,托住了三首组诗。它把浓重的离愁别绪,化作了积极的奋抗精神,较好地表现了主题。

参考资料:

1、张紫晨.鲁迅诗解: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年:3--6页

鲁迅

[近现代]
鲁迅(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原名周樟寿,后改名周树人,字豫山,后改豫才浙江绍兴人。著名文学家、思想家,五四新文化运动的重要参与者,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鲁迅一生在文学创作、文学批评、思想研究、文学史研究、翻译、美术理论引进、基础科学介绍和古籍校勘与研究等多个领域具有重大贡献。他对于五四运动以后的中国社会思想文化发展具有重大影响,蜚声世界文坛,尤其在韩国、日本思想文化领域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和影响,被誉为“二十世纪东亚文化地图上占最大领土的作家”。鲁迅的诗文(56篇)

随机看看

题六代祖师画像

一苇浮江双履归,花开震旦共传衣。
本来心印无文字,画到卢能足是非。

晚至云河驿

路照寒星出,人家尽枕河。水田归雁下,烟草暗虫多。

屋矮藏镫火,篱残补茑萝。劳劳远行者,数问夜如何。

木兰花慢 送柳汤佐之覃怀总管任

羡春风五马,恨无计,驻征鞍。想胶漆真情,云烟高兴,诗酒清欢。当时与君年少,到而今、双鬓总成斑。几度批风抹月,几番临水登山。驿途吟袖尚轻寒。珍重且加餐。怕到郡之时,民须加爱,事要从宽。风流赏音人去,纵朱弦、有曲为谁弹。明日倚楼凝望,雁回早寄平安。

水龙吟 己巳端午

海榴庭院初长日,梅羽弄阴弄霁。惊心节序,艾枝悬绿,菖蒲浮碧。

衣赐香罗,忆陪宫宴,御炉烟细。愧相如多病,归来鬓痕如缕。

往事风流莫记。黯江山、旧游凝睇。湘波吊雪,楚峰悽黛,荆云愁垒。

鱼腹沉冤,众人皆醉,一樽谁酹。独登临词客,兴亡多恨,洒青衫泪。

入广至赣雪霁天朗聊舒耳目

数自离家今几程,半风半雨半阴晴。
白云故作关愁色,乌鹊争为报喜声。
来耗得梅偷传送,去途惟柳管将迎。
囊中少带江西雪,见说五羊烟瘴轻。

题山庄

萝屋萧萧事事幽,临风搔首远凝眸。东园松菊存遗业,
晚景桑榆乐旧游。吟对清尊江上月,笑谈华发镜中秋。
床头浊酒时时漉,上客相过一任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