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词 > 两汉 > 佚名

行行重行行

行行重行行,与君生别离。
相去万余里,各在天一涯。
道路阻且长,会面安可知?
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
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
浮云蔽白日,游子不顾返。
思君令人老,岁月忽已晚。
弃捐勿复道,努力加餐饭。

翻译

译文


走啊走啊走一直在不停的走,就这样与你活生生的分离。
从此你我之间相隔千万里,我在天这头你就在天那头。
路途艰险又遥远非常,哪里知道什么时候才能见面?
北方的马依恋北风,南方的鸟巢于向南的树枝。
彼此分离的时间越长越久,衣服越发宽大人越发消瘦。
飘荡荡的游云遮住了太阳,他乡的游子不想再次回还。
思念你以至于身心憔悴,又是一年你还未归来。
这些都丢开不必再说,只愿你多保重切莫受饥寒。

注释


重:又。这句是说行而不止。
生别离:古代流行的成语,犹言“永别离”。生,硬的意思。
相去:相距,相离。
涯:边际。
阻:指道路上的障碍。长:指道路间的距离很远。
安:怎么,哪里。知:一作“期”。
胡马:北方所产的马。依:依恋的意思。一作“嘶”。
越鸟:南方所产的鸟。
日:一天又一天,渐渐的意思。已:同“以”。远:久。
缓:宽松。这句意思是说,人因相思而躯体一天天消瘦。
白日:原是隐喻君王的,这里喻指未归的丈夫。
顾:顾恋、思念。反:同“返”,返回,回家。
老:这里指形体的消瘦,仪容的憔悴。
岁月:指眼前的时间。忽已晚:流转迅速,指年关将近。
弃捐:抛弃,丢开。复:再。道:谈说。
加餐饭:当时习用的一种亲切的安慰别人的成语。

参考资料:

1、魏耕原 等.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诗歌鉴赏辞典:商务印书馆,2012年1月版:第489-491页 2、郭茂倩编 崇贤书院释译.乐府诗集.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14:286-287

赏析

  这是一首在东汉末年动荡岁月中的相思乱离之歌。尽管在流传过程中失去了作者的名字,但“情真、景真、事真、意真”(陈绎《诗谱》),读之使人悲感无端,反复低徊,为女主人公真挚痛苦的爱情呼唤所感动。

  诗歌开始写道:“行行重行行,与君生别离。” “重行行”即行了又行,走个不停。“生别离”就是活生生地分离。这两句的意思是说,你走啊走啊老是不停的走,就这样活生生地分开了你和我。 这里,诗歌连续用了四个“行”字,不但表现了行走很远,而且也表现出了行走很久,即指空间很远,也指时间很久。叠词手法的运用,在后来的李清照词作中,发挥到了极致。可以说,叠词的运用,在诗歌中,给人以复沓的音律美,也给人以沉重的压抑感。接着的“与君生别离” “君”指女主人公的丈夫,即远行未归的游子。这一句是思妇对丈夫远行时的回忆,也是此时此刻相思之情表现。开头两句是全诗的诗眼,并起到总领下文的作用。

  接着写道:“相去万余里,各在天一涯。”“天一涯”即天一方。意思是两人各在天的一方,相距遥远的,当然见面就难。“去”即离开。这两句的意思是说,从此你我之间相距千万里,我在天这头你就在天那头。这也暗示了“行行重行行”的含义。“各在天一涯”,也就是说,相隔万里,思妇以君行处为天涯,而游子离家万里,以故乡与思妇为天涯。

  是的,现在“相去万余里,各在天一涯”,而且“道路阻且长,会面安可知?”这里,紧承上句而来。“阻”指路途坎坷曲折。“长”即路途遥远。“阻且长”即艰险而且遥远。这两句的意思是说,路途那样艰险又那样遥远,相见不可知道是什么时候? 从当时的背景看,战争频仍,社会动乱,加上交通不便,生离犹如死别,当然也就相见无期。

  接着写道:“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胡马”泛指北方的马,古时称北方少数民族为胡。“越鸟”指南方的鸟。“越?指南方百越。这两句是思妇对游子说的,人应该有恋乡之情。你看,胡马南来后仍依恋于北风,越鸟北飞后仍筑巢于南向的树枝。鸟兽尚眷恋故土,何况人呢?思妇自然希望游子想到故乡,想到在家的父母、妻儿。

  人是有情怀之物,思妇在家中,对游子的思念是越来越强烈,诗中就写道:“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缓”即宽松。意思是说,分离的时间一天天过去,时间久了,我的衣带一天天也愈来愈松了。这是在告诉游子,因为我对你的思念也来越强烈,我日渐消瘦,衣带宽松。这与柳永的《蝶恋花·伫倚危楼风细细》“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阑意。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中“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有异曲同工之妙。我们可以看出,诗歌写得很是形象,意义也是很明白的。这“衣带日已缓”是思妇心灵上无声的呼唤,也是思妇心中愁苦的表现。 诗歌写得很是形象,意义也是很明白的。可以说,这是思妇心灵上无声的呼唤,也是思妇心中愁苦的表现。

  如果稍稍留意,至此,诗中已出现了两次“相去”。第一次与“万余里”组合,指两地相距之远;第二次与“日已远”组合,指夫妻别离时间之长。相隔万里,日复一日,是忘记了当初旦旦誓约,还是为他乡女子所迷惑,正如浮云遮住了白日,使明净的心灵蒙上了一片云翳。“浮云蔽白日,游子不顾反”,这使女主人公忽然陷入深深的苦痛和彷惶之中。诗人通过由思念引起的猜测疑虑心理“反言之”,思妇的相思之情才愈显刻骨,愈显深婉、含蓄,意味不尽。

  猜测、怀疑,当然毫无结果;极度相思,只能使形容枯槁。这就是“思君令人老,岁月忽已晚。”“老”,并非实指年龄,而指消瘦的体貌和忧伤的心情,是说心身憔悴,有似衰老而已。“晚”,指行人未归,岁月已晚,表明春秋忽代谢,相思又一年,暗喻女主人公青春易逝,坐愁红颜老的迟暮之感。

  坐愁相思了无益,与其憔悴自弃,不如努力加餐,保重身体,留得青春容光,以待来日相会。故诗最后说:“弃捐勿复道,努力加餐饭。至此,诗人以期待和聊以自慰的口吻,结束了她相思离乱的歌唱。

  诗中淳朴清新的民歌风格,内在节奏上重叠反复的形式,同一相思别离用或显、或寓、或直、或曲、或托物比兴的方法层层深入,“若秀才对朋友说家常话”式单纯优美的语言,正是这首诗具有永恒艺术魅力的所在。而首叙初别之情——次叙路远会难——再叙相思之苦——末以宽慰期待作结。离合奇正,现转换变化之妙。不迫不露、句意平远的艺术风格,表现出东方女性热恋相思的心理特点。

参考资料:

1、吴小如 等.汉魏六朝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2年9月版:第132-133页 2、魏耕原 等.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诗歌鉴赏辞典:商务印书馆,2012年1月版:第489-491页

创作背景

这是反映思妇离愁别恨的诗,是《古诗十九首》之一。关于《古诗十九首》的时代背景有多种说法。宇文所安认为中国早期诗歌是一个复制系统,找不到“古诗”早于建安时期的确凿证据。今人一般认为它并不是一时一人之作,它所产生的年代应当在东汉献帝建安之前的几十年间。

参考资料:

1、徐中玉 金启华.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一).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237-239 2、萧 统.文选(套装共6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1343

其他诗文

至日遣兴,奉寄北省旧阁老两院故人二首

去岁兹辰捧御床,五更三点入鹓行。欲知趋走伤心地,
正想氛氲满眼香。无路从容陪语笑,有时颠倒著衣裳。
何人错忆穷愁日,愁日愁随一线长。
忆昨逍遥供奉班,去年今日侍龙颜。麒麟不动炉烟上,
孔雀徐开扇影还。玉几由来天北极,朱衣只在殿中间。
孤城此日堪肠断,愁对寒云雪满山。

江上送毛太守入觐因寄旧游三山诸友

念别须臾已岁余,忽逢江上意何如。
心悲不语伤时事,眼看双分畏简书。
远水片帆天际没,晴窗古木岸边疏。
故人相见倘相问,芳草闲门是谪居。

八哀诗 其一 大司寇东吴王公世贞

洪荒忽中辟,宇宙钟人豪。间气五百年,一旦开皇朝。

天挺琅琊公,河汉骑斗杓。题诗恼玉帝,谪籍游尘嚣。

肝肠错锦绣,咳唾垂兰苕。胸吞太湖水,笔涌耶溪涛。

九岁咏凤凰,十龄题宝刀。十三作文赋,十九抟青霄。

高才聚东井,散秩同西曹。广心出皇古,奋臂追前茅。

呜呼蓟门事,大纛摧鸣枭。仓黄别上国,惕息还蓬蒿。

归来卧穷巷,削迹甘渔樵。雄文凿混沌,大乐鸣英韶。

东瀛极沧海,南纪逾铜标。北冥亘沙漠,西域穷荒要。

八埏走琬琰,九域飞琼瑶。千金买只字,百镒酬挥毫。

瑰辞匹坟典,丽句骈风骚。多闻失刘向,捷给凌枚皋。

帝心亦简在,日夜驰干旄。东山乍一出,被发仍由巢。

竺乾叩真诠,漆园明逍遥。香云拂几席,甘露流天瓢。

金棺下阊阖,玉树埋山坳。中华折天柱,下界闻鸾箫。

双虬去广汉,八骏升岧峣。玄丘见王母,白云和长谣。

乾坤失盟主,海岳颓高标。安得跨大鹏,万里随神飙。

史相国墓下作

霜落苍藤老树枯,眼看巨石压重湖。
墓前只有山僧住,黄叶青灯照野狐。

和西涯相公春兴诗(二首)

竹垣向里辟新池,径曲门迂去每迟。
鸟弄落花人未到,鱼吹新荇月先知。
天边客梦何时醒,江上归舟此日移。
唤起巢由作宾主,不知身在帝尧时。

送曹殿丞秩满还都

朝日照濠水,清霜发树寒。
长桥下广陌,车马来啴啴。
借问行人谁,送者何盘桓。
中郎罢从军,遗爱民所叹。
雍容幕府旧,供帐清涡干。
悲我思急管,薄暮留征鞍。
酒酣惜分手,四坐惨不欢。
长河转辙迹,愁阴但漫漫。
嗟予隔追饯,饮此离恨端。
高标邈难亲,坐向飞鸿看。
尝闻古君子,赠言当豆箪。
愿君保亮节,岁晚予其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