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词 > 明代 > 高启

吊岳王墓

大树无枝向北风,十年遗恨泣英雄。
班师诏已来三殿,射虏书犹说两宫。
每忆上方谁请剑,空嗟高庙自藏弓。
栖霞岭上今回首,不见诸陵白露中。

翻译

岳王墓:岳飞之墓,在杭州。
三殿,指朝廷。
两宫:指被金所俘的徽 宗、钦宗二帝。
高庙:指赵构。庙号高宗,故称。
栖霞岭:在杭州西湖滨,岳坟所在地。
诸陵:指南宋六个皇帝的陵墓。在今浙江绍兴东三十六里之宝山(又名攒宫山)。

赏析

  这首《吊岳王墓》作于何年已不可考,但可以说是诗人亲临栖霞岭岳飞墓,有感而作。

  首联“大树无枝向北风,十年遗恨泣英雄”。第一句是写景,岳飞惨死于奸佞之手,墓边的大树为其所感,树枝随风摇曳,纷纷奋然指向南方。这是全诗中唯一写到诗人所见的岳飞墓的,尽管只此一句,却是极传神之处。关于树枝南指,读者应以审美的目光借助想象去观照这一非现实却超越了现实的艺术境界。这一境界是感动人心的,它寄托了诗人强烈的爱憎之情。接下去“十年遗恨泣英雄”更是慷慨悲凉之笔。高启于岳飞墓前,望着树枝南指的大树,想起了令人痛心的往事,于是无限悲愤,见于笔端。

  第三、四句“班师诏已来三殿,射虏书犹说两官”,从文字上看,意思是说朝廷已经岳飞下了班师的命令,而韩世忠仍然投书斥军,表达其恢复之决心。诗人在这里是以前一句写投降者的卖国苟安,后一句写抗敌都始终以恢复为己任,两者形成了强烈的对比,可以说这一联是对南宋政治的高度概括。

  第五、六句“每忆上方谁请剑,空嗟高庙自藏弓”,这里用了两个典故,一个是正直敢谏的朱云,另一个是被诬灭族的英雄韩信。在这一联中;诗人由岳飞被害想到朱云请上方宝剑铲除佞臣,想到汉高祖忘恩负义诬陷谋杀忠臣。“每忆”两字,表露了对忠臣被杀的无限遗恨以及对这一事件的关心和哀叹,而“空嗟”两字,则表达了对杀害岳飞的高宗的愤慨。这一联诗人的想象纵横驰骋,字里行间流露出对这一历史事件的悲哀和感伤。

  末联“栖霞岭上今回首,不见诸陵白露中”。诗人在岳飞墓前回首北望,只有茫茫白露,不见远方宋代诸帝王的陵墓。这两句看上去极白,但却写得空灵婉曲,含而不露。既然“回首”又“不见诸陵”,那么要把不见之物——诸墓陵——写出来的原因就是诗人于栖霞岭上凭吊岳飞墓时,自然联想到了它——诸陵——这里像征着宋代王朝。昔日的宋王朝一去不在,诗人到此只是哀悼那时惨死的英杰,而对那个朝代,那个朝代的君王则毫无怀念。这一联是全诗的诗眼,更加强烈地表达了诗人对于岳飞的怀念之情和对南宋王朝杀害岳飞的痛恨。诗人伫立于岳飞墓前,眼前是茫茫白露,这姜迷清冷的意境更增强了此诗悲哀感伤的色彩。

高启

[明代]
高启(1336-1373)汉族,江苏苏州人,元末明初著名诗人,与杨基张羽徐贲被誉为“吴中四杰”,当时论者把他们比作“明初四杰”,又与王行等号“北郭十友”。字季迪,号槎轩,平江路(明改苏州府)长洲县(今江苏省苏州市)人;洪武初,以荐参修《元史》,授翰林院国史编修官,受命教授诸王。擢户部右侍郎。苏州知府魏观在张士诚宫址改修府治,获罪被诛。高启曾为之作《上梁文》,有“龙蟠虎踞”四字,被疑为歌颂张士诚,连坐腰斩。有《高太史大全集》、《凫藻集》等。高启的诗文(817篇)

其他诗文

先云洲访予于万玉归而寄诗因用其韵

晓行竺山心,草露濡衣襟。稽留虽在眼,谢客难重寻。

灵木逾千龄,斤斧日见侵。侵伐殊未已,使我老气瘖。

雅乐寖不作,满耳侏离淫。野性羞雷同,自为梁父吟。

疵贱苦无力,安能变夷音。畏涂不可行,林下甘陆沈。

世道已如此,怀抱那易禁。独爱古桂林,岁晚犹森森。

此桂亦未保,慨叹良又深。

仙岩金仙阁

寒烟琐断梵王家,一篆博山飞冷蛇。
满天秋雨落琼花,清溪涨绿浸平沙。
老松压石岩争耸,青萝拽树牵云遮。
竹根倒出乌翅斜,夜半寒风搅宿鸦。
木鱼唤粥蝴蝶醒,岩头残月沉丹井。

贺仲雨斗门

濯锦江边唱绝强,孤青和者亦夔襄。
历年虽久地相远,在寝岂止升渠堂。
纵能帖石防颓岸,随寓幽居供赏玩。
何发是处斗门雄,莆壤万农生赞叹。
庄周笑我机械深,夏王见我须赏音。
莫道白头犹未遇,等劳一片活人心。

寄赠桃林尉史温

知韫才能负壮心,莫嗟作尉尚湮沉。
幽求起去登台席,居易徵来入翰林。
望气台边桑柘密,弃繻关畔水云深。
怜君况是徵君后,闲擬秋凉策杖寻。

谢汤生惠酒和来韵

闻道吾犹及老成,高秋离索不胜情。
朋缄已喜贤从事,二缶那堪对曲生。
多病吾今同退鷁,壮怀君同掣长鲸。
能来共醉西风否,木落千山夕照明。

次韵荅子重东城见怀之作

愁云薄层汉,北雁鸣羁栖。天寒霜雪繁,零叶被长堤。

远洲宿修莽,曲路纷留荑。南窗梦佳人,觉来隔山溪。

幽期不得将,日暮闻莎鸡。秋风日已至,兰舟一何稽。

忧思无能解,起行涉荒畦。独言畴与晤,樽酒为谁携。

终然无所适,归来对青藜。素书自何来,展读情更悽。

人生贵恊志,何用悲秦齐。结交不从中,对面分云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