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词 > 明代

明代的诗文1061/3955页

形式:

春水和杜子韵效其体

何处水来骤尔强,涨号彻夜谁能当。开门江槛已不见,几个轻鸥浮席傍。

送张信卿知归德州

短亭官柳下,长路酒杯前。待解薰风缆,频回落日鞭。

龚黄新宠命,梁宋古山川。去去应传得,歌谣满日边。

四兄方池内新构水亭 其二

步入小桥去,方欣与俗暌。亭高云作幔,池满水如圭。

鸟狎频移树,花浓不辨蹊。宁知远尘事,不是学幽栖。

河西务阻风适王冬官以和赵秋曹杂诗见示遂用韵纪怀九首 其五

挠乱诗怀几许清,浮云遮隔日微明。东君转盻回辕去,满耳池蛙草自生。

和曾侍讲对雪韵

朔风吹雪送残冬,坐拥貂裘不厌重。大地银铺千万顷,遥天玉削两三峰。

晴光掩映都城柳,晓雪苍茫禁苑钟。诗思逼人吟不就,漫将浊酒助衰容。

春兴(六首)

天上风云此际多,山中日月竟如何。
争传鸣凤巢阿阁,又见飞鸿出罻罗。
宣室鬼神思贾谊,中原将帅用廉颇。
难教迟暮从招隐,拟把生涯学醉歌。

秋怀十二首 其十

总为秋光满葛巾,未应偏怪白头新。明珠本自能疑我,沙鸟何心却避人。

一片云轻终过眼,百年论定不随身。草堂旧在三江上,听水听风知几巡。

弇山园漫成二首 其二

曲槛文漪绮席香,高台云树晚苍苍。分明江左东山墅,不见歌尘起杏梁。

寄寿母舅郑梅所先生暨妗李氏七十得齿字

南湖衍庆源,一派流迤逦。乌石山前秀气钟,华堂矗矗连云起。

中有齐眉鹤发仙,紫凤青鸾相并峙。阅世升平七十年,方瞳双碧照秋水。

梅花灼烁晚方妍,慈竹茏葱寒更美。我昔栖迟故国时,长向堂前拜容止。

撤蔀砭愚荷爱深,于分虽甥恩则子。年来幸获遭圣明,玉笋联班五云里。

闽南回首天茫茫,献寿无由斟绿蚁。题诗远寄鹤南归,聊代芳筵祝遐祉。

我家双亲七十馀,别来久旷供甘旨。却喜城东数亩庐,门墙咫尺联桑梓。

相期朝暮慰离怀,寿域徜徉乐馀齿。

和王半山韵十八首 其十四 即事

山静人希到,春深花自繁。鸠藤行处酒,烟火望中村。

偶尔逢耕叟,迟回话夕昏。不知天壤内,何处是桃园。

赠医者李生生有妾陈姬善歌

笼中绛雪调红粉,袖里青囊映翠蛾。采药岂应仙犬吠,怜才今见雪儿歌。

但防窃去能奔月,不待章成更渡河。况是高唐容作赋,相逢不饮奈狂何。

病中乞归怀寄中立王孙

银榜仙宫桂满岩,何时雪夜挂孤帆。枕中鸿宝新来注,海上鱼书旧日缄。

千里归心看短剑,百年病骨付长镵。王孙苑路今应近,芳草春风点碧衫。

庄家

林里桔槔悬,咿咿辘轳响。郊原雨尚稀,车水灌蔬壤。

崩塘差补葺,预防春潦涨。菜甲已破坭,鱼苗亦吹浪。

邻里助辛勤,樽酒相遗饷。瓶盎幸馀储,牛羊渐壮旺。

生事泊无忧,开怀且尽量。

答梁元襄夜谈见赠

短笛同吹杨柳枝,一声嘹喨一声悲。秋风夜送闻何处,此调人间总未知。

次韵竺元和尚山讴四首 其二

千峰梅雨歇,绕舍流泉音。万物各有适,孤云独无心。

时歌少林曲,还共寒山吟。啼鸟忽飞去,落花幽径深。

舟中望匡庐

庐山起东南,今古擅奇况。系余岭海狂,畴昔秉微尚。

悠悠日月徂,未遂烟霞想。中流一以望,孤怀倍惆怅。

安得息尘劳,登临寄清赏。招我同心人,俯首窥万象。

晓出东平州十韵

宪节凌秋发,城门逼晓开。沟长流水去,野旷远风来。

跋马桥频度,看山客屡回。川原行未已,齐鲁望悠哉。

汉检天门石,秦碑海岸台。

淡烟横曲阜,旭日上蓬莱。遗迹怀前古,观风慰好怀。

衢樽须共饮,井税不烦催。每见桑麻野,深期杞梓材。

行歌方自得,前陟更崔嵬。

落齿和坡山四首 其二

齿落岂遽衰,便如月望六。圆影或暂亏,清光尚九服。

蔬厨茹紫甲,岂必花猪肉。愿母废笑歌,世事釜中粥。

记园中草木二十首 槐

东园忆初购,粪壤频扫除。
墙下古槐树,憔悴色不舒。
况遭众攀折,高枝且无余。
爱护至今日,浓阴接吾庐。
数步已仰视,伟哉巨人如。
非藉此荫庇,谁结幽亭居。
立为众木长,奴仆柽与榆。

病起连雨四首 其四

潜圣峰云碧万层,萧萧杉竹托山僧。辜恩垂死馀双泪,扶病今生梦一登。

多日六经藏孔壁,何人十字志延陵。湖天秋水鱼书绝,寂寞孤阡挂古藤。

送生后还李楼

莫问天台落日愁,桃花片片水悠悠。
寒窗一闭秦箫月,惹得人呼燕子楼。

晓渡玉河桥

百尺飞梁烟雾生,雕阑玉窦绮罗行。
御沟月露生秋兴,驻马垂鞭听水声。

吴娃曲

海棠含愁泣春雨,弱柳垂烟锁金缕。
东风袅袅吹晴丝,双燕飞来向人语。
西邻小姬年十五,细骨轻躯学歌舞。
将身嫁与冶游郎,无奈花前别离苦。
琵琶拨断《鹍鸡》弦,玉钗击碎鸳鸯股。
低眉敛恨对银缸,红粉楼头月当午。

往返钱塘江戏为问答 其二

朝指萧山驿,暮唤钱塘渡。侬身不属侬,却似商人妇。

八咏 其八 宫闺

十五事君王,三十色未接。醝筱空近羊,蔫蘤不集蝶。

昔惭鸱夷汎,今免呼韩挟。夭夭东邻子,看星诵桃叶。

涂黄断横云,流红渍团靥。金微几千里,一夜去来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