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词 > 明代

明代的诗文1156/3955页

形式:

踏莎行 其二 答李蒲汀用韵

太素原头,广寒山后。平沙堤畔雕鞍骤。宫监传宣下御墀,奚桥控引来天厩。

杭双溪宪长寄示江行诗次韵

新秋江月送官舟,綵鹢青帘拥皂楼。夜半棹歌谁省记,有人閒卧白蘋洲。

思乡

屈指光阴春复秋,乡心国思两牵愁。行云流水无情思,每到花时不上楼。

寄梁汝实

梁鸿志高尚,不受鹤书徵。金石文能辨,云霄路懒登。

有身清似鹤,无欲静於僧。想得诗成处,双花结夜灯。

闻梁公实得请南归

天地干戈满,风尘信息稀。暂辞青琐直,遥望白云归。

种秫堪为酒,纫兰可作衣。蹇予犹负米,惭尔息尘机。

齐河馆中阻雨与二三君子宿别 其二

牖风廊雨横复斜,虽有屏障何由遮。风势盘盘偃庭木,雨声淅淅飘檐花。

古人逆旅岂贫贱,游子长年违室家。呼仆持灯照行李,载书却悔同张华。

湘江绝句五首

明峰与芳岸,进退相摩行。
兼之白云天,秋色凡三层。

梧桐

近种高梧金井旁,重重如盖映彫墙。岂惟清庙中琴瑟,伫看朝阳鸣凤皇。

得地自怜承晓露,知时那肯著秋霜。贤侯公退钩帘处,满院清阴白昼长。

题扇寄李光载御史赴中台

松厅俨台署,肃肃秋霜寒。送君万里道,雕鹗上云端。

纪纲贵扶植,名节由艰难。相思海月明,惜无双羽翰。

挑灯杖

离明坎则止,出处契易理。焦头与烂额,论功当上客。

有时扶光上宾筵,能作高堂不夜天。有时扶光向书案,能照士子三万卷。

夫何功成事了漏迟迟,主人渴睡不复知。便同草芥委尘泥,虽有寸劳谁念之。

人生不遇亦如此,顾惟主人何如耳。

寄方子时二首 其二

避人成独往,一室谢喧嚣。泉近书声碎,山深酒价高。

千峰对茅屋,终日听松涛。五亩瓜园地,躬耕莫惮劳。

送王羽左归吴门

暝树殷红叶欲飞,江东迁客久思归。数声龙箭频催梦,万点鲛珠尽湿衣。

岁暮临岐空自惜,天涯投分肯相违。幽心若许留南海,明月年年为尔辉。

与诸同年探郊梅晚酌灵谷寺

闻道春风陌上柔,可堪经月废春游。纷纷宝瑟催黄鸟,处处垂杨引绛驺。

六出花飞仍带雪,千林雨歇乍鸣鸠。村南郭北寻都遍,还共移尊到上头。

杂诗四首赠林嘉猷 其四

载籍弥九有,群言剧毫毛。弃置患术疏,穷探畏心劳。

何由领其要,可使道艺高。圣学乱百家,黍稷杂莠蒿。

良农善别识,培溉复芸薅。取大成吾身,致用同伊皋。

彼哉沟浍鱼,岂足连九鳌。

宿排山道院二首 其二

动静不可执,山深生暗喧。霜寒警怨鹤,风远啸哀猿。

供饭誇云子,为官号漆园。儒家衡斗政,莫与道人言。

时十月十四日作本师诞日也 其三

已见浮沉易,谁怜顾复难。龙鳞风自急,精卫血无乾。

斜日含云暗,残霞染浪丹。莫惊蛟兕起,天地不禁寒。

又菊四咏 其二 老僧衣

飞锡篱边日欲斜,遗将破衲冷霜华。远公旧在渊明社,释氏应拈隐逸花。

不分禅心常寂寞,故教秋色满袈裟。何当收向维摩室,笑指诸天落晚霞。

苏武慢 金兰

丽水真精,南州高品,流落楚皋湘岸。翠帐销残,带鱼粉碎,写不尽灵均怨。

莺羽潇潇,菜花掩映,黄瘦过初相见。记当时,传报泥缄,早已遂同心愿。

似谁将,三径寒芳,满林枯叶,把九畹风光换。从今契合,世路交情,拚一笔都勾断。

操变西音,佩纫中色,郁鬯酒堪同荐。尽教人,东抺西涂,都不改旧时疏淡。

画堂春 其二 秋夜

井梧翻叶响秋声。玉阶风露凄清。阴虫无数草间鸣。

泣尽残更。

酬左舜齐林中冬夕见寄之作二首 其二

携手自京都,归心乃畴昔。岂不恋明恩,久持金门戟。

今日故园身,残岁空堂夕。含情亦何言,尘耒挂东壁。

陈氏竹甘露

猗猗淇园植,罗生满阶庭。夕光流素液,垂兹泫瑶英。

洒枝方泥泥,缀叶犹盈盈。当阳殊未消,承风愈坚凝。

孰知太和世,涵泽被群生。彼美君子者,素行此其徵。

如梦令 别恨

残月斜窥帘色。香烬梦回难觅。正是断肠时,禁得许多相忆。

岑寂,岑寂。雁唳一声寒碧。

和景浮游山 其一

树底樵歌鸟欲飞,涧边苔色上人衣。碧云洞杳春萝合,紫蕨山深旧路微。

问我行藏今老大,伴人游走只童儿。采芳莫道无年少,领得浓香满袖归。

五日过城西草堂

不到西园久,蒲觞此日来。池环碧树合,门对紫薇开。

雨气清书幌,风香入酒杯。欲寻逃□会,端不限城隈。

王子夜半来过席间有赠走笔相荅

秋雷一动蛟龙走,王生夜半寻五斗。把酒向天天忽开,星辰错落乱吾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