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词 > 明代 > 刘基

五月十九日大雨

风驱急雨洒高城,云压轻雷殷地声。
雨过不知龙去处,一池草色万蛙鸣。

分类标签:写雨写景哲理

翻译

译文


疾风驱使着骤雨瞬间洒落高城,乌云密布,雷声滚滚,大地仿佛都在震动。
一会兴云作雨的龙挟着雷电乌云离去,池塘水满,青草滴翠,万蛙齐鸣。

注释


驱:驱使。
急雨:骤雨。
云:这里指乌云。
殷(yīn):震动。
池:池塘。

参考资料:

1、晓光.儿童版·中华古诗三百首: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2001.10:239 2、卢如山.绝句选译:天马图书有限公司,2002.03:252

赏析

  这首七绝写了大雨前后的景象。前两句风雨雷电,气象磅礴;后两句雨住风停,清新恬静,一前一后对比鲜明。诗人通过对自然风雨的描写,借景抒情,抒发了一定的人生哲理:风雨过后,景色会格外美丽;遇到挫折,战胜挫折后,会觉得人生更美丽

  前两句已把大雨写得十分畅满,极力描述了大雨的气势。黑云压城,风急雨骤,电闪雷鸣,大雨倾盆。“急”、“驱”、“洒”三字形象地表现出夏雨的骤猛。云是“压”的,雷是“殷”的,又说明黑云、雷电的迅疾。

  后两句描述雨过天晴的景象:雷雨过后,草色更青,池塘水涨,蛙声一片,诗人匠心独运,在震耳欲聋的雷声雨声后,仍写蛙鸣声,而两种声音,收到的是一闹一静的不同效果。雨后恬静平和的景象,与前两句磅礴威猛的雨景形成鲜明的对照。

  此诗写的是雨来到和雨止的景象。诗的前半句写出雷雨交作,气势雄峻;后半句写雨过天晴,平淡恬淡。前雷声,后蛙鸣,两两对照,逸趣横生。诗人通过写大自然的景况,告诉读者大风大雨虽然猛烈,但时间不会长久,当人遇到困难时,要坚持、要勇敢顽强,与之斗争,难关是会度过的。

  这首诗非常形象地描述了夏天所特有的雷阵雨前后的自然景象,开门见山,展现了大雨奇观。诗人站在城楼上,眼见疾风驱使着大雨,顿时大雨磅礴。然而夏天的阵雨来得快,去得疾。不一会儿雨过天晴,只留下一片蛙鸣。诗人通过自然界的风雨,感悟到了人生哲理。这首诗在造词遣句上虽模仿唐人,但在立意框架上与宋人咏景诗相近。刘基是诗人,更是政治家。政治家的胸怀往往与大自然的景况相融合,喜欢通过自然景观抒发人生的哲理,使天籁中赋有理趣。

参考资料:

1、徐庆宜.历代绝句精华三百首:花城出版社,1998.02:377 2、高濯缨.古典诗词精品手册——明诗三百首:广州出版社,1995.09:38 3、上海辞书出版社文学鉴赏辞典编纂中心.元明清诗三百首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2012.01:78—79 4、钱仲联.元明清诗鉴赏辞典 辽·金·元·明:上海辞书出版社,1994.12:245

刘基

[明代]
刘基(1311年7月1日-1375年5月16日)字伯温,谥曰文成,元末明初杰出的军事谋略家、政治家、文学家和思想家,明朝开国元勋,汉族,浙江文成南田(原属青田)人,故时人称他刘青田,明洪武三年(1370)封诚意伯,人们又称他刘诚意。武宗正德九年追赠太师,谥号文成,后人又称他刘文成、文成公。他以神机妙算、运筹帷幄著称于世。刘伯温是中国古代的一位传奇人物,至今在中国大陆、港澳台乃至东南亚、日韩等地仍有广泛深厚的民间影响力。刘基的诗文(960篇)

更多

念衰

岁月不待人,驱我向衰境。
朱颜日辞貌,缟鬓飒垂领。
意昏若坐雾,欢坠似羸井。
病多兹及慵,志怯遂依静。
问我何功德,乃玷鸡翘省。
始愿常谬悠,薄霄图振景。
栈车值塞路,蹇蹇莫吾骋。
君恩盖如天,分虎向东郢。
沈忧诚万绪,通宵付耿耿。
失旦安暇鸣,值露徒能警。
私计狭且偷,荣路浩方永。
惟馀昧死章,将露乞身请。

阻风晚泊五云驿

百望西江未肯东,寤怀极浦起劳忡。来帆却笑征刀涩,风力翻将水性穷。

近远予程俱莫问,流洄川意浑无终。愁人此际空延伫,日暮烟涛一缆中。

舟中闻蛩

秋月满行舟,秋虫响孤岸。
岂独居者愁,当令客心乱。
展转重兴嗟,所嗟时节换。
时节不苦留,川涂行已半。
霜落草根枯,清音从此断。
谁复过江南,哀鸿为我伴。

倚风娇近(填霞翁谱赋大花)

云叶千重,麝尘轻染金缕。弄娇风软、霞绡舞。花国选倾城,暖玉倚银屏,绰约娉婷,浅素宫黄争妩。
生怕春知,金屋藏娇深处。蜂蝶寻芳无据。醉眼迷花映红雾。修花谱。翠毫夜湿天香露。

春始偶述三章 其三

息耳筹百响,未忘落叶声。能有几日风,娱此新啼莺。

出门阅人态,接我皆和平。在国为恬熙,在天为旦明。

隔屋荒墟烟,尽作祥气生。弗愿极华鬯,愿弗凋与零。

为彦中题画

青山之青如佛头,白云化作寒泉流。
世间尘土飞不到,眼中景物俱清幽。
若人自是好静者,岂非五柳先生俦。
每托琴樽写高兴,脱屣乐从鱼鸟游。
却笑时人苦不达,漏尽鸣钟犹未休。
君不见小虞塘西玉峰下,一庵已遂吾菟裘。
共论心事肯相过,斗酒当为山妻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