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词 > 明代 > 王夫之

更漏子·本意

斜月横,疏星炯。不道秋宵真永。声缓缓,滴泠泠。双眸未易扃。
霜叶坠,幽虫絮,薄酒何曾得醉。天下事,少年心。分明点点深。

注释

译文


一轮弯月挂在西边,稀疏的星星闪烁着明亮的光,可是秋夜却显得格外漫长。漏壶滴水的声音回荡在耳边,使人难以入睡。
下了霜的叶子弯了下来,幽暗角落的虫子在鸣叫,秋天的一切都是显得如此悲凉,薄酒一杯,怎么能解我心中愁?满腔热血地想要为国效力,却始终不能如愿。天下大事,儿女情长,只能深埋在心中。

注释


炯(jiǒng):明亮。
永:漫长。
滴泠(líng)泠(líng):指漏壶滴水之声。
扃(jiōng):门上钮环,喻闭门,引申为闭眼。
幽:阴暗的角落
絮(xù):鸣叫
薄:少许。

参考资料:

1、巨传友.清代临桂词派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100-101页

赏析

  “斜月横,疏星炯”是环境描写,烘托出悲凉的氛围,也为下文作铺垫。有漏壶滴水声、霜叶坠落声和秋虫的鸣叫声。衬托秋夜的漫长和寂静,借以表达作者内心的孤寂难平。表达了忧国忧民之情。“双眸未易扃”则可以看出此时作者的状态是心绪不宁,难以入睡的。“双眸未易扃”与“不道秋宵真永”前后呼应,正是作者彻夜难眠,才感到秋夜漫长。

  结构上,承上启下,与上文的外在环境的凄清相应和,为下文抒壮志未酬和忧国忧民之情作铺垫。

  “薄酒何曾得醉!”这句话是定语后置句,词人借酒消愁,却不能醉。原因在于他心忧天下。通过“天下事,少年心,分明点点深”这些诗句,表达了忧国忧民情,表达了反清复明壮志未酬之情。通过“薄酒何曾得醉”可以看出词人愁之重、深。

  全词格式工整对仗,上片写景,下片言志。作者秋宵长夜难眠,以酒求醉、求眠不得,其根本原因在于忧国忧民的情怀,作者借“更漏”以抒情怀。本词中写长夜不能入睡,为更漏声所恼。末三句感怀家国身世,更觉情意深挚,含蕴不尽。

参考资料:

1、叶嘉莹.清代名家词选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26-28页 2、张九钺.陶园诗文集.湖南:岳麓书社,2013年:19-20页 3、顾苓.清代别集丛刊.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年:61-62页 4、杨芳灿.杨芳灿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4年:6-7页

王夫之

[明代]
王夫之(1619年10月7日-1692年2月18日),字而农,号姜斋、又号夕堂,湖广衡州府衡阳县(今湖南衡阳)人。他与顾炎武黄宗羲并称明清之际三大思想家。其著有《周易外传》、《黄书》、《尚书引义》、《永历实录》、《春秋世论》、《噩梦》、《读通鉴论》、《宋论》等书。王夫之自幼跟随自己的父兄读书,青年时期王夫之积极参加反清起义,晚年王夫之隐居于石船山,著书立传,自署船山病叟、南岳遗民,学者遂称之为船山先生。王夫之的诗文(546篇)

更多

颂古五十七首

逆放顺收,将寡敌众。
隐显同途,得失共用。
针针相似不外来。同行语话要分开。
自从大地火发后,古庙香炉不著灰。

菩萨蛮 饮杜鹃花前,戏作回文

小红藏翠笼烟晓,晓烟笼翠藏红小。春暮几声莺,莺声几暮春。

琼树

琼树何曾见一枝,纷靡众草竞英蕤。拟从骚客求兰佩,欲向灵妃问桂旗。

天上只疑星是石,人间枉泣墨非丝。偶经抵鹊山前过,终古无端替玉悲。

题禁中黄石榴二首

榴花昔染猩猩血,檐卜丛中今斗新。
何事司花与纯素,不同妖艳污天真。

虞山道中有怀玉山徵君

言偃宅前湖水东,千门杨柳绿摇风。一篷山色斜阳外,半夜雨声春梦中。

独客年年如旅燕,行人草草似惊鸿。芳洲杜若凭谁采?心逐寒潮处处同。

渌波亭

我爱东南郡,恩容守会稽。
府当秦望北,园枕卧龙西。
水为流觞引,亭因正俗题。
松篁清有韵,桃李密成蹊。
一沼开方鉴,双桥亘采霓。
晓波平漾漾,春草碧萋萋。
城上兴崇构,林端露半梯。
登疑青汉近,坐与白云齐。
山色回头是,湖光照眼迷。
笙歌随分有,樽斝逐欢携。
月夜宜飞盖,花时醉似泥。
蓬莱风景异,此地好长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