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词 > 明代 > 杨士奇

奉送参政方相公南归并托致意两司相公诚有私渎伏惟高明不以区区私家而废公法是见爱甚厚不敢忘大德也

庐江山水清,从昔挺英杰。周陶暨包马,先后奋功烈。

方君服诗书,夙志希往哲。发轫自成均,簪缨俨朝列。

丛脞冬官务,旦暮劳

杨士奇

[明代]
杨士奇(1366~1444),明代大臣、学者,名寓,字士奇,以字行,号东里,谥文贞,汉族,江西泰和(今江西泰和县澄江镇)人。官至礼部侍郎兼华盖殿大学士,兼兵部尚书,历五朝,在内阁为辅臣四十余年,首辅二十一年。与杨荣杨溥同辅政,并称“三杨”,因其居地所处,时人称之为“西杨”。“三杨”中,杨士奇以“学行”见长,先后担任《明太宗实录》、《明仁宗实录》、《明宣宗实录》总裁。杨士奇的诗文(700篇)

随机看看

再用前韵谢张济之见和

我欲访蓬莱,长笑挹浮丘。
此身插两翼,冷然御飕颸。
楼台耸琼瑶,草木丛珠球。
周旋於其间,不知尘世忧。
愿言久未遂,挽仰今白头。
茅斋夜飞雪,碎玉敲风瓯。
平生铁石肠,化作绕指柔。
年饥百无羸,接新待来麰。
君才似鵰鹗,修翎正横烽。
冲天在不日,入侍岩廊游。

霞外亭二首

数椽屹起枕林丘,云叶萧萧万木秋。
一缕残红曳微日,渺然天际识归舟。

过涪州怀伊川涪翁两先生

昌黎昔作潮州游,潮人百世称名州。
又闻柳州柳子厚,柳人至今爱其柳。
二公皆以人鸣唐,所至不偶为异常。
卒今江海流落地,化作文物声名乡。
涪南僻在巴子国,地绝中州少人物。
天将儒道淑是邦,曾向先朝处羁客。
河南夫子间世贤,山谷老叟人间仙。
一时辙迹相继至,顿使光价增山川。
尝嗟道从孟轲死,一贯谁能接原委。
又嗟诗自杜甫亡,四海谁能造诗垒。
幸生伊洛续圣传,鸢鱼遂复穷天渊。
从而江右振余响,清庙又得存遗弦。
今踰元佑二百载,草木涪人尚知爱。
文章性命虽匪倖,气象风流久皆在。
惜乎两公生盛时,下与屈贾同驱驰。
涪人则幸公不幸,天下应怨涪人私。

寄钱太史受之

匡庐列云霄,江湖邈天际。
地涌青莲华,枝叶相鲜丽。
眷彼华中人,超然隔尘世。
梦想五十年,良缘图未遂。
偶乘空中云,随风至吴会。
东南美山水,蕴藉多佳士。
一见素心人,精神恍如醉。
未语肝胆倾,清言入微细。
相对形骸忘,了然脱拘忌。
精白出世心,太虚信可誓。
苦海方洪波,愿言驾津济。
把别向河梁,遂我归山志。
长揖返匡庐,藏踪杳深邃。
五老与七贤,日夜常瞻对。
诛茅卧空山,烟霞为衣被。
视此芭蕉身,一掷如弃涕。
缅想未归人,驰情劳梦寐。
安得驾长虹,凌风倏然至。
暂谢尘世缘,入我真三昧。

百丈山记

  登百丈山三里许,右俯绝壑,左控垂崖,垒石为磴,十余级乃得度。山之胜,盖自此始。

  循磴而东,即得小涧。石梁跨于其上。皆苍藤古木,虽盛夏亭午无暑气。水皆清澈,自高淙下,其声溅溅然。度石梁,循两崖曲折而上,得山门。小屋三间,不能容十许人,然前瞰涧水,后临石池,风来两峡间,终日不绝。门内跨池又为石梁。度而北,蹑石梯,数级入庵。庵才老屋数间,卑庳迫隘,无足观。独其西阁为胜。水自西谷中循石罅奔射出阁下,南与东谷水并注池中。自池而出,乃为前所谓小涧者。阁据其上流,当水石峻激相搏处,最为可玩。乃壁其后,无所睹。独夜卧其上,则枕席之下,终夕潺潺。久而益悲,为可爱耳。

  出山门而东十许步,得石台。下临峭岸,深昧险绝。于林薄间东南望,见瀑布自前岩穴瀵涌而出,投空下数十尺。其沫乃如散珠喷雾,目光烛之,璀璨夺目,不可正视。台当山西南缺,前揖芦山,一峰独秀出,而数百里间峰峦高下亦皆历历在眼。日薄西山,余光横照,紫翠重迭,不可殚数。旦起下视,白云满川,如海波起伏。而远近诸山出其中者,皆若飞浮来往。或涌或没,顷刻万变。台东径断,乡人凿石容磴以度,而作神祠于其东,水旱祷焉。畏险者或不敢度。然山之可观者,至是则亦穷矣。

  余与刘充父、平父、吕叔敬、表弟徐周宾游之。既皆赋诗以纪其胜,余又叙次其详如此。而其最可观者,石磴、小涧、山门、石台、西阁、瀑布也。因各别为小诗以识其处,呈同游诸君。又以告夫欲往而未能者。

分类标签:游记写景山水

胡笳闻欲死,汉月望还生。(《昭君怨》)
日华离碧海,云影散青霄。(《早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