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词 > 明代 > 袁凯

淮西夜坐

萧萧风雨满关河,酒尽西楼听雁过。
莫怪行人白头尽,异乡秋色不胜多。
分类标签:愁情抒怀

翻译

译文


风雨潇潇洒满山河,独坐西楼,饮尽美酒,只听那归雁孤鸣飞过。
不要惊怪于行人的满头白发,只因为他乡的秋色更让人惆怅难过。

注释


关河:山河。
莫:不要。
乖:奇怪,惊怪。

赏析

  袁凯,字景文,江南华亭(今上海市奉贤区陶宅)人,元朝末年当过小小的府吏,博学有才,写得一手好诗。大明洪武三年(1370),袁凯被荐授为御史,成为皇帝的近臣。

  朱元璋坐稳江山后,疑忌心大膨胀,臣属因一句话或几个字而被杀的不少。袁凯也不例外,由于朱元璋的猜忌,不久他便被逼装疯,食狗彘之食,才幸免于死。这便是他的一生,因此在他存世不多的诗作中大都充满了悲苦之音。这首《淮西独坐》是很典型的一首,内容很一般,也没有什么愁、苦、哀、泣之类的词语,但读来却令人“悲惋欲涕”。

  第一句“潇潇风雨满关河”点明客观环境,风雨之时最易使人产生一种飘忽不定的情绪,充分感受到自然威力的巨大以及人生的孤弱、渺茫。第二句写作者个人的活动:独坐西楼,酒已饮尽,酒兴阑珊,正感到百无聊赖,这时天边一声雁唳,有远而近,复由近而远,渐渐地过去了,消逝了,一切又归于岑寂。以上二句所写的都是平淡而一般的日常生活,既没有惊风暴雨的震荡,也没有生离死别的摧伤,那么离乡的行人为什么头都白了呢?“异乡秋色不胜多”啊!这是一句十分精辟的生活格言,正如“贫疑陋巷春偏少,贵想豪家月最明”,自然景物本无差异,然贫富不同,感受便不同。客中与家乡的光景也是如此,喜者见喜,忧者见忧,在离人的眼光中遂不免处处皆秋,事事可愁了。这是一种普遍的心理特征,几乎人人都有类似的体验,所谓人人心中所有,口中所无,然袁凯却能准确地、生动而形象地将它表达出来,这大概便是这首小诗脍炙人口的原因吧!

参考资料:

1、喜马拉雅.淮西夜坐

袁凯

[明代]
袁凯,生卒年不详,字景文,号海叟,明初诗人,以《白燕》一诗负盛名,人称袁白燕。松江华亭(今上海市松江县)人,洪武三年(1370)任监察御史,后因事为朱元璋所不满,伪装疯癫,以病免职回家,终“以寿终”。著有《海叟集》4卷。袁凯的诗文(305篇)

更多

秋日

朝见芙蓉霜,暮闻梧桐雨。
纵有清夜月,秋光复几许。
宾鸿自北来,野泊未有主。
耿耿银河开,无人见牛女。
老至自悲秋,空阶听蛩语。
流萤照我床,余凉生白皦。
樽中酒不空,与君忘尔汝。

送任载齐古二秀才自洞庭游宣城

洞庭非人境,道路行虚空。二客月中下,一帆天外风。

鱼龙波五色,金碧树千丛。闪怪如可惧,在诚无不通。

扣奇知浩淼,采异访穹崇。物表即高韵,人间访仙公。

宣城文雅地,谢守声闻融。證玉易为力,辨珉谁不同。

从兹阮籍泪,且免泣途穷。

送潘以正宪副赴陜西固原兵备二首 其一

揽辔询遗迹,山河百二雄。金汤连徼外,兵甲满胸中。

九译毡裘至,诸蕃职贡通。不须勤魏绛,虎豹纳无终。

秋思

乌柏微丹菊渐开,天高风送雁声哀。
诗情也似并刀快,翦得秋光入卷来。

减字木兰花 夏日

晨妆草草。绾髻慵梳新样巧。捲起帘栊。远见荷开满沼红。

自昔充城号奥区,蜀人唤作小成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