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词 > 南北朝 > 沈约

有所思

西征登陇首,东望不见家。
关树抽紫叶,塞草发青芽。
昆明当欲满,葡萄应作花。
流泪对汉使,因书寄狭斜。
分类标签:抒情思乡

翻译

译文


西征登上大陇山头,往东眺望看不见故乡。
边关树木抽出紫叶,塞外小草发出青芽。
昆明春水当已涨满,葡萄也该已经开花。
对着汉使热泪长流,请把捎信寄往长安的曲巷里头。

注释


有所思:属乐府古辞鼓吹曲。
陇(lǒng)首:今陕西陇城县有大陇山曰“陇首”。
关树:边关的树木。
昆明:长安附近有昆明池,武帝时造成。春能积雪,江湖水满。
作花:开花。
因书:捎去书信。 狭邪:长安的街道,代指故乡。

参考资料:

1、韦凤娟.古诗三百首 注音 注解 今释:大连出版社,1994年:448页 2、更生.历朝边塞军旅诗:定西番卷:华夏出版社,2000年:46页

赏析

  这是一首和诗,刘绘、萧衍所作的和诗主旨均为一般男女相思之作。刘绘“佳人不相见,明月空在帷”托意思妇,萧衍“腰中双绮带,梦为同心结”也是思念良人之作。而这首诗特点在于写征人思家情绪,并描绘了边塞风光。

  首两句“西征登陇首,东望不见家”。陇首,表明抒情主人身份是征戍之人。远征在外,登大陇山东望而见不到故乡的情景,领起全篇。三、四句承接“望”字,东望不见家,见到的是边关景物,塞上风光:“关树抽紫叶,塞草发青芽。”草木抽叶发芽,意味着时序变换,春到人间,紫叶、青芽,色彩新美。边地异域风物变换触动征人的乡思。五、六两句,用设想推开出去,宕出故乡景象来:“昆明当欲满,蒲萄应作花。”春天到来,冰融雪化,江湖水满,征人想象故乡当是春池水满,景色宜人,比起关塞来另是一种风光。内地比边塞暖和,引进的葡萄该已开花。那葡萄开花的庭院里,居住着眷念边塞的亲人。多少往事堪回想,家中一切,今又如何,本是虚写之笔却如此具体亲切。最后两句“流泪对汉使,因书寄狭邪。”正在急切思念家园的时候,见到朝中派来的使者,不禁热泪长流,请他捎去深情的书信,转达到我那望不见的家园。

  全诗起承转合,章法严谨,情景相融。虚实并举,文辞精拔;韵律和谐。唐封演《闻见录》载:“周颞好为韵语,因此切字皆有平上去入之异,永明中,沈约文辞精拔,盛解音律,遂撰四声谱。时王融、刘绘、范云之徒,恭而扇之,由是远近文字,转相祖述,而声韵之道大行。”这首诗正属于永明年间出现的佳作,所谓永明体诗歌。音调之美是永明体诗歌的首要条件,沈约言:“欲使宫羽相变,低昂互节,若前有浮声,则后须切响,一简之内,音韵尽殊,两句之中,轻重悉异,妙达此旨,始可为文。”如果以浮声理解为平声,切响理解为仄声的话,此诗所有诗句均做到了“前有浮声,则后须切响”,如首两句“平平平上上,平去入去平”,四声变化有节,发音轻重协调,若第九字“见”为平声,则完全符律句要求。从句法结构上看,中两联已是对句,若在声律上稍作调整,就与五言律体无异。

参考资料:

1、贺新辉.古诗鉴赏辞典(中):中国妇女出版社,2004年:1055-1056页

沈约

[南北朝]
沈约(441~513年),字休文,汉族,吴兴武康(今浙江湖州德清)人,南朝史学家、文学家。出身于门阀士族家庭,历史上有所谓“江东之豪,莫强周、沈”的说法,家族社会地位显赫。祖父沈林子,宋征虏将军。父亲沈璞,宋淮南太守,于元嘉末年被诛。沈约孤贫流离,笃志好学,博通群籍,擅长诗文。历仕宋、齐、梁三朝。在宋仕记室参军、尚书度支郎。著有《晋书》、《宋书》、《齐纪》、《高祖纪》、《迩言》、《谥例》、《宋文章志》,并撰《四声谱》。作品除《宋书》外,多已亡佚。沈约的诗文(370篇)

更多

与可大水头闲望

暖入纱巾淡淡风,倚楼客思话无穷。
前山倒影摇春水,野火飞烟入暮空。
无数舟人相尔汝,一群沙鸟自西东。
江流不碍钟声度,和雨收来八句中。

于两大人冢旁作予生圹书示儿辈 其七

未丧孤生质,犹存半死身。桐焦空有尾,松老欲无鳞。

沟壑难忘日,渊冰易坠人。先茔欣得祔,免作道旁尘。

南昌龙沙辅国挽章

圣朝江介数亲贤,屈指俄成剑化年。不雨西山愁自暝,陨星南斗气空悬。

淮王丹灶宛犹在,子政青藜寒更燃。眉寿似公何所恨,祗应惆怅石函篇。

真州诸公语别

屈指旧新雨,何人顾蓬莱。
骈车各鸱夷,良为老夫来。
古今漆投胶,不独数陈雷。
衮衮慰劳意,一杯复一杯。
索句不解工,何以写别怀。
敢惜吟髭折,柰此雨意催。
此会良姱嫮,此行重徘徊。
得无叶舟重,满载离愁回。

雉子班

雉子将雏虽两雌,麦田青青四月时。雉子班班上毛衣。

网罗一相失,误为囮所危。吁嗟尔为囮误,又忍为我媒。

我今谢尔死,岂忍须臾迟。两雉死同归,琴声鼓之为嗟咨。

英英鹴雌儿,百鸟不敢欺,只如燕燕傍人飞。

佳人背江坐,眉际列烟树。(《庾楼燕》)。
马蹄没青莎,船迹成空波。
春风吹两意,何意更相值。(《古意》。
以上并见张为《主客图》)
更望会稽何处是,沙连竹箭白鹇群。(见《吟窗杂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