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词 > 清朝 > 查慎行

早过淇县

高登桥下水汤汤,朝涉河边露气凉。
行过淇园天未晓,一痕残月杏花香。

分类标签:写景

注释

译文


我经过高登桥的时候,于朦胧夜色中,见得桥下水流汤汤,河边露气正浓,带有凌晨的丝丝凉气。
当我走过淇园的时候天还未破晓,远处的天边,挂着一钩下弦的残月,近处的杏花,在清晓淡淡的月光之下,正吐出沁人心脾的香气。

注释


淇(qí)县:今属河南,淇水流经此地。
高登桥:桥名,在淇县城南。
汤(shāng)汤:大水急流貌。
朝涉河:在淇县南。
淇园:在淇县西北。产竹。

参考资料:

1、成志伟.中国古代诗歌精华.重庆:重庆出版社,1997:420

赏析

  前两句写诗人早行经过高登桥与朝涉河。“高登桥下水汤汤,朝涉河边露气凉。”从这两句来看,可见诗人行之早。“汤汤”用词是极为恰当的。后一句写到清凉的露气,前面写到“朝涉河”,前后贯通一体,使人满心欢悦。这类遣词用语微细之处,乍看似妙手偶得,不甚经意,却表现出诗人的艺术素养。这里面包含着高超的语言技巧,却又使人读来不觉,此正大家手笔。

  后两句写诗人经淇园的竹园所感受到春夜的清气。“行过淇园天未晓”及前二句均写诗人早行经过的三个地方,皆为平列。“一痕残月杏花香”,既写早行所见,又描绘出此刻特有的景色。颇有画意。前面流水汤汤,写听觉;露气清凉,写触觉;这两句,写视觉和嗅觉。天边,残月一痕;眼前,杏花满枝;耳边,流水汤汤;肤上,凉露清清;鼻中,花香沁人。在朦胧的晨光和露气中,这是一幅美丽的图画。读者仿佛能够感到,画面上满纸的水墨还湿漉漉的没有干。

  这一首短短七绝中,调动眼、耳、身、鼻多种感官,描绘了一个清新宜人、幽美可喜的环境,令人神往。小诗写得这样浑然天成,似信手拈来,清俊自然,别有韵致。

参考资料:

1、周啸天.元明清名诗鉴赏.四川:四川人民出版社,2001:866 2、钱仲联.元明清诗鉴赏辞典·清、近代.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4:1083

查慎行

[清朝]
查慎行(1650~1727) 清代诗人,当代著名作家金庸先祖。初名嗣琏,字夏重,号查田;后改名慎行,字悔余,号他山,赐号烟波钓徒,晚年居于初白庵,所以又称查初白。海宁袁花(今属浙江)人。康熙四十二年(1703)进士;特授翰林院编修,入直内廷。五十二年(1713),乞休归里,家居10余年。雍正四年(1726),因弟查嗣庭讪谤案,以家长失教获罪,被逮入京,次年放归,不久去世。查慎行诗学东坡、放翁,尝注苏诗。自朱彝尊去世后,为东南诗坛领袖。著有《他山诗钞》。查慎行的诗文(97篇)

更多

西山吟

自从明府归仙后,出入尘寰直至今。
不是藏名混时俗,卖药沽酒要安心。

采莲曲

岸中杨柳隰中莎,轻舟荡桨艳吴娥。纤纤翠带垂轻罗,繁花着人颜微酡。

齐声一唱绿水歌,惊起鸳鸯冲素波,极浦风烟愁奈何。

与弓王二尉谈诗二首

雀罗门巷驻高车,霭霭停云满眼时。
惟有故情来得得,却搜诗句步迟迟。
北窗不放渊明卧,南涧同看子厚诗。
要识吾侪长久处,此心如月镇相随。

同白岩诸公清凉寺避暑

寺出高城上,已与尘世隔。谁知眺远人,犹恨高未极。

眷兹西北岑,揽衣思峻陟。初绕东冈行,相顾戒勿亟。

丛篁夹疏松,苍苔封断壁。扪萝心尚恐,踏磴足屡仄。

登顿自忘疲,攀援谁所迫。山腰若稍平,欲坐恨太窄。

倚树憩重阴,于兹休足力。回头瞰其下,黯闇深莫测。

恍闻风雨声,疑是蛟龙宅。排云更直上,从吏不能掖。

藤蔓直垂肩,巑岏低碍额。倏忽至绝顶,一览千峰碧。

始觉宇宙宽,八荒无畛域。不知上去天,还有几千尺。

长江地底来,秪见一线白。岂是禹凿馀,抑乃巨灵擘。

不然混沌初,融液已无迹。风卷白云飞,山衔红日昃。

星斗悬碧空,一一手可摘。飞盖结层轩,翚翚若张翼。

持杯复高歌,沈思还对奕。豁我千里眸,愈我烟霞癖。

且勿论废兴,俯仰怀畴昔。

鲜于子骏用鲁直见寄韵因以为谢

云间彼上人,处污能见垢。咄咄向风雅,入国知温厚。

别来仰高山,霜风刮衰颜。新诗解人颐,调古不可攀。

练练瑚琏姿,森森栋梁气。愿学固有归,黯然由此起。

世味淡于蜡,孤怀冷如冰。十年问归路,歌舞怀西陵。

岁晏感飘蓬,老去委瓠落。岂无杖头钱,斗酒不问浊。

尚平累愈重,欲去亦良难。安得厕木雁,才与不才间。

遇君本有地,怅我将焉宅。引领溯家山,一望几千尺。

何须惊堕叶,会当鉴攘鸡。风来北窗下,此况谁为知。

峡山寺上方

满院泉声水殿凉,疏帘微雨野松香。
东峰下视南溟月,笑踏金波看海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