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词 > 清朝 > 项鸿祚

清平乐·池上纳凉

水天清话,院静人销夏。蜡炬风摇帘不下,竹影半墙如画。
醉来扶上桃笙,熟罗扇子凉轻。一霎荷塘过雨,明朝便是秋声。

分类标签:婉约夏天写景

翻译

译文


水天一色一片清静凉爽气息,庭院中静悄悄的人们都在纳凉消夏。门帘高卷清风摇动着室内的蜡烛,竹影婆娑映照墙上就像一幅美丽的写竹图画。
醉后躺卧桃笙竹制成的竹簟上,轻罗纨扇微微煽动凉气徐发。荷塘里骤雨一下子就过去了,明天一定会是秋风萧杀。

注释


清平乐(yuè):词牌名,取用汉乐府“清乐”、“平乐”两个乐调命名。双调四十六字,八句,上片四仄韵,下片三平韵。
清话:清新美好的意思。
销夏:消除暑气,即纳凉。销一作“消”。
蜡炬:蜡烛。
桃笙:竹簟。据陈鼎《竹谱》载,四川阆中产桃笙竹,节高皮软,制成竹席,暑月寝之无汗,故人呼竹簟为桃笙。
熟罗:丝织物轻软而有疏孔的叫罗。织罗的丝或练或不练,故有熟罗、生罗之别。
一霎:一会儿。

参考资料:

1、温庭筠.婉约词 豪放词:万卷出版公司,2010:第129页 2、郭彦全.历代词今译:中国书店,2000年:第699页

赏析

  词的上片,勾勒出一幅夏夜宁静清幽的画面。“水天清话,院静人销夏”二句,勾画出一幅夏夜宁静、清幽的画面。描写池水、夜空一片清澄,庭院悄然无声,只有词人在池畔乘凉。“蜡炬风摇帘不下,竹影半墙如画”,是写在庭院乘凉的词人所看到的室内的情景。根据下片词首句“醉来”二字判断,词人此时是在以酒销夏,边饮酒边观赏院中的景色,夜风吹来,室内的蜡烛光炬被风吹得摇晃不定,门帘也随风摇动;室外,月光将竹林映照在墙壁上,竹影依风摇曳,发出轻微的声响。在这里,词人是以动写静,那被风吹动的烛光,飘乎不定的门帘和那半墙如画的竹影,更显出夏夜的宁静,虽不一字月,却使人感到明月朗照。瞑目遐思。一幅清新优美的夏夜图便可在眼前浮现。

  词的下片着意描写词人乘凉时的心情。“醉来扶上桃笙,熟罗扇子凉轻”二句,是写人的动作。词人醉酒后扶墙走到床边,躺在竹席上,手执熟罗扇,轻轻的扇风虽使人略感清凉,但却难解词人的醉意,在朦胧的醉意中,词人由凉爽的夏夜,忽然想到了秋天的景色。“一霎荷塘过雨,明朝便是秋声”,眼前池塘正是莲叶碧青,荷花争奇之时,然而瞬间雨过,一夜间便花凋叶残,明朝醒来,庭院里便是一片秋声。最后两句着似写景,实则是借写醉意中的幻觉,寄托词人自己对人生的感慨。

  全词勾勒出一幅常见的池边消夏图,传递了一种闲适、安逸、祥和的气息。水天清话,夜深入静,是小令的基调,但不时有风中烛曳、墙上竹动、席上人晃、手中扇摇、水中波兴,来打破这种静谧。以动衬静,对比分明。项鸿祚曾自言“幼有愁癖”,容易触景生情,任何景物都能勾起他的忧情苦绪。这首词就是词人以传神的笔墨,抓住刹那间的愁情描绘出的如画的境界。

参考资料:

1、田军,王洪.金元明清诗词曲鉴赏辞典:光明日报出版社,1990:第1309页 2、黄浩.一杆烟雨:历代词赏析:吉林文史出版社,2004年:第231页

项鸿祚

[清朝]
项鸿祚(1798~1835)清代词人。原名继章,后改名廷纪,字莲生。钱塘(今浙江杭州)人。道光十二年(1832)举人,两应进士试不第,穷愁而卒,年仅三十八岁。家世业盐筴,巨富,至君渐落。鸿祚一生,大似纳兰性德。他与龚自珍同时为“西湖双杰”。其词多表现抑郁、感伤之情,著有《忆云词甲乙丙丁稿》4卷,《补遗》1卷,有光绪癸巳钱塘榆园丛刻本。项鸿祚的诗文(128篇)

猜你喜欢

寿郭光山太仆

亢村自昔产人豪,吏部文章北斗高。卿月辉辉膺异数,晨星落落此同袍。

壮猷不尽汾阳意,雅量宁虚郭泰褒。闻说还丹有真诀,不令青鬓点霜毛。

寄怀里中诸社友

自笑初无作吏能,却因作吏远诗朋。
与君交讯欠逢雁,知我怀人独是僧。
客枕梦残听夜雨,乡心愁绝对秋灯。
何时岁老梅花下,石鼎分茶共煮冰。

夫人挽词二首 其二

熊轼人将达,鱼轩乐未央。遽令双剑化,并作一丘藏。

笔绝先秋句,衣缄故箧香。未应林下女,千古擅清芳。

集义山句怀金凤

收将凤纸写相思,莫道人间总不知。
尽日伤心人不见,莫愁还自有愁时。

水龙吟 西池败荷

水宫仙子归来,为谁独立西风背。凌波梦断,可怜零落,一奁环佩。雨叶敲寒,露房倒影,秋声惊碎。问西亭翠被,将愁何处,空留得,余香在。最爱双飞白鹭,镇相依、蓼边萍外。舞衫歌扇,有人绣出,水情云态。西子湖边,越娘舟上,忆曾同采。甚人今未老,花应依旧,约明年再。

寄王止仲高季迪

祗恨孤城未解围,围开翻遣别相知。夕阳江上匆匆酒,细雨灯前草草诗。

有梦直从花落后,无书空过雁来时。郭西古寺题名处,今日重游却共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