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词 > 清朝 > 玄烨

玄烨的诗文(277首)10/12页

形式:

静坐读书自喻

壮年好血气,半老少知闻。顾諟惟当谨,铭盘不至宭。

励精勉图治,旰食尽民殷。性理宗濂洛,临摹仿鹅群。

煌煌劳梦想,济济咏南薰。悬钟是进德,止辇问停云。

怀保编氓苦,惠鲜鳏寡煴。留心刑服念,鄙笑图书焚。

优礼任舟楫,凭轩尊典坟。前星诫琢磨,帝子识群分。

外戚无矜势,诸王惜旧勋。烽烟熄万里,瀚海畏三军。

淮黄关国计,漕运致忧勤。土木毋轻动,民情宜所欣。

志广则宽裕,神清息俗纷。由来恶旨酒,自喻喜玄纁。

长歌咏白雪,论赋小横汾。几暇讲寥廓,提筹算紫氛。

乾阳得复转,测景考斜曛。有始无终叹,为山一篑慬。

莲花岩松牡丹

离宫初雨后,花气满天街。石壁流泉响,松坪古干佳。

香凝金掌露,名重玉盘钗。静里经声息,方知道有涯。

春日内苑赐宴诗并序

春深内苑里,珍席宴群臣。蝶向双檐舞,花飞复阁新。

和羹期上佐,调鼎协洪钧。萧鼓欢无极,芳年醉此辰。

夜警三霄露,秋凌万里云。立同薛稷画,舞忆鲍昭文。

西山驻跸夜闻秋声

西风吹长林,木叶响如雨。起视山月高,浮云无一缕。

过广宁望医巫闾山

名山插霄汉,朵朵青芙蓉。连亘数十里,隐现千百重。

迢遥不可极,黛色堆奇峰。窈窕复岝㟧,郁郁多苍松。

中有桃花洞,杳霭常云封。万古镇幽州,秩祀同岱宗。

盻望生引领,瞻顾停六龙。何时一登览,荡涤疏心胸。

观苗无意到潭柘咏时景

昼永薰风至,清泉决决长。芳年添景色,迟日换流光。

旧竹随堤发,新花满涧香。观苗不觉晚,微雨点衣裳。

康熙四十四年元旦用唐太宗元日旧韵

午夜占天象,平明忆岁光。旌旗旋转动,钟鼓奏玎珰。

临下开诚信,守身勿自荒。履端出宝历,正始勉岩廊。

圣道原无远,仁慈渐得昌。位高仰五帝,责重仿三王。

惜物由心俭,去华莫喜妆。常怀兢惕诫,遐迩愿梯航。

夷齐庙

滦河水清驶,荒山屹然峙。上有孤竹城,乱石半倾圮。

堂庑既具观,庙貌亦俨尔。缅惟商代末,天下渐披靡。

兹地实藩封,人民差可恃。兄弟以义让,富贵如敝屣。

叩马谏周王,数语昭青史。遁迹首阳山,薇蕨何其美。

万载挹高风,顽懦闻之起。苍苍台下松,汤汤台前水。

劲节与澄流,不愧相比拟。停銮碧山阿,怀古未能已。

忆扬州天宁寺竹

久别金焦十一年,依稀寒暑递推迁。此君有意虚心待,叹我徒劳幽思牵。

雁逐西风何处问,云回北地竟谁传。翠筠晚节饶苍箨,远寄宸章梵宇前。

经永平城南

三代幽偏地,秦时右北平。川原绵大陆,形胜借坚城。

晴日初迎辇,春风暗拂旌。龙山遥入目,缥缈白云横。

咏灯

寒冬秉烛不成章,欲解先贤命意长。经史预分知善恶,诗吟自辨性情良。

咏杜鹃花赐高士奇

石岩如火本天台,秀质丹心日月催。移根禁苑清诗句,朱夏山林惜茂才。

咏鸟鎗

由来火具三皇始,后世方兴欲广威。未尽响声先雁落,已腾烟处带禽归。

海洋扫却鲸鱼浪,漠北清尘解铁衣。

咏史四首 其四

尚父抱奇略,壮龄运不偶。一竿清渭滨,经纶在其手。

志欲网九州,吞舟非所取。卜兆示先几,龙螭载车后。

白旄师既陈,青社符还剖。伟哉八百基,肇自一钓叟。

咏史四首 其三

轩皇访后牧,相道光璿枢。精诚契冥漠,在古岂有诬。

巍巍兴王佐,竟与梦寐符。天意靖殷邦,岂为荣一夫。

缅彼耕莘叟,后有版筑徒。试观说命篇,典则追三谟。

咏史四首 其二

三田岁毕举,用以荐明禋。圣王戒暴殄,郊薮游麒麟。

虞罗张复解,原野气已春。六合岂不广,一面何逡巡。

亳都百里间,旷如天地仁。宽政逮毛羽,况乃蚩蚩民。

咏史四首 其一

鸿钧运元气,万汇无私恩。上德贵醇闷,容覆如乾坤。

熙熙康衢老,作息循晨昏。耕凿食其力,安知帝德尊。

在宥物自理,巧历难为言。下览商周际,颂声亦已繁。

台湾平告祀孝陵有述

缵武平瀛海,诹辰谒寝陵。翠微千嶂拱,紫气五云凝。

圣德光垂裕,神谟大显承。乾坤资翕辟,日月象升恒。

奕世讴歌集,多方历数膺。远犹思燕翼,盛业想龙兴。

卉服皆来享,鲸波自此澄。明禋稽旧典,万

樯灯

泊舟浅水意如何,为惜春光怡兴多。倚槛晚晴吟皓月,推窗夜静悦清波。

冰消浪㓗鱼吹沫,风转云开雁踏莎。更有樯灯分掩映,辉煌岂亚扣船歌。

点绛唇 樯灯

夜静更深,船窗临淀见波影。出看何景。灯映牙樯炯。

赋得绿树阴浓夏日长

绿槐影荫碧纱厨,茂树纷纷叶渐殊。绵雨新霖消九夏,薰风初热未三驱。

末垂蝉咽浓阴下,脩景云开炎暑无。长日山中吟咏毕,气清塞外鄙凉珠。

赋得禁城春色晓苍苍

淑色曈昽射早光,御园梅柳怯寒霜。三宫紫气通瑶殿,九陌和风到建章。

春社先农开布种,初辛祈谷望书祥。莺声燕语添诗思,欲去浮文夙夜忙。

云栖竹树甚茂幽兰满山

山径纡徐合,溪声到处闻。竹深阴戛日,木古势干云。

倚槛听啼鸟,攀崖采异芬。韶华春已半,万物各欣欣。

赐超玉和尚

秦晋山河巡幸毕,回銮揽辔历新中。忽闻梵语如风送,疑是江南话桂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