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词 > 清朝 > 郑孝胥

郑孝胥的诗文(543首)22/22页

形式:

续海藏楼杂诗 其七

吾心有是非,诗书为之主。中含古性情,乖戾了无取。

世风忽扬尘,吹我堕何所?举头失日月,震耳剧雷雨。

营营魂不昧,耿耿意自许。欲呼平生亲,顾笑反予侮。

高楼外无地,掩捲成独语。云垂鬼神黑,知己幸有汝。

杂诗 其四

双柳骈枝四丈馀,披云拂雨阴前除。凭谁共话南阳路,一树当门恐不如。

荣县赵府君诗

荣县赵御史,告哀丧其兄。弟兄过七十,相爱犹孩婴。

此世真恶世,此事嗟谁能?忆昔光绪中,天地多青蝇。

御史立朝端,轰轰有直声。文字绝雄丽,才华极飞腾。

公卿徒侧目,亲贵谁敢撄?府君方力农,所居近县城。

安知御史贵,惟念手足情。食贫久习苦,五十衣不缯。

亡何世翻覆,山河随倾崩。御史能自归,殊非衣锦荣。

解衣衣吾弟,推食食同生。吾弟乃贵人,岂逐恶子行。

吾弟乃贤人,岂避群盗憎。世途从万变,元气留家庭。

御史怀才雄,无用久见轻。一读告哀辞,使我涕泗零。

丧耻而趋时,知免赖神明。守死幸自信,白日非幽冥。

石遗示早睡早起二诗 其一

寐叟深言夜坐非,石遗极道晓行奇。海藏夜夜楼头坐,却是晨钟欲动时。

石遗示早睡早起二诗 其二

闻鸡待旦已为常,早睡翻成减睡方。记与壶公论夜色,四时霜月抱冰堂。

陈叔通求题袁爽秋许竹筼遗札

节义岂无人,戊庚略可数。摧残及辛亥,士气久已沮。

毒后憎诸贤,要领膏锧斧。女戎真自灭,烈士首袁许。

何怪亡国时,相率作首鼠。衣冠遂扫地,窃弄启狂竖。

重黎极厚我,默契有深语。隔窗颔而行,回思乃中古。

陈叔通属题江韬叔墨迹

拔可梅泉皆善诗,闻我说诗必称善。近日独推伏敔堂,笔力精深语能浅。

诗境犹难在逼真,落落江君去人远。拔可初示缺后卷,未知所终意不满。

梅泉诣市立得之,异哉江君神所遣。叔通复示江笔迹,逸气票姚纷照眼。

诗中颇自矜其书,忽来此卷手中展。斯人冥冥想颠倒,急觅知音苦难缓。

名心未死深可哀,文字沈埋谁解返?

江阴赵焕文茂才殉节纪书后

天下行同伦,中国本无患。贼臣倡犯上,举世乃好乱。

排满实邪说,不义岂尊汉。斯民既趋利,倒戈复何惮。

能发不能收,瓦解变愈幻。人人怀异志,所务在争纂。

神州遂陆沈,深谷化高岸。名教益扫地,丈夫殊可贱。

伟哉赵茂才,一死定众眩。夷狄犹有君,诸夏竟俱叛。

行天揭日月,顺逆所必辨。薄俗诬大同,相率入焦烂。

纲常彼何罪,小康足为善。老夫虽遗民,未死火在炭。

救民诚吾责,卫道待义战。

二月初五日内务府夜直

初月犹依魄,虚衙欲敛阴。星河天脉脉,宫禁夜沈沈。

曙意鸦先觉,忧端蝶独寻。宁知将压喻,未尽杞人心。

万国公墓

逝者如斯耳,空山石像哀。残骸终共掩,毅魄恐难灰。

怅惘二三子,沈吟归去来。受辛谁幼妇,情恨满苍苔。

苍虬阁观吴仲圭画松

何时失路窜岩底,捲山怒涛龙欲起。笔下风声来似水,道人胸中乃有此。

斑斑古苔含墨理,作鳞之而极可骇。心知化石或未成,定有茯苓堪作饵。

尝观许遇画长松,半身埋云高不止。峰颠隐隐动天籁,犹恨近前难逼视。

岂若此画任摩挲,坐卧时疑风入耳。

十二月廿六日天未明 其二

愚公欲移山,恃有子孙在。老夫当及身,移楼著人海。

十二月廿六日天未明 其一

残夜不须眠,独起谁同调?老我莫彷徨,片月犹年少。

正月十五夜

一街寒月光如水,七十老翁夜独醒。回首年华无觅处,漫从文字乞馀灵。

过绵侠营故居

此地沉吟梦几场,最难消遣是斜阳。濠堂已逐荒烟散,却认钟山作故乡。

官学杂诗 其一

家孥寄人食,一身居都门。谁言不易居,寝处长苦闲。

昼倦俄欲觉,诸生诵已繁。取书与相和,梦我丱角年。

从嘲先生痴,涸辙枯微官。尚憎凤皇池,今为鹅鸭喧。

岂知无巢者,暮雨鸦飞翻。十旬沈我书,方寸丛忧患。

耐閒特不易,所学诚空言。

海藏楼杂诗 其二十一

南皮往论诗,颇亦执偏见。素轻王右丞,于诗乃尤讪。

诗人陈子言,所学最矜鍊。以余比摩诘,境静诗愈远。

辋川有奇兴,真味不容乱。君其追裴迪,和我竹里馆。

六十感愤诗

生我定何为,于世无寸效。不辰空怨天,所耻伍群盗。

胸中差了了,将智且未耄。八年坐面壁,一静却众躁。

种松待听涛,日夜某之祷。微闻世人讥,舍灶反媚奥。

亲交颇相闵,欲谏奈自暴。苍苍岂无意,留此时未到。

廉颇得卒赵,妖孽犹可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