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词 > 清朝 > 郑燮

予告归里,画竹别潍县绅士民

乌纱掷去不为官,囊橐萧萧两袖寒。
写取一枝清瘦竹,秋风江上作渔竿。
分类标签:抒怀品格

翻译

译文


我决定抛弃乌纱帽弃官而去,回家之时两袖清风,一贫如洗。
我画了一竿瘦竹,竹子能在(秋天)凉风习习的江边当作渔竿。

注释


乌纱:当时做官为宦的代名词
囊橐(náng tuó):一种口袋。
萧萧:空空的样子。

参考资料:

1、罗华荣 .九年制义务教育 语文 八年级第一学期 教学参考.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0 2、罗华荣 .九年制义务教育 语文 八年级第一学期.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0

赏析

  “予告归里,画竹别潍县绅士民” ,写的是郑板桥决定抛弃乌纱帽弃官而去,归里之时两袖清风,一贫如洗。他画了一竿瘦竹,竹子能到清冷的江边作为鱼竿。乾隆十八年,山东大旱,当时做潍县县令的郑板桥因为请求赈济饥民的事,得罪了上司,这首诗是郑板桥被罢官离开潍县回乡时,告别潍县绅士民之作。作者为人正直,只关心百姓疾苦,不愿逢迎吹捧上司,深为上司不满,于是上司借故罢了他的官。时年他已61岁,在潍县担任了7年县令,照理说,至少也该发点小财了,然而他罢官之日,却是囊橐萧萧两袖寒,惟有一囊书画,两袖清风,实在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清官。这首诗在用词上很有感情色彩。萧萧寒、清瘦、秋风都从字面上传递出一种萧索、冷落、凄冷之感,与作者的心情和处境和谐一致。

  这是一首赠别诗,然而却很特别。

郑燮

[清朝]
郑板桥(1693—1765)清代官吏、书画家、文学家。名燮,字克柔,汉族,江苏兴化人。一生主要客居扬州,以卖画为生。“扬州八怪”之一。其诗、书、画均旷世独立,,世称“三绝”,擅画兰、竹、石、松、菊等植物,其中画竹已五十余年,成就最为突出。著有《板桥全集》。康熙秀才、雍正举人、乾隆元年进士。中进士后曾历官河南范县、山东潍县知县,有惠政。以请臻饥民忤大吏,乞疾归。郑燮的诗文(80篇)

其他诗文

苦春霖作寄友

应龙迁面方,霪雨备江干。俯望失平陆,仰瞻隐崇峦。
阴风敛暄气,残月凄已寒。时鸟戢好音,众芳亦微残。
万流注江湖,日夜增波澜。数君旷不接,悄然无与欢。
对酒聊自娱,援琴为谁弹。弹为愁霖引,曲罢仍永叹。
此叹因感物,谁能识其端。写怀寄同心,词极意未殚。

颂古三十六首

即心是佛,砒霜狼毒。
起死回生,不消一服。

孝烈皇后挽诗 其三

玄冬宾淑御,经岁轸皇情。寒雨随银漏,春风宛佩声。

三河驰玉辂,五月掩金城。宸谥昭宫德,长留汗简名。

夹竹桃花

傲骨雄心岂易消,为花不逐岁时凋。入林高士能同醉,前度刘郎尚可招。

色映朱栏添个个,声兼红雨共萧萧。他年更有天台约,短杖相寻过石桥。

五·一二汶川大地震九首 其六

人世繁华奈劫何,西隅枉住阿弥陀。算来千古凄凉事,未抵川中数日多。

烟霞洞四首 其三

海上群山培塿多,姑馀高峻出陂陀。太平直与稽天翠,五岳高标未见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