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词 > 清朝 > 周寿昌

晒旧衣

卅载绨袍检尚存,领襟虽破却余温。
重缝不忍轻移拆,上有慈亲旧线痕。

分类标签:思念母亲

翻译

译文


三十年前母亲缝制的一件粗绨面料的长袍还保存在箱柜里,领子和襟袖虽已破旧,依稀能感觉到绨袍上残留着母亲的余温。
想重新缝补又不忍轻易拆开旧衣,上面有母亲缝补的痕迹。

注释


卅(sà):三十。
绨袍:粗绨所制造的袍子。
绨(tì):丝织物类名。

赏析

  这首诗逐层深入,真挚动人地表达了人类至善至纯的天伦情感——母子之情。以小见大,托物抒情,一波三折,婉转深挚地表达了诗人对母亲的怀念之情,因而感人肺腑,能令读者掩卷长思。

  诗人翻检旧物时,发现母亲三十年前为他缝制的一件粗绨面料的长袍还保存在箱柜里。一件旧衣居然保存了这么多年,可见主人对它的爱惜。由于年深月久,又曾穿著过,绨袍的领子和襟袖已经破旧,虽然如此,诗人并无将它抛弃之意,如今睹物思人,诗人还依稀感觉绨袍上残留着母亲的余温。“余温”二字,乍看起来不符合生活的真实,然而,母亲逝世后,诗人一直思深念切,如今,母亲缝制的这件绨袍自然更强烈地激起他对母亲的回忆,母亲生前的慈颜与厚爱,霎时间又浮现于脑海,诗人情热中肠,以至移情于物,产生“却余温”的错觉,却又是十分自然,合乎常情的。诗人有意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传达了情感的真实。

  末两句诗,紧承上面而来,更将这种感情转进了一层。由于领襟已破,诗人将绨袍晾晒之后,自然想缝补一下,可是转念一想,又不忍轻易拆开旧衣,移换旧布料的位置了。“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孟郊《游子吟》)当年,母亲曾将对儿子的爱倾注于针针线线之中,缝进了这件绨袍里。如今,这件旧衣上一针一线对儿子而言,都包含着母亲的爱心,为人子者怎能忍心拆断这爱的丝线呢?诗人的不忍拆移,正表明了对母亲的无比珍重和深情怀念。这首诗,以小见大,托物抒情,一波三折,婉转深挚地表达了诗人对母亲的怀念之情,因而感人肺腑,能令读者掩卷长思。

周寿昌

[清朝]
(1814—1884)湖南长沙人,字应甫,一字荇农,晚号自庵。道光二十五年进士,授编修,擢至侍讲。太平军攻湘时尝劾赛尚阿、和春作战不力,称敢言。后随办京畿防务,不畏上官,敢据实开释无辜。官至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光绪初罢官居京师,专注著述。诗文书画均为时所重。心力所瘁,则在两《汉书》,有《汉书注校补》、《后汉书注补正》、《三国志注證遗》、《思益堂集》等。周寿昌的诗文(41篇)

猜你喜欢

柳梢青

一抹遥峰。芦环秋雪,桕借春红。北郭湾头,西湖背面,来叩花宫。

答黄叔暘

冥鸿倦云飞,斂翼退遵者。
秋蟲感时至,自野来在宇。
老我久合归,溪山况延儜。
俯此沙水清,面被烟尘聚。
龙断既冲冲,澜倒亦訏訏。
岂无砥中立,而不改风雨。
忽忻远寄声,秀句盈章吐。
璨烂炯寒芒,晴空见冰柱。
颇闻词场笔,漫焉叶如土。
黄粱枕上过,得之亦不处。
独行固不移,犹在审去取。

题灵隐寺红辛夷花戏酬光上人

紫粉笔含尖火焰,红胭脂染小莲花。
芳情乡思知多少,恼得山僧悔出家。

刺贾秋壑诗

深院无人草已荒,漆屏金字尚煇煌。
只知事去身宜去,岂料人亡国亦亡。
理考发身端自有,郑人应梦果何祥。
卧龙不肯留渠住,空使晴光满画墙。
事到穷时计亦穷,行此难倚鄂州功。
木棉庵上千年恨,秋壑堂中一梦空。
石砌苔稠猿步月,松庭叶落鸟呼风。
客来未用多惆怅,试向吴山望故宫。

寄钱叔宝

翛然灵寿杖,南国旧王孙。落落栖蒙谷,蘧蘧老漆园。

诗成神更王,剑在侠犹存。霞起窗前笔,莺啼月下尊。

严遵开蜀肆,梅福隐吴门。五岳图先寄,从君欲避諠。

明远楼次韵 其三

明远楼头咏碧霞,关心节序属昭华。即看燕谷冰霜地,会赏春明烂漫花。

昼永苑云萦槛细,天空奎斗拂檐斜。都将化日氤氲气,散入闾阎百万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