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词 > 宋代 > 戴复古

戴复古的诗文(978首)36/40页

形式:

赠洞霄道士

高枕清流卧白云,灵龟骨相鹤精神。
凡为九炼山中客,定是群仙数内人。
驯虎岩前攀逸翠,□蚊亭下濯征尘。
练师莫笑狂夫老,乞我金丹养病身。

族侄孙子荣之子神童颜老不幸短命而死哭之不

汝祖积阴德,汝翁多读书。
汝生天报施,汝死又何如。
修短有定数,贤愚莫问渠。
冥官闻恸哭,还许再来无。

族侄孙子荣之子神童颜老不幸短命而死哭之不

亘古英灵在,颜回有后身。
年才十三岁,才过万千人。
学到由天悟,文高见理真。
再生仍再夭,无路问鸿钧。

族侄孙子荣之子神童颜老不幸短命而死哭之不

昨应童科日,群儿立下风。
丰姿倾众目,文采动诸公。
两耳能兼听,六经皆暗通。
相期到杨晏,有始柰无终。

衡山何道士有诗声杨伯子监丞盛称之以杨所取

道人幽吟岩壑底,伴晓猿啼秋鹤唳。
自陶情性乐天真,一心不作求名计。
一朝邂逅杨东山,诗声扬扬满世间。
东山才与诚斋敌,手腕中有万斛力。
为君翻九渊,探君骊龙珠。
为君擘沧海,钩上珊瑚枝。
丰城地下掘起龙泉太阿双宝剑,南山雾里窥见隐豹文章皮。
是宝欲藏藏不得,总被东山手拈出。
道人从此诗价高,石廪祝融争崒嵂。
君不见弥明石鼎联句诗,千载托名韩退之。

叶宗裔为令叔求竹山诗

一景分明似渭川,竹山堂好以人贤。
兰亭价为羲之重,岘首名因叔子传。
紫翠数峰长在眼,琅玕万个欲参天。
老夫身堕尘埃底,遥挹清风亦洒然。

郑子寿野趣烧烛醉梅花

古瓶斜插数枝春,此即君家劝酒人。
移取堂前双蜡烛,花边照出玉精神。

叶宗裔为令叔求竹山诗

爱竹旧称王子猷,今君异世等风流。
山中便是清凉国,门下合封潇洒侯。
有此一堂真可隐,不妨诸侄与同游。
吟边想像参差绿,许我携琴一到不。

侄孙亦龙作亭于小山之上□余以野亭名之得诗

平地变丘壑,安排若自然。
为山移白石,凿沼贮清泉。
栗里有松竹,兰亭无管弦。
轩裳非我事,在野不妨贤。

夜吟呈赵东岩

汲井漱残酒,行吟到夜分。
一轩清似洗,万籁寂无闻。
风送迎秋雨,天收翳月云。
鸡鸣庭户白,人事又纷纷。

一冬无雨雪而有雷

万物久如渴,三冬一向晴。
时无腊雪下,夜有瑞雷鸣。
休咎占天意,悲欢见物情。
山禽何所感,烂熳作春声。

一相识无辜获罪

一宿津亭睡不成,愁来物物是离情。
月轮高挂山河影,江浪巧为风雨声。
志士失涂为鬼笑,佳人泣血送君行。
塞翁得马非为福,公论如天久自明。

宜春东湖呈赵使君

东园有佳趣,五马共登临。
介石见古意,月台延赏心。
虽然近城郭,元不远山林。
能使一州润,秀江秋水深。

刈麦行

腰鎌上垅刈黄云,东家西家麦满门。
前村寡妇拾滞穟,饘粥有馀炊饼饵。
我闻淮南麦最多,麦田今岁屯干戈。
饱饭不知征虞苦,生长此方真乐土。

永新彭时甫馆仆于玉峰楼龙子崇来话旧

暂舣溪头棹,来敲月下门。
江湖十年别,故旧几人存。
听雨夜同榻,论心酒一樽。
不须谈世事,万虑满乾坤。

友松亭代松语

从来岩壑守孤踪,岂料移归宝籞中。
幸在交游一人数,愿勤培植百年功。
朱门纵有三千客,青眼毋忘十八公。
根本既深枝叶茂,相期直上碧霄中。

友人朱渊出示廷对策不顾忌讳读之使人凛凛受

龙墀射策对明君,忧国忠言骇见闻。
皎皎一心如白日,寥寥千古再朱云。
时危诸老皆求去,兵满三边未解纷。
要使文臣知武事,不妨王粲且从军。

有议袁蒙斋者

世上苦无公是非,讥评人物信犹疑。
镜中妍丑无私照,棋上高低有误时。
怀古尚馀乔木在,伤春唯许落花知。
黄金可办将何用,铸出当年钟子期。

有烹犊延客者食之有感

田家茧栗犊,小小可怜生。
未试一犁力,俄遭五鼎烹。
朝来占食指,妙绝此杯羹。
口腹为人累,终怀不忍情。

朱仲寔少府到官无几日即入佥幕官满送行二首

孝友平生事,守廉天下难。
居官一日俸,阖室几人餐。
病骨何妨瘦,吟肩不肯寒。
功名未须问,且奉版舆安。

又送行二首

荆门在何许,鄂渚小踌躇。
宿处好看剑,客中宜读书。
交游天作合,江汉景何如。
窗户半天上,南楼好寓居。

又送行二首

荏苒岁云暮,雪霜天正寒。
取程毋太急,御下放教宽。
朝夕去家远,关山行路难。
边头办功业,恐不在儒冠。

朱仲寔少府到官无几日即入佥幕官满送行二首

才智人难及,上官能用贤。
梅仙无一事,莲幕坐三年。
政誉倾千里,归途仰二天。
辟书闻早上,松菊莫留连。

渔父(四首)

渔父饮,不须钱。柳枝斜贯锦鳞鲜。换酒却归船。

渔父词四首

渔父饮,不须钱。
柳枝斜贯锦鳞鲜,换酒却归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