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词 > 宋代 > 韩淲

韩淲的诗文(1096首)33/44页

形式:

文叔解官东归

一帆风雨转吴头,家在稽山事事幽。小试鸣琴还满去,等闲结绶亦何求。

政声赢得多推美,学力须知转好脩。我与君心似相密,别离无计可消愁。

寄抱朴君 其二

姜盖潘同看木犀,故交零落竟何之。如何花满西林树,犹有无怀可寄诗。

世昌携项平甫所和诗来叹其已逝次韵一首

只宜乡党与州闾,天下英名不可居。奋迅临边虽似壮,差池退隐实非疏。

纷纷虽满庸人见,历历难逃识者书。晚对匡山应自笑,却将心事赋兵车。

掩关月色满窗宴坐久之

云窗月当午,小醉人未眠。儿童鼻鼾雷,听息方绵绵。

万籁一以虚,性地开其天。入林山自深,金涧通瑶泉。

送赵户部迎侍回朝 其二

几年高隐占南池,得路荣观此一时。持节把麾今已了,握兰簪笔未为迟。

暂来旧里欢迎侍,便立新班好论思。莫论山人在空谷,为公猿鹤伴参差。

次韵抱朴君问病求閒

清都谁不愿居官,且是西湖最好山。此地固难常养病,他乡只可便求閒。

苦无筋力追王贡,那有心机衒孔颜。秋入两峰明碧落,几多鹓鹭簇天关。

寄抱朴君 其一

曾约西林看木犀,望穷云外只空归。十年又见秋风好,未觉幽芳一梦非。

正月初三日丁使君送三绝句梅诗 其三

轩前淡泊总生春,绝艳吹香更著人。因古讽今宣德化,要令观听俗还新。

正月初三日丁使君送三绝句梅诗 其一

浮香亭下几株梅,曾是宗英太守栽。宾主两魁黄阁老,发挥全待后贤来。

正月初三日丁使君送三绝句梅诗 其二

敝庐幽涧自横斜,千骑行春见此花。留与他年作佳话,公应犹记野人家。

玉山村民斲石为砚仲至以诗来索次韵

谁欤赋奇诗,索我玉山研。产石斲未久,所落荒野县。

如公笔阵高,岂足供法战。聊堪用鸡毛,滴水共贫贱。

市价亦不争,百钱可营缮。包提偶到吴,取诮畏俗谚。

胡为而好此,感叹殊恋恋。徒咏绝妙词,旧事记黄绢。

赵十读通鉴有诗和韵赠之

胸蟠万卷富,莫受半点尘。治道杂朱紫,圣涂缠荆榛。

谁将十七史,一笔能具陈。论说兼轲雄,纪载由周秦。

首明礼与分,世变损益因。裕陵锡序尊,惟恐书易沦。

后学今如何,识治宜蔚彬。区区李唐臣,魏陆犹言仁。

南北固分合,夷夏宁屈伸。往哉涑水翁,元祐第一人。

帝谓胜荀悦,我生岂不辰。

见成季昆仲

岁前三日到君家,溪雾连山雨两涯。香汎茶甘拥炉坐,纸窗瓶水浸梅花。

题孙伯符墓

自无太史慈,孰对孙伯符。群舒有馀地,周郎或知予。

既推道南宅,以湿谩相濡。本拟驰中原,扫灭邺中都。

天乎许贡客,一箭失壮躯。黾勉付后事,张昭乃其奴。

赤壁之火攻,仅可保全吴。公瑾复不长,伯业益荒芜。

至今春草生,高坟在姑苏。传言尚相点,经行倍踟蹰。

异代岁月速,谁为我非夫。酹酒起英爽,白杨鸣赤乌。

荆州或已分,曹刘竟称孤。堂堂破虏冢,归命诚足俘。

仲至寄蒋阜茶与昌甫且录大监赋来 其一

巩为伊人句苦锥,宜乎赵有蒋茶诗。献芹微意随拈出,紫笋石花同谱之。

探春令(景龙灯)

暗尘明月小桃枝,旧家时情味。问而今、风转蛾儿底。有谁把、春衫试。
景龙灯火升平世。动长安歌吹。这山城、不道人能记。甚村酒、偏教醉。

摊破浣溪沙(杨梅)

生与真妃姓氏同。家随西子苎萝东。谁道玉肌寒起粟,酒能红。
火齐烧空来上苑,冰浆凝露在西宫。不似荔枝生处远,恨薰风。

桃源忆故人(杏花风)

杏花雨里东风峭。不比寻常开了。枝上飞来多少。人与春将老。
山城灯火笙箫杳。梦到十洲三岛。睡觉绮窗清晓。绿遍池塘草。

惜春

惜春惟付酒杯深,不特年龄老鬓侵。花柳共随人酩酊,轩裳祇觉我

小轩

春正浓时花已开,啼禽飞过绿阴来。小轩不是多情思,华发寻芳懒独回。

寄题庐陵曾氏新居

孝哉有子作斯堂,孺慕终身信不忘。橘熟可能怀陆绩,枕凉无复扇黄香。

庭闱深处空萱盛,门户高时合桂芳。退傅之诗人所敬,从今名字表江乡。

溪上行至傅庵蹊间崩石险涩几踣

无酒无诗只意行,水边林下偶然晴。缓移野步微攲侧,细比凡心尽旷平。

白发去来同遁迹,青春交往定蜚英。小庵供佛安禅地,只合僧家一味清。

赵清江几间见刘小山诗卷

锦翻香字彩笺轻,折尽青青柳下亭。半夜隔江风月冷,碧云深处是诗星。

浣溪沙(题美人画卷)

一曲霓裳舞未终。玉钗垂额鬓云松。梦回金殿月华东。
燕子莺儿情脉脉,柳枝桃叶恨匆匆。罗襟空惹御香浓。

次韵周倅送郡酝且闻郡燕有佳客

谁将双柱兵厨酒,留与閒民尚有馀。珍重平分风月手,又将新句擘笺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