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词 > 宋代 > 黄庭坚

和答元明黔南赠别

万里相看忘逆旅,三声清泪落离觞。
朝云往日攀天梦,夜雨何时对榻凉。
急雪脊令相并影,惊风鸿雁不成行。
归舟天际常回首,从此频书慰断肠。
分类标签:赠别抒情

翻译

译文


兄弟俩在离家万里的黔州边远之地,依依惜别似乎忘记了身在逆境的羁旅生涯,野猿的悲鸣使我们从离别忘情中清醒,伤心的泪水落洒落在离别时的酒杯之中。
回忆起楚怀王梦见神女朝云暮雪之事,使我不禁想到自己的登天之梦破灭。夜雨淅淅沥沥,何时可以和兄长对床而卧,长聚相伴。
风雨雪交加急降,鹡鸰鸟在风雪中形影不离,鸿雁在风暴中惊慌的离散失群,飞不成行。
相必兄长你会在归舟中常常翘首遥望天边,频频回首离别的方向,从今后还要多寄来书信安慰天涯断肠的我。

注释


元明:黄庭坚的长兄黄大临,字元明,弟兄两手足情深。
万里:指黄庭坚《书萍乡县厅壁》记述兄弟相送之事:初元明自陈留出尉氏、许昌,渡汉沔。略江陵,上夔峡,过一百八盘,涉四十八渡,进余安置于摩围山之下。淹留数月,不忍别,士大夫共慰勉之,乃肯行,掩泪握手,为万里无相见期之别。”代指路途遥远。
相看:相对。
逆旅:旅店。
三声清泪:古乐府《巴东三峡歌》:“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觞(shāng):指酒杯。
攀天:代指仕途坎坷,阻力重重。
脊令:鸟名,即鹡鸰(jī líng)。
鸿雁:喻兄弟。
归舟天际:引用谢脁《之宣城出新林浦向板桥》诗句:“天际识归舟,云中辨江树。”
频书:常常通信。

参考资料:

1、蒋方 .黄庭坚集.南京市:凤凰出版社,2007:51-53 2、张海鸥.宋名家诗导读.广州市:广东人民出版社 ,2001:180-181 3、李元强,卢晋.宋诗鉴赏辞典.上海市: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8:233-234 4、朱安群,叶树发. 黄庭坚诗文选译古代文史名著选译丛书:凤凰出版社,2011.05:147-149

赏析

  全诗感情深笃,首联即正面写离别的衷痛,掀起感情的波澜。在离家万里的边远之地,兄弟相对,情深谊长,忘记了是谪居异乡,暂寓逆旅。但无情的现实却是离别在即,归途迢递,兄弟将天各一方。野猿的哀啼悲鸣陡然使他从幻想中清醒过来,于是点点清泪洒落在离别时的酒杯中。

  颔联写抱负落空,但求将来能兄弟相伴,晤言一室之内,长享天伦之乐。作者被贬当日与兄长黄元明同过巫峡时,回忆起楚王梦见神女的故事。同时也隐寓诗人往日的抱负,好似登天之梦,已经破灭。邪佞当道,仕途阻力重重,如《代书》:“屈指推日星,许身上云霞。安知九天关,虎豹守夜叉。”《送少章从翰林苏公余杭》:“欲攀天关守九虎,但有笔力回万牛。”这一比喻又是来自屈原的“楚辞”,如《离骚》:“吾令帝阍开关兮,倚闾阖而望予。”《惜诵》:“昔余梦登天兮,魂中道而无杭。”《招魂》:“魂兮归来!君无上天些!虎豹九关,啄害下人些。”“夜雨”句则是用韦应物与苏轼的诗意,感叹什么时候兄弟能长聚相伴,对榻话旧。韦应物《示全真元长》诗:“宁知风雪夜,复此对床眠。”后经白居易沿用,“风雪”又化为“风雨”,其《雨中招张司业宿》诗说:“能来同宿否,听雨对床眠?”苏轼兄弟极喜此句,他们早年同读韦应物此诗,“侧然感之,乃相约早退,为闲居之乐”(苏辙《逍遥堂会宿诗序》),所以他们的诗中常常咏及“对床夜语”,用以指摆脱了官场的束缚后,兄弟之间亲切温馨、自由自在的生活,如苏轼“寒灯相对记畴昔,夜雨何时听萧瑟?”(《辛丑十一月十九日既与子由别于郑州西门之外马上赋诗一篇寄之》)此句即为黄庭坚诗句的出处。“凉”又是暗用陶渊明“五、六月中,北窗下卧,遇凉风暂至,自谓是羲皇上人”的意思(《与子俨等疏》),形容归隐后的逍遥自得。黄庭坚在这里与长兄以退隐相约,表达了他在政治上遭受挫折而失望后,想在隐逸与天伦之乐中寻找慰藉的思想。

  颈联既是写景,又是比兴,进一步申足兄弟之情。出句写大雪纷飞中,但见鹡鸰鸟相互依傍,同时也是喻兄弟患难与共。《诗经·小雅·常棣》:“脊令在原,兄弟急难。”对句则写惊风中,大雁离散失群,飞不成行。“雁行”也是切兄弟之意,《礼记·王制》:“父之齿随行,兄之齿雁行。”就写景而言,这一联是赋笔,但赋中有比,同时从睹物兴怀而言,则又是象中有兴。诗人眼前的风雪交加之景使他感叹自己境遇的险恶、兄弟的离散,所以将雪称作“急”,风称作“惊”,正反映了诗人触景所生之情。柳宗元《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刺史》中所写的“惊风乱飐芙蓉水,密雨斜侵薛荔墙”,正为黄庭坚所借鉴。这一联用典贴切,形象生动。对比鲜明,“脊令并影”既是手足情深的写照,又反衬出兄弟离散的哀伤。

  尾联从自身宕开,翻进一层,写兄长在归舟中常常翘首遥望天际,盼望兄弟早日归来。谢朓《之宣城出新林浦向板桥》诗说:“天际识归舟,云中辨江树。”黄庭坚化用此诗,而在写法上则吸取前人的艺术经验,比单纯写自己的相思来得更深婉蕴藉,更富有情致。如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结句从对方落笔,反写兄弟思念自己:“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杜甫《月夜》写“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都是同一手法。结句作临别时的珍重叮咛之语:从今后可要多多来信,以慰我这天涯断肠人。诗人的满腔深情都倾注在这声声嘱咐中了。

  这首诗表现出黄庭坚在化用典故成语上的深厚功力。他用典繁富,但经过锻炼熔铸,却显得浑成无迹;正所谓水中着盐,食而方知其味。由于善用典故、点化成语,大大丰富了诗句的内涵,触发了层层的联想,所以这首诗读来令人回味无穷。黄庭坚的诗以瘦劲挺拔著称,但这只是问题的一面。由于他宅心忠厚,感情诚挚,所以他的诗作,拗峭中仍不失深婉之致,尤其是为师友、兄弟赠答之作,更是情真意切,颇为感人,此诗即是一例。

参考资料:

1、缪钺.《宋诗鉴赏辞典》.上海市:上海辞书出版社,1987:541-543

黄庭坚

[宋代]
黄庭坚(1045.8.9-1105.5.24),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洪州分宁(今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与杜甫陈师道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黄庭坚为其中一宗)之称。与张耒晁补之秦观都游学于苏轼门下,合称为“苏门四学士”。生前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著有《山谷词》,且黄庭坚书法亦能独树一格,为“宋四家”之一。黄庭坚的诗文(2432篇)

猜你喜欢

八月既望要详刑护漕游水东早饭碧虚遍观栖霞程曾龙隐诸岩晚酌松关放舟过水月洞月色佳甚逼夜分乃归赋此纪游

漓江即湘江,戢戢清见石。其东列群峰,秋色碧复碧。

日出雾露收,草径上逼侧。凭栏揩望眼,已足慰畴昔。

更窥岩穴胜,创见为惊咋。如何数里间,奇观相接迹。

宽同厦屋深,划若巨灵擘。日月递光景,风云变朝夕。

石桥几年成,乳窦时一滴。神龙旧隐处,仰视多辟易。

蜕迹凛犹存,隐隐印霜脊。下有澄湫深,馀波漱苍壁。

往者已仙去,来者此其宅。薄晚扣松关,风过声索索。

聊麾车骑退,容我且散策。却望訾家洲,轻舫度前碛。

回首烟树林,已复挂蟾魄。宇旷净馀滓,群物被光泽。

何所寄遐思,空岩皎虚白。清辉可一规,水色相激射。

天边与川上,亭亭如合璧。居然广寒游,不用假六翮。

班坐依微澜,晤赏共佳客。因之想千载,讵有今古隔。

箫鼓归夜阑,观者粲城陌。往往罗杯盘,班班见殽核。

谅因年岁丰,人意少舒适。视尔意少舒,于予亦忻怿。

酬乐天醉后狂吟十韵

散诞人间乐,逍遥地上仙。诗家登逸品,释氏悟真筌。
制诰留台阁,歌词入管弦。处身于木雁,任世变桑田。
吏隐情兼遂,儒玄道两全。八关斋适罢,三雅兴尤偏。
文墨中年旧,松筠晚岁坚。鱼书曾替代,香火有因缘。
欲向醉乡去,犹为色界牵。好吹杨柳曲,为我舞金钿。

归国谣

苔点。傍槛绣尘金潋滟。照楼黄月方崦。学妆人冉冉。

即觉庵子中居士来访妙峰之西既去作六言五首送之 其三

欲下前时雪磴,重开向日风翎。此去丁宁华鸟,莫来狼藉春庭。

宿南园 九月十一日夜雨宿南园韩秉国寄酒兼见招以诗谢之

雨多秋草盛,浓绿拥寒阶。吾庐奥且曲,退缩如晴蜗。

小园已自隘,欲往泥沾鞋。体羸畏风冷,室处门常䦱。

九日古所重,负此时节佳。缅想使君宴,绮席临高斋。

肥羜堆玉盘,飞觞酒如淮。楚舞陵湖波,茱萸落金钗。

神醒鼓吹喧,百叠疑倾崖。欢馀忽我思,牙兵星火差。

潩泉耻独醉,醇味相与偕。我饮虽不多,和气浩无涯。

梧子拾为果,拒霜伐为柴。沼中数寸鱼,烹煎足为鲑。

谁言无以侑,绕渚多鸣蛙。交道久衰薄,岿然见吾侪。

奈何数舍遥,晤语积年乖。况乃辱嘉招,私心岂不怀。

轘辕石道涩,重以阴云埋。虽有果下马,款段非渥洼。

临风徒竦踊,志愿焉能谐。狂诗寄一笑,聊用当诙俳。

宿山中十首

玉辔上沙堤,金鞍戌碛西。
何如寒潼底,落日蹇驴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