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词 > 宋代

宋代的诗文144/9187页

形式:

为倪正父尚书题壮怀堂扁以诗来谢次韵

久矣君宜任弼谐,果随召馹上天阶。
几年不作相逢梦,一日俄倾积别怀。
情厚夫君几鲍叔,愚如老我类高柴。
它时户册高悬后,直欲扁舟访水涯。

思剡

羸疾无休日,清秋适此时。
节存旄尽落,带剩眼频移。
吾兴复不浅,俗人那得知。
会当游剡去,支许有深期。

送六十五弟贲南归

风惊鸿雁行,吹落秋江上。
为扫碧岩边,问叔今无恙。

满庭芳·归去来兮

元丰七年四月一日,余将去黄移汝,留别雪堂邻里二三君子,会仲览自江东来别,遂书以遗之。
归去来兮,吾归何处?万里家在岷峨。百年强半,来日苦无多。坐见黄州再闰,儿童尽楚语吴歌。山中友,鸡豚社酒,相劝老东坡。
云何,当此去,人生底事,来往如梭。待闲看秋风,洛水清波。好在堂前细柳,应念我,莫剪柔柯。仍传语,江南父老,时与晒渔蓑。

分题牡丹

此花谁实与封王,公道东皇有品量。
宿露低垂苍玉佩,暄风轻振紫罗裳。
精神因为得春久,富贵何妨到晚芳。
醉把一枝簪帽侧,从教人笑老夫狂。

张宣公

紫岩之传,原委一忠。溯而伊濂,根本一中。事君致身,其用则同。

自我淑人,派于五峰。力久积真,至公而充。淳熙之间,天下为公。

守道彬彬,洙泗之风。公于是时,不下禹功。据德游艺,言立志通。

故其遗书,笔意俱工。我得而藏,敢忘所宗。渊渊其心,皓皓其容。

学冠穹壤,名侪岱嵩。万世仰之,曰人中龙。

和宗秀才惠诗七首

正学心端不论材,吁嗟媒禄漫梯阶。
岁寒万木多摧折,凛凛乔松不可理。

斋中杂题四首 其一

列屋蛾眉不足誇,可斋别自是生涯。闲将西蜀团窠锦,自背南唐落墨花。

次韵赵尉

世於吾道转崎岖,是与非耶一子虚。
借得祁山两閒屋,一间分与月明居。

悼亡九首 其四

晓梳零乱发星星,病眼昏昏怯夜灯。乌几素屏双草屦,百年从此学山僧。

酒药

愁凭酒破除,病藉药枝梧。
焦革死已久,宋清今亦无。
幽情寄鱼鸟,小艇杂菰蒲。
海上秋风早,悬知肺渴苏。

再过龙洞阁

天险龙门道,霜清客子游。
一筇缘绝壁,万仞俯洪流。
著脚初疑梦,回头始欲愁。
危身无补国,忠孝两堪羞。

入京逢故人

长贫复羁旅,共爽十年欢。
在世谁无累,如君事独难。
蹴居怜火后,多病卧春残。
纵决归山计,烟萝不疗寒。

宿城外张氏庄早起入三首

破店无鸡报五更,只将梦觉当鸡鸣。
匆匆上却蓝舆了,隔壁人家政睡声。

雁山

木叶新时雨亦晴,山中少驻不妨程。
童嫌路峻频痴坐,僧喜岩幽每促行。
草荡春深无雁到,松林月上有猿声。
石屏一带三千丈,可惜题诗又不成。

奉使契丹二十八首其二十八筠州圣祖殿诗

深山之间,野水之滨。
礼乐声明,孰见孰闻。
祖庙之严,君臣则存。
失而不图,民以罔观。

南屏山

日落游人散,山寒起树声。
玲珑石上穴,处处有云生。

桐庐晚景

向晚西风急,扁舟下濑轻。
帆樯挂山影,鼓吹压潮声。
白鸟烟中没,斜阳雨外明。
油然五湖意,浑欲薄功名。

昨日与周伯寿别终夕雨小诗追路

夜雨虚檐响彻明,地蒸衣润欲生云。想君渚路频回首,我亦书窗倍忆君。

过燕川渡

燕川东北孔山西,借车直渡马头溪。农樵引路津不迷,行行引上青云梯。

回头不视林木低,谷风冷冷山鸟啼。岩隈泉甘土仍肥,昔人于斯卜幽栖。

春深芝朮生新荑,采芝茹朮希夷齐。诸公共游不知疲,长吟吐气如虹蜺。

水演石上写此诗,手拭苍藓脚踏泥。冒寒履险不惮辞,勉欲继踵前贤题。

皇朝四十三龙首,身到黄扉止四人。

东风第一枝·酒馆歌云

酒馆歌云,灯街舞绣,笑声喧似箫鼓。太平京国多欢,大酺绮罗几处。东风不动,照花影、一天春聚。耀翠光、金缕相交,苒苒细吹香雾。羞醉玉、少年丰度。怀艳雪、旧家伴侣。闭门明月关心,倚窗小梅索句。吟情欲断,念娇俊、知人无据。想袖寒、珠络藏香,夜久带愁归去。

和王待制出郊马上口占寄兄道损次韵

日暖寒郊不起风,使君车骑出城中。
遥知望处思兄弟,鸿雁连连下远空。

十山歌呈太守胡平一

贤尹如何受吏谩,青天白日万人看。
忽然一展霹雳手,尽杖偷魁窜远蛮。

夷狄之孝十首 其七 扶桑国

不食至七日,能将礼自居。既然严像设,亦复奠朝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