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词 > 宋代

宋代的诗文80/9187页

形式:

秋夕书事

垂老虽堪叹,为谋亦未疏。
闷赊邻巷酒,闲读後身书。
大嚼宁须肉,徐行可当车。
秋来欢喜事,菽粟有新储。

送住禅人归疏山

住住住,眨眼白云飞去。杜鹃声在最高处,春风花满甜桃树。

五羊遣书问董仲修二首

八面海风乱,四时天气均。
常馐皆药物,熟客只医人。
笔研为谋左,烟岚与死濒。
仅从危得饱,姑以健偿贫。

句 其二十九

姑射团肌雪,祝融留眼睛。

次答姚考成留别

别后相逢各问年,依然缘发对华颠。
间云独占半间住,伴客那无一榻眠。
酒为愁多全欠力,诗因料少未成联。
却怜壁上留题句,时有间情到月边。

秋日野步和王觉民十六首

箪瓢不失生涯在,诗酒何当习气除。
欲倩雕弧落新雁,足间寻觅子卿书。

宿黄山

平时游此每雍容,掩袂今来对晚风。
白首同归人不见,黄山依旧月明中。

玉手炉花

小院无人春意深,凌风傲日出墙阴。只因落在山僧手,那得王孙为赏音。

谢观文赵尚书寄示集注老子

公今重释五千言,一法专求是要诠。天道生成忘万物,师人功业在群贤。

世尘甚扰吾何欲,谦柄常持彼任先。治国治身非异理,雨无心迹自安然。

苏州十咏其一·泰州十咏

至德本无名,宣尼一此凭。
能将天下让,知有圣人生。
南国奔方远,西山道始亨。
英灵岂不在,千古碧江横。

送郑景望二首

两地旌旗一闰中,十年监牧九卿崇。
安舆遍就东南养,遗俗将陶雅颂功。
爱护元身如宝玉,节宣时序戒螟螽。
遥知独上千山路,处处梅花逐暖风。

湖墅

扁舟散发欲何之,早向烟波理钓丝。一曲鉴湖双桨入,四明狂客几人知。

桃花水暖鱼初上,芦苇霜清蟹共持。拟傍水仙祠结屋,棹歌归趁夕阳时。

梅残寒夜不寐新柳小饮俎豆,颇备江西淮浙之

雪巳都消去,梅能小住无。
雀争飞落片,蜂猎未蔫须。

桐庐舟中即事

车前弯帽同声散,关外华簪一揖休。
惟有渐江潮好事,肯随逐客到严州。

雪后三首

阴巘犹施白,朝木已沐青。
坠乌飞蔌蔌。射日粲荧荧。
便恐归无迹,聊须记所经。
耳声并目色,佳处若为形。

晚闻庭树鸦鸣有感

乌鹊栖我庭,将旦辄散去。此岂厌所栖,亦以饮啄故。

一饥能驱人,扰扰无晨暮。不然亦已矣,岂乐尘土污。

我有茆三间,自少鲜外慕。力耕自足食,鸡豚亦可具。

晚虽误收召,疾走如脱兔。六年枫林下,不知岁月度。

残骸幸强健,沽酒遍山步。醉归每自笑,不负此芒屦。

平生爱方外,虽老冀有遇。秋风送片帆,更上剡溪路。

呈梅林颜宗之

阳峰一别十余载,今日南关始见君。
龟范马图俱寂寂,兽蹄鸟迹正纷纷。
官名已逸归郯子,竹纪终须入汲坟。
造物无情余辈老,后生谁可托斯文。

中殿功德永寿寺产紫芝

厚德孰能名,灵芝自化成。
人间无此种,天上合分茎。
紫盖随王母,彤云表帝京。
仟家多服饵,鸾鹤共长生。

孙教授挽诗

手织天孙锦,胸吞海吞洋。
官卑材不尽,年往虑空长。
啼鸟呼春梦,飞花饯夕阳。
唯余君子泽,插架简编香。

夏夜淮上寄随子直

天面玻璃滑欲流,淮光浮动浩难收。
夜凉明月都如水,雨后清风却似秋。
几日重来还把酒,一回相忆却登楼。
穷愁著得新书就,好寄双鱼碧海头。

诗四首 其一

风定雪新晴,尘埃眼豁明。青山似相识,终日伴人行。

寄左军巡刘判官

遥听洛城钟,独渡伊川水。绿树郁参差,行人去无已。

因高望京邑,驱马沿山趾。落日乱峰多,龙门何处是。

自题金山画像

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
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

闷歌行十二首

大风动地卷波头,索酒频添醉未休。
不判明朝教作病,却图今夕要忘愁。

南至日过盐壩官亭

堕衣黄枫香,着鬓青霜湿。
江山如故人,到眼类长揖。
客行先飞蓬,不肯拟马立。
时节当书云,相将何太急。
我本刍牧儿,家有旧蓑笠。
勤心朱墨间,销减耕耨力。
欲归倒虚囊,追赴村社集。
传言东邻翁,但空西向席。
梨栗随所有,大白更增一。
勿复问市朝,与翁醉终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