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词 > 宋代

宋代的诗文98/9187页

形式:

府判社日招饮蒋园座中索赋诗三绝句 其二

城西好事主人家,走送天香国色花。岭阯三年才见此,便应奴婢命山茶。

雪林李兄偕昌国长之官

潮涨家门雪,无风亦震雷。饱帆蜚百尺,饥蜃吐丛台。

绡展洴鲛室,珠明剖蚌胎。春城种花地,冷帐小蓬莱。

海月谣 送赵永兴宰

晚秋烟渚。更舟倚、萧萧雨。水痕清汜,迤逦渐整,云帆西去。

三叠阳关,留下别离情绪。

次仲舅韵寄拙庵

莫把坐忘成坐驰,归来须是识真归。
壶筹投尽无人拾,澹坐藤床风掩扉。

暮春有感 其二

春到芜菁事已非,杜鹃看又唤春归。幽香一点无寻处,燕蹴飞红染客衣。

九日亭

危顶裁成九日亭,蓬瀛透出海峰青。
满前细菊浮樽酒,四雇凝云簇画屏。
月为情多良夜至,人贪景胜醉魂醒。
风流令尹江山主,此乐同民德已馨。

张万福

伏阁朝廷一谏官,白头武将亦欢颜。
要知此喜非私喜,为救孤忠去巨奸。

春日闲赋

数行竹树鸣春雨,一簇人家带晓烟。
省事山丹自篱落,亲人海燕并庭檐。
楼高思远天无极,酒罢歌阑月正圆。
新茗一瓯香一篆,与君清坐看风帘。

公舒朝请得福守所寄荔子佳品二而咏以二诗乃以为示辄次韵奉和 其二

佛宫奇品号磂黄,黄縠笼珠径寸光。种异却轻萍有实,味甘全胜蔗为浆。

南人拭目惊稀见,北客流涎试一尝。翻笑洞庭霜后橘,岂能当暑侑持觞。

送祖择之

人生荣与辱,百变似浮云。
自有穷通定,徒劳得丧分。
销愁唯有酒,娱意莫如文。
方寸常萧散,其余何足云。

知府石太尉闲抱瑶琴荣临圭窦烧筍供膳刻竹题

分茆人忽到茅斋,踏破溪边万点苔。
却恐歌钟喧静境,随轩祇背古琴来。

秋夜读书示儿子

久病少睡眠,往往中夕起,呼灯取书读,不能尽数纸。
喟然置之叹,生世後阙里。
持蠡欲测海,遽复迫老死。
人生各有业,唐虞本吾事。
诗书脱秦厄,天意固在此。
异端塞穹壤,作俑孰为始?神禹逝不还,吾其如洚水!

如梦令(宫词)

翠柏红蕉影乱。月上朱栏一半。风自碧空来,吹落歌珠一串。
不见。不见。人被绣帘遮断。

咏史

楚炬秦坑六籍埃,芳心争忍不同灰。若非斯道终难坠,雪鬓应消异世才。

雪竹

君子亭亭操,刚强能自持。
夷齐饿欲死,巡远守方危。
大节不可屈,真心终莫移。
人心与物理,每向岁寒枝。

千重浪里平安过,百尺竿头稳下来。

铁如意

仙客五六人,月下斗婆娑。
散影若云雾,遗音杳江河。
其一起楚舞,一起作楚歌。
双执铁如意,击碎珊瑚柯。
一人夺执之,睨者一人过。
更舞又一人,相向屡傞傞。
一人独抚掌,身挂青薜萝。
夜长天籁绝,宛转愁奈何。

禅月台 其五

斋馀洗钵施生台,此路閒通一线开。笑杀渊明沽酒远,推将谁去挽谁来。

宋徽宗画半开梅

上皇朝罢酒初酣,写出梅花蕊半含。
惆怅汴宫春去后,一枝流落到江南。

和潘良贵题三江亭韵

使君不受二毛侵,杖屦逍遥得胜寻。
拨遣簿书聊永日,登临山水亦何心。
残梅堕雪垂垂白,弱柳摇春淡淡金。
倚瞩大江供一笑,几多襦袴在讴吟。

瑞鹤仙·倚阑观四远

倚阑观四远。近有客登临,故相磨难。山形欠舒展。小峰峦云树,晦明更变。江淮楚甸。又何曾、分明在眼。但临深、自觉身高,未可便名博见。休辨。吾心乐处,不要他人,共同称善。痴儿浅浅。因他谩说一遍。问还知宴坐,回光收视,大地河山尽现。待於中、会得些时,举觞奉劝。

赠汪孝子

循善无疑报自天,一身耆艾子孙蕃。
好将姓字闻朝著,旌市居为孝弟村。

窆石

越俗流传素可疑,禹陵窆石果何时。只应便是专车骨,未可呼为没字碑。

放歌招孙祖训俞国宝饮

儿时望春春不来,春衣隔年催翦裁。
平明出游薄暮回,惟恐云气兴风雷。
岂知乐极还悲哀,十年黄尘涴青鞋。
管领莺花已无意,感时念旧时伤怀。
去年寒食丹徒县,家寄毗陵不相见。
今年寒食江陵府,妻子相看泪如雨。
迂儒忧国更忧家,枉杀清明不见花。
无端柳絮搅愁思,一径漫漫春日斜。
主人知我坐憔悴,故遣斗酒来相慰。
呼妻安稳置床头,个是贫家一祥瑞。
床头三日未开尝,秋秋忧心自如醉。
朝来忽觉体中佳,吻角流涎已难制。
细君平日但濡唇,瓦盆对酌可无人。
招朋一饮舒清兴,要须脱畧任天真。
高邮孙夫子,相逢不作鬲上语。
临川俞先生,客里伤春作诗苦。
二公问学该今古,胸吞云梦轻阿堵。
我酒虽不多,酒行诗可歌。
杖藜乘兴速来过,不来吟醉奈春何。

将谒介庵以诗先之

溪山故无尽,随取随以足。
平生笑贺监,敕赐镜湖曲。
今代介庵老,未归先筑屋。
一区占何地,琵琶欣在目。
是洲出谁氏,诗自随州续。
当年名绝唱,今也安可独。
溪如益弯环,山为增隐伏。
以知得所托,水润由韫玉。
一朝起乘传,屡疏乞祠禄。
俞音落天上,装行不待束。
还家谢溪山,拄杖巾一幅。
开堂会宾友,快语泻酃醁。
我时得得来,奉屦期追逐。
维摩适示病,对客倦冠服。
悠然失前瞻,重诣规再卜。
尺书往问讯,劳公手亲复。
爱我诲我至,敬拜不敢渎。
自怜生无资,是役尤仆仆。
辕驹岂忘远,归棹戒已宿。
但乞老先生,一言壮空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