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词 > 宋代 > 李弥逊

李弥逊的诗文(844首)20/34页

形式:

和学士秋怀一十五首

身世浮云任去留,老来於此更悠悠。
却因削迹风波地,耳底风云得暂休。

和学士秋怀一十五首

厚颜衰暑未甘衰,秋事于人却有期。
怯雨垂蕉全披靡,受风疏苇强扶持。

和学士秋怀一十五首

十年行地一虚舟,过眼风烟几度秋。
华发半从身外老,故山时得梦中游,

和学士秋怀一十五首

便面南台缭绕山,晚云归尽远空闲。
晴岚遍染参差玉,若比蒿阳季孟间。

和学士秋怀一十五首

旋落檐花夜正喧,参横斗转有更传。
了无人迹妨真梦,枕簟同参一味禅。

和学士秋怀一十五首

灵均投老寄潇湘,身后声名日月光。
被谤早知缘薏苡,引年谁复念菖阳。

和学士秋怀一十五首

却暑回飚入暮林,衰蝉无力尚微吟。
不须更问秋多少,着蕊黄花已可簪。

和学士秋怀一十五首

官居城郭枕山根,嬉语儿童亦带村。
老子痴顽甘避俗,欲从社叟学方言。

和学士秋怀一十五首

信手繙书老更便,卷书觅酒便颓然。
一生百斛无馀事,只有残编未忍捐。

和学士秋怀一十五首

执手群歌田舍儿,年丰米价不嫌低。
饱舂白雪已归市,晚割黄云犹枕畦。

和学士秋怀一十五首

漫漫长山去不分,欲於何处望阊门。
寄声莲社还相忆,几日归鸿下故园。

和学士秋怀一十五首

饱饭茶瓯到手空,缓寻芳事夕阳风。
旋移丝竹深藏笋,漫长秋花远避丛。

和夷仲弟喜学士兄归

烽火耸中虽弟兄,独看乡月几亏盈。
万金信断秋山寂,千里人归春草荣。
雨涨波纹催过艗,风翻叶幄避行旌。
机云入洛悲辛后,谁似张华倒屣迎。

和夷仲弟喜学士兄归

烽火丛中别弟兄,独看乡月几亏盈。万金信断秋山寂,千里人归春草荣。

雨涨波纹催过艗,风翻叶幄避行旌。机云入洛悲辛后,谁似张华倒屣迎。

和颖仲山行即事

平芜新绿占封圻,横路游丝网落晖。
同径人稀藏窈窕,禅扉春尽老芳菲。
缓行照水知鱼乐,随意穿花见蝶飞。
二了舁篮今夜月,龙钟犹胜杖藜归。

和韵仲宗天宁见怀月馀卧病横山得其诗颇动念

病逢木上坐,携我曲栏行。
远水兼潮阔,层山带角横。
秋随北雁到,愁向暮蛩生。
正怯骚人句,诗坛莫浪盟。

和韵钱申伯游东山圣泉

偶脱尘中一梦阑,欲穷幽事遍寻山,
静怜人境鸡虫扰,老惬僧窗枕簟闲。
十里秋香随屐齿,四更山月上帘颜。
登临物色催诗兴,未信天於我辈悭。

和张嵇仲秋日病中见示

浮生一虚舟,流景半修夜。
尘劳互牵挽,荏苒柏间麝。
晚从农辅游,径欲老闲暇。
二年古陵阳,解后颍川霸。
薰然君子风,卧致此邦化。
公庭散凫鹜,文字杂休假。
江山助悽惋,句法妙曹谢。
客来饮以醇,味语兼脍炙。
长风起百围,微日下三舍。
高秋搅羁怀,游了念归驾。
身名两将隐,马俟连城价。
譬之草木姿,荣枯信科夏。
公材可支颠,乃复用苴罅。
天其遗鲸鲵,慰我波涛下。
忠良人乐推,正直神所迓。
会看击南溟,风云生叱咤。

再和久旱望雨韵

高田黄欲枯,下田青欲变。
三更轳辘声,挈水急於电。
污池鱼不游,坎井蛙自见。
助苗更辞劳,人力讵能偏。
那忧日一食,正惧李三咽。
微云不成雨,但作眼中眩。

和渊老妙现之什

乾坤渺渺一浮尊,万象分明水四濆。
虎脊横熔山作队,鱼鳞倒影海成纹。
老僧诗罢闲欹竹,幽士馀斋正卧云。
妙现镜中无一事,世间从此罢挥斤。

和仲宗判监

与世浮沉半醉醒,结庐人境昼常扃。
微吟松竹风无定,着色峰峦雨乍经。
方簟北窗身是梦,瘦藤斜照影随形。
岂无曳尾泥中计,政恐肠刳不自灵。

同天隐少章游嵩少怀元明

秦公我辈士,早踏翰墨场。
万言若投石,十年犹枯囊。
苦欲泛江海,有亲在高堂。
牢落京华春,门无一壶浆。
长鞭策瘦马,送我古道旁。
怜我值险艰,赤心写摧伤。
铿锵五字句,势雕鹗翔。
感此坐矫首,星星鬓成苍。
西风小摇落,雨洗烟岚光。
嶂晓露孤秀,野阴棲暗芳。
更携鲍谢流,履尽千岩霜。
搜奇得幽深,访古到渺茫。
月落潭影空,清吟殊未央。
缅怀此芝宇,百忧绕回肠。
三叹已哺食,十起中夜床。
云埋长安日,魂梦不敢骧。
茂苑富山水,结庐予所尝。
我欲放船下,卜邻俯沧浪。
耦耕种秫田,共扫三径荒。
头白青山里,长歌乐岁觞。

题张仲宗鸥盟轩

寄语沙头不下鸥,诗翁新葺面江楼。
早知世事翻覆手,更觉人生起灭沤,
念尽不应书咄咄,身闲何用榜休休。
径须来结忘机伴,春水浮天不击舟。

蓦山溪(次李伯纪梅花韵)

冲寒山意,未放江头树。老去恨春迟,数花期、朝朝暮暮。疏英冷蕊,也为有情忙,深夜月,小庭中,绝胜西城路。
调元妙手,便是春来处。酝造十分香,更暖借、毫端烟雨。狂歌醉客,小摘问东风,花谢后,子成时,趁得和羹否。

淮阴遇风雨

吾庐岂不好,白日苦易夕,
如何芳岁阑,尚此千里役。
乾坤一虚舟,浩荡楚天碧。
江山已在眼,道路修且隔。
风雨怕不休,波浪蹴天掷。
船头困九牛,屡挽不进尺。
人生造化间,有似风中翮。
偶去还复来,胡为事形迹。
杜陵诛云师,韩子诅风伯。
我已两忘言,引觞聊自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