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词 > 宋代 > 李清照

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翻译

译文


时常记起溪边亭中游玩至日色已暮,沉迷在优美的景色中忘记了回家的路。
尽了酒宴兴致才乘舟返回,不小心进入藕花深处。
怎么才能出去呢?怎么才能出去呢?划船声惊起了一群鸥鹭。

译文二
经常记起在溪边的亭子游玩直到太阳落山的时候,被美景陶醉而流连忘返。
游兴满足了,天黑往回划船,不小心划进了荷花池深处。
划呀,划呀,惊动满滩的水鸟,都飞起来了。

译文三
曾记得一次溪亭饮酒到日暮,喝得大醉回家找不着了道路。
兴尽之后很晚才往回划船,却不小心进入了荷花深处。
怎么渡,怎么渡?(最终)惊起水边满滩鸥鹭。

注释


常记:时常记起。“难忘”的意思。
溪亭:临水的亭台。
日暮:黄昏时候。
沉醉:比喻沉浸在某事物或某境界中。
兴尽:尽了兴致。
晚:比合适的时间靠后,这里意思是天黑路暗了。
回舟:乘船而回。
误入:不小心进入。
藕花:荷花。
争渡:怎渡,怎么才能划出去。“争”为通假字,同“怎”,读作zěn,意思是怎么,怎样才能。能
惊:惊动。
起:飞起来。
一滩:一群。
鸥鹭:这里泛指水鸟。

参考资料:

1、刘 瑜.李清照全词.山东:山东友谊出版社,1998:90-93 2、陈祖美.李清照作品赏析集.成都:巴蜀书社,1992:7-9 3、李寅生.中国古典诗文精品读本(下册).北京: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2013:437-438

赏析

  此词是记游赏之作,写了酒醉、花美,清新别致。“常记”两句起笔平淡,自然和谐,把读者自然而然地引到了她所创造的词境 。“常记”明确表示追述,地点在“溪亭 ”,时间是“日暮 ”,作者饮宴以后 ,已经醉得连回去的路径都辨识不出了。“沉醉”二字却露了作者心底的欢愉 ,“不知归路”也曲折传出作者流连忘返的情致,看起来,这是一次给作者留下了深刻印象的十分愉快的游赏。

  接写的“兴尽”两句,就把这种意兴递进了一层,兴尽方才回舟,那么,兴未尽呢?恰恰表明兴致之高,不想回舟。而“误入”一句,行文流畅自然,毫无斧凿痕迹,同前面的“不知归路”相呼应,显示了主人公的忘情心态。盛放的荷花丛中正有一叶扁舟摇荡。舟上是游兴未尽的少年才女,这样的美景,一下子跃然纸上,呼之欲出。

  一连两个“争渡 ”,表达了主人公急于从迷途中找寻出路的焦灼心情。正是由于“ 争渡”,所以又“惊起一滩鸥鹭”,把停栖在洲渚上的水鸟都吓飞了。至此,词戛然而止,言尽而意未尽,耐人寻味。

  这首小令用词简练,只选取了几个片断,把移动着的风景和作者怡然的心情融合在一起,写出了作者青春年少时的好心情,让人不由想随她一道荷丛荡舟,沉醉不归。正所谓“少年情怀自是得”,这首诗不事雕琢,富有一种自然之美。

参考资料:

1、唐圭璋 等.唐宋词鉴赏辞典(唐·五代·北宋).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8:1180-1181 2、陈祖美.李清照作品赏析集.成都:巴蜀书社,1992:7-9

创作背景

这首《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是李清照的早期之作,较为可信的时间当是李清照到达汴京之后尚未出嫁之前。这段时间李清照身居闺中,不免会回忆起少时游玩的情形,对那些生活的怀念之情与日俱增,使得作者感到诗兴大发,于是写下了这首流传千古的小令。

参考资料:

1、刘瑜 .李清照全词 .山东 :山东友谊出版社 ,1998 :第90-93页 .

李清照

[宋代]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士,汉族,山东省济南章丘人。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所作词,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后期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自辟途径,语言清丽。论词强调协律,崇尚典雅,提出词“别是一家”之说,反对以作诗文之法作词。能诗,留存不多,部分篇章感时咏史,情辞慷慨,与其词风不同。有《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词》,已散佚。后人有《漱玉词》辑本。今有《李清照集校注》。李清照的诗文(103篇)

其他诗文

草堂路遇大风二首 其二

云屋互出没,风扇自阖开。孤舟系桑本,一曲并岩隈。

翠甲连筐载,赪鳞贯柳来。殷勤慰牢落,为覆掌中杯。

紫虚观

紫虚宫近少微垣,俯瞰粼粼碧一川。劫火不烧钟吕像,古碑尚记李唐年。

龙飞剑影来深洞,凤载箫声下九天。千载葛洪丹井在,神光犹自发灵泉。

赤穗四十七义士歌

四十七士人同仇。四十七士心同谋。一盘中供仇人头。

哀哀燕雀鸣啁啾。泥首泣诉围松楸。臣等无状恐为当世羞。

君虽有臣不能为君持干掫。君实有弟不获传国如金瓯。

君亦有国民,不敢兴师修戈矛。犹复腼颜视息日日偷。

臣等非敢国法雠。伏念国亡君死实惟仇人由。当时天使来,奉命同会酬。

环门观礼千人稠。彼名高家实下流。骂我衣冠如沐猴。

笑我朝会啼秃鹙。我君怒如鲠在喉。拔剑一发不复收。

乌知仇人不死翻贻家国忧。臣等闻变行叹复坐愁。

或言死拒或言死请无能连一筹。同官臭味殊薰莸。

一国蒙戎如狐裘。最后决意报雠同力戮,洒血书誓无悔尤。

四十七士相绸缪。蹈间伺隙忽然岁一周。昨夜四更月黑至鸺鹠。

众皆衷甲撑铁兜。长梯大椎兼利鍭。或逾高墉或逾沟。

开门先刃铃下驺。大呼转斗如貔貅。彼仇人者巧藏驱,如椽银烛遍宅搜。

神恫鬼怒人焉瘦,闯然首出霜锋抽。彼盘之中血髑髅。

先公犹识伧父面目不?此一匕首先公所赐绕指柔。

请公含笑试吴钩。忽复赍齐恨埋九幽。臣等事毕无所求。

愿从先君地下游。国家明刑有皋繇。定知四十七士同作槛车囚。

不愿四十七士戴头如赘疣。唯愿四十七士骈死同首丘。

将军有令付管勾。纲舆分置四诸侯。明年赐剑如杜邮。

四十七士性命同日休。一时惊叹争歌讴。观者拜者吊者贺者万花绕冢每日香烟浮。

一裙一屐一甲一胄一刀一矛一杖一笠一歌一画手泽珍宝如天球。

自从天孙开国首重天琼矛和魂一传千千秋。况复五百年来武门尚武国多贲育俦。

到今亦穗义士某某某某四十七人一一名字留。

内足光辉大八州。外亦声明五大州。

湘春夜月 悼溥西园先生,次黄孝迈韵

似留连,御炉香袖凝魂。且入百姓人家,飞燕倚晨昏。

不恨鼎湖龙去,恁蒋山移色,歇浦消春。寄管弦辨索,风流逸响,文采长存。

王孙故国,红牙铁板,深护重门。凤阙龙楼,空过眼、落花杨柳,都付浮云。

相逢不语,镇暗伤、蓬梗无根。怎奈遣,乍听别馆声悽,点泪红豆余痕。

代书寄刘伯瑞仲文叔骥二首

每忆分携地,蒸湘绿遍春。
于今怀想处,苕霅暗迷津。
但有乖离数,何由宿昔亲。
附书书复懒,君自识吾真。

杂体诗 魏文帝曹丕游宴

置酒坐飞阁。
逍遥临华池。
神飚自远至。
左右芙蓉披。
绿竹夹清水。
秋兰被组崖。
月出照园中。
冠佩相追随。
客从南楚来。
为我吹参差。
渊鱼犹伏浦。
听者未云罢。
高文一何绮。
小儒安足为。
肃肃广殿阴。
雀声愁北林。
众宾还城邑。
何用慰我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