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词 > 宋代 > 梅尧臣

永叔内翰见索谢公游嵩书感叹希深师鲁子聪几道皆为异物独公与余二人在因作五言以叙之

昔在洛阳时,共游铜驼陌。寻花不见人,前代公侯宅。

深堂锁尘埃,空壁斗蜥蜴。楸阴布苔绿,野蔓缠石碧。

池鱼有偷钓,林鸟有巧射。园隶见我来,朱门暂开辟。

园妇见我还,便扫车马迹。何以扫马迹,实亦畏他客。

我辈唯适情,一叶未尝摘。他人或所至,生果不得惜。

又忆游嵩山,胜趣无不索。各具一壶酒,各蜡一双屐。

登危相扶牵,遇平相笑噱。石捣云衣轻,岩裂天窗窄。

上饮醒心泉,高巅溜寒液。下看峰半雨,广甸飞甘泽。

夜宿岳顶寺,明月入户白。分吟露气冷,猛酌面易赤。

明朝循归途,两胫痛若刺。日旰就马乘,香草路迫阨。

却望峻极居,已与天外隔。薄暮投少林,漱濯整冠帻。

碑观巡幸僧,指古定空壁。誓将新咏章,灯前互诋擿。

杨生护己短,一字不肯易。明年移河阳,簿书日堆积。

忽得谢公书,大夸游览剧。自嵩历石堂,藓花题洞额。

其文曰神清,固非人笔画。乃知二公贵,逆告意可赜。

遂由龙门归,里堠环数驿。我时诗以答,或歌或辨责。

责我不喜僧,性实未所获。凡今三十年,累冢拱松柏。

唯与公非才,同在不同昔。昔日同少壮,今且异肥瘠。

昔日同微禄,今且异烜赫。昔同骑破鞯,今控银辔革。

昔同自讴歌,今执乐指百。死者诚可悲,存者独穷厄。

但比死者优,贫存何所益。

梅尧臣

[宋代]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梅尧臣的诗文(2998篇)

随机看看

湖上

岚雾濛濛晓未收,青红窗户失飞楼。雨添芳草侵官道,水涨浮萍入御舟。

苏小只传身后曲,江淹曾赋别时愁。杏花风急清明近,已觉新寒似麦秋。

次韵梅山弟醉吟七首 其三

隐处是角里先生,放游是司马子长。试问梅山老居士,判断两家谁最香。

初晴用韵答康莆田

袅袅晴云天际还,初秋物意倍相关。疏青自映高低陌,湿翠浑流远近山。

久客欲归难引兴,深愁对此暂开颜。虚帘把酒吟佳句,更觉羁情易破悭。

乌鲁木齐杂诗之民俗 其九

闽海迢迢道路难,西人谁识小龙团。向来只说官茶暖,消得山泉沁骨寒。

偈颂八十七首

闹市门头,有事句子。
摆手出漳江,全身在里许。

今年开岁三日上元三夕立春人日皆大晴

今岁晴和历岁无,江城歌舞溢通衢。
天心只向人心卜,不用殷懃问紫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