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词 > 宋代 > 释梵琮

偈颂九十三首

屋角岩花烂熳,林间春色温和。
处处儿童采蕨,纷纷幽鸟营窠。
祖意西来没消息,树头百舌语犹多。

释梵琮

[宋代]
释梵琮,号率庵。宁宗嘉定十二年(一二一九)住庆元府仗锡山延胜禅院。理宗绍定元年(一二二八)住南康军云居山真如禅院。为南岳下十七世,佛照德光禅师法嗣。有了见编《云居率庵和尚语录》一卷,收入《续藏经》。事见《语录》。 释梵琮诗,以辑自《语录》者及《语录》中单编的诗合编为一卷,辑自他书者附于卷末。释梵琮的诗文(118篇)

随机看看

游广福寺

兰若幽深与世违,酒阑重觅未斜晖。篮舆绕入花边路,布衲趋迎竹下扉。

清籁敲风和梵奏,独槐笼榻涨烟霏。吟栏倚遍诗成处,不觉金莲映月辉。

五日泛舟得男字

浴罢试冰蚕,重扶碧玉簪。
操舟临雒水,作赋吊湘潭。
曲误郎应顾,卢回客自酣。
此时论黛色,谁复斗宜男。

寒芦

虽居江上城,不识江边路。故移芦苇丛,粗慰江湖趣。

翠华侵砚席,疏影入牖户。岁寒待尔共,好尚与时迕。

勿以比蒹葭,苍苍瘁白露。

游褒禅山记

  褒禅山亦谓之华山,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而卒葬之;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距其院东五里,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距洞百余步,有碑仆道,其文漫灭,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

  其下平旷,有泉侧出,而记游者甚众,所谓前洞也。由山以上五六里,有穴窈然,入之甚寒,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谓之后洞。余与四人拥火以入,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有怠而欲出者,曰:“不出,火且尽。”遂与之俱出。盖余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方是时,余之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也。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于是余有叹焉。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有志矣,不随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此余之所得也!

  余于仆碑,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余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

  至和元年七月某日,临川王某记。

减字木兰花

春光渐老,流莺不管人烦恼。细雨窗纱,深巷清晨卖杏花。

一条仙帔织青霓,松雪岩前伴鹤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