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词 > 宋代 > 苏辙

登嵩山十首 登封坛

登封事已遥,大碑摧风雨。
灵坛久销秃,古木中梁柱。
峰峦至此尽,苍石无寸土。
俯视万仞高,悲辛但狂顾。

苏辙

[宋代]
苏辙(1039—1112年),字子由,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苏辙的诗文(1705篇)

其他诗文

步月 月下携小婢登锡山

八九峰峦,十三娇小,相携月下芳姿。山空人静,玉臂倩扶持。

花弄影、浑身上下,风动竹、忽地惊疑。偏消受,一天清景,冷露湿鞋儿。

望梁溪城郭,恰幽辉皎洁,处处追随。扑流萤、微挥轻箑,倚翠袖、斜覆纤絺。

回船也,夫人犹自爱眠迟。

久住投机偈

今日还乡入大门,南泉亲道遍乾坤。法法分明皆祖父,回头惭愧好儿孙。

湘中馆

云去月在沙,潦净秋满川。北斗挂落木,西风送归船。

去年过湘中,夜半投马鞭。篝灯洗尘土,所见只屋椽。

鸡鸣问前途,残梦兀担肩。那知阑干外,有此山水妍。

微微清露漙,稍稍明河偏。孤光耿自照,静极忻所便。

身世两悠然,吾其遂飞仙。

点绛唇 樯灯

夜静更深,船窗临淀见波影。出看何景。灯映牙樯炯。

为三府安公题所藏史痴翁图二首 其一 春景

雨收云淡东风软,叠叠林峦青似染。翠蔼晴岚扑面来,游人选胜开春宴。

小小亭台载酒过,深深楼观题诗遍。芳树交加百鸟鸣,清溪掩映千花艳。

谁摹此景笔颇奇,无限风光归匹练。使君胸次若藏春,爱此寻常舒复卷。

画惟写意不须工,境若会心非在远。阳和有脚望循行,寒谷吹嘘待邹衍。

三月十五日雨坐

地僻无嫌雨,幽斋景自清。万峰烟际落,一鹭蓼边明。

吟苦神还逸,身闲病亦轻。晚来云渐薄,片月报新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