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词 > 宋代 > 汪炎昶

齿痛戏成三首

齿应宜脱落,发已旧苍浪。
内食定无分,茹蔬独见妨。
动疑难再稳,痛似忽微长。
舌在吾何患,休看肘后方。

汪炎昶

[宋代]
汪炎昶(一二六一~一三三八),字懋远,婺源(今属江西)人。幼励志力学,受学于孙嵩,得程朱性理之要。宋亡,与同里江凯隐于婺源山中,名其所居为雪瓷,自号古逸民,学者称古逸先生。元惠宗至元四年卒,年七十八。有《古逸民先生集》二卷。事见本集附录《汪古逸民先生行状》。 汪炎昶诗,以《宛委别藏》本为底本,并新辑集外诗编为一卷。汪炎昶的诗文(238篇)

更多

中秋月

应是蟾宫别有情,每逢秋半倍澄清。清光不向此中见,
白发争教何处生。闲地占将真可惜,幽窗分得始为明。
殷勤好长来年桂,莫遣平人道不平。

赞此庵元和尚二首

十分画独相似,祗有一处谣讹。
佛祖检点不出,从教平地干戈。

兰陵王(渔父)

醉竿直。一叶扁舟漾碧。澄江上、几度啸日迎风,怡怡钓秋色。渔乡共水国。都属沧浪傲客。烟波外,风笠雨蓑,才掷丝纶便千尺。
飘然去无迹。恣脚扣双船,帆挂轻席。盈钩香饵鱼争食。更拨棹葭岸,放篙菱浦,才过新栅又旧驿。占江南江北。
堪恻。利名积。算纵有豪华,难比清寂。须知此乐天无极。有一斗芳酒,数声横笛。芦花深夜,半醉里、任露滴。

宋春元宅上玩菊和高春元韵 其二

染织风光五色成,文章灿烂长公庭。可谁今日根荄见,共语群芳霜雪情。

崔氏一坡元有谱,陶家三径亦流馨。莫将行止花前论,未了人间吏隐名。

茅山赠董山人景胤一首

不谓吾子住中馆,三年询尔江海人。茅山翠微遇道士,始知正卧华阳春。

暮日不落照我至,黄冠紫衣晤语亲。麻姑未来有白发,何时对席吞麒麟。

在百丈寄灵源禅师二首 其二

平昔追随骨海心,暮年粥饭并丛林。朅来万事撩人笑,此去青山为我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