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词 > 宋代 > 辛弃疾

酒泉子·无题

流水无情,潮到空城头尽白。离歌一曲怨残阳,断人肠。
东风官柳舞雕墙。三十六宫花溅泪,春声何处说兴亡,燕双双。

翻译

译文


流水无情送客,潮水拍打着空城,人因离愁而头发变白。听到离别之歌,我不禁抱怨夕阳无情,催人离别,顿生断肠之痛。
东风吹动,柳枝在雕花的宫墙上漂浮。离宫别院里,群花因伤感时节而落泪。双燕声声,好像诉说历代兴亡之事。

注释


空城:石头城,建康的旧称
叶梦得《满庭芳》:“一曲离歌,烟村人去。”
雕墙:雕花的宫墙。

参考资料:

1、李肇翔.辛弃疾词.沈阳:万卷出版社,2009年:第39页

赏析

  词的上片借助景色描写离愁。“流水无情,潮到空城头尽白”,送行的场景是在长江边上,本来没有感情的江水此时扮演了一个无情的角色,因为友人就要离别,就像滔滔的江水不可逆流一样,让人产生无限的伤感,简直就要把人的头发都急白了。“离歌一曲怨残阳,断人肠”,离别的歌曲惹人伤感偏偏夕阳也像是催促友人上路一样越来越向西斜。“残阳”点明了送别的时间,词人送别友人,肯定不会在傍晚才送,这里用“斜阳”是为了说明作者与友人依依难舍,从上午到下午都舍不得分离,一直拖延到了天色将暮,可是词人依然抱怨夕阳为什么不能多停留一会,可见其离愁之深。

  下片由离别之伤感生发而去,写到古今兴亡之事。一般送别作品只是单纯的就事论事,抒发离别愁绪。作者却一反常理,将建康这样一个六朝古都所具有的沧桑的历史兴亡之感用沉痛的语言表达了出来。建康也曾是魏晋六朝时极其繁华的城市,现在却是残柳摇曳,百花落泪,飞燕来去,似乎在诉说那朝代更迭的旧事。

  这首词突破了一般送别词单为离愁而作的窠臼,不仅抒发了深深的离愁,而且还怀古伤今,抒发了沉重的兴亡之感,体现了稼轩沉郁雄浑的词风。

参考资料:

1、李肇翔.辛弃疾词.沈阳:万卷出版社,2009年:第39页

辛弃疾

[宋代]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一生力主抗金。曾上《美芹十论》与《九议》,条陈战守之策。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词,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由于辛弃疾的抗金主张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后被弹劾落职,退隐江西带湖。辛弃疾的诗文(788篇)

猜你喜欢

寄题章贡刘氏丽晓楼

玉虹翠浪雪堂诗,底事山光晓独奇。
看取阴云都卷处,直须天下大明时。

琴意诗 其三 溪山秋月

溪山四时好,秋夜气更清。月色终岁佳,秋天光愈明。

此意孰能写,惟有丝桐声。一弹山在眼,再弹溪在目。

溪静水粼粼,山遥峰矗矗。慢声生旷怀,幽韵蕴高躅。

或如临大壑,松风卷波涛。或如坐深岩,石泉鸣琼瑶。

或如邻古寺,云外吼蒲牢。阴崖转长林,仄径凌绝巘。

天风缥缈回,泛声三数点。夜深露叶光,水天交飐闪。

如观荆浩图,如读谢庄赋。年衰倦登临,体弱愁风露。

间窗时一挥,悠然惬心素。

挽武刚录能

世科赫奕登相续,官守端方石介如。
无节能开河内禀,进身耻觅帝城书。
秩终九品人称屈,善积千年庆有余。
马耳家声无失坠,二雏努力大门闾。

相和歌辞。采桑

采桑畏日高,不待春眠足。攀条有馀愁,那矜貌如玉。
千金岂不赠,五马空踯躅。何以变真性,幽篁雪中绿。

为李方舟题东坡赤壁图

大江赤壁黄州村,鱼龙吹血波涛浑。
腥风不洗贼臣泪,暗湿官树旌旗昏。
城南哑哑一笑入,愁日动地回春温。
夜阑魑魅不敢舞,璧月如水舟如盆。
客亲馈鱼妇致酒,北斗可挹天可扪。
当时跨鹤去不返,水仙王家真画存。
百年画史有眼力,东坡晓挂扶桑暾。

华亭百咏·濯缨亭

舆梁斜倚处,檐影坠清流。
往往抽簪者,常为孺子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