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词 > 宋代 > 辛弃疾

南乡子·舟中记梦

欹枕艣声边,贪听咿哑聒醉眠。梦里笙歌花底去;依然,翠袖盈盈在眼前。  
别后两眉尖,欲说还休梦已阑。只记埋怨前夜月,相看,不管人愁独自圆。
分类标签:离别相思孤寂

翻译

译文


船行江上,在咿哑嘈杂的摇橹声中渐渐入睡。在梦中与意中人相会,她依然是翠袖盈盈的可人情态。
在梦中正与情人难离难舍,欲说还休之际,却梦断人醒。回忆前夜分别时,正是圆月中天,月圆而人离别。

注释


“欹枕”两句:橹声咿哑,倚枕醉眠。欹(qī)枕:倚枕。艣(lǔ):同橹,摇船用具。咿哑:象声词,摇橹声。聒(guō):声音嘈杂,使人厌烦。
“梦里”三句:写梦境:笙歌花底,玉人历历在目。翠袖:着绿色衣衫的人,代指玉人。梦里:一作“变作”。
“别后”两句:言玉人欲诉别后相思,不想梦断人去。两眉尖:紧皱双眉,愁苦貌。梦已阑:梦已尽。
“只记”三句:记叙玉人梦中之语:怨月无情,别时独圆。埋冤:即埋怨。前夜月:指别时之月。不管人愁独自圆:人愁离别,月却独自向圆。意同苏轼《水调歌头·丙辰中秋》词:“何事长向别时圆。”

参考资料:

1、谢永芳.辛弃疾诗词全集汇校汇注汇评.武汉:崇文书局,2016:217 2、谢俊华.辛弃疾全词详注(上册).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2016:82

赏析

  词题为记梦,所梦何人,本事无考。词先写舟中孤寂,摇橹声中,由醉入梦。梦中花丛笙歌动听,伊人宛然在目。换头写伊人倾诉别后相思,然后以对方埋怨人离月圆收结,体现双方依依难舍,情挚意浓。

  全词就梦前、梦中、梦后三层依次写来,思路清晰。词人由醉入梦,梦中笙歌花丛,翠袖盈盈。以下不写梦后相思,却从对面入笔,倒叙梦中情境,妙笔脱俗。“只记”二句,以少胜多,怨月独圆,情痴意浓。且此月系玉人闺中独看之月,抑或词人舟头所见之月?情境恍惚。“不管”句无理而妙,韵味无穷。小词写得清丽爽畅,精湛宜人。

参考资料:

1、刘乃昌 编选.辛弃疾集.南京:凤凰出版社,2014:25-26

辛弃疾

[宋代]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一生力主抗金。曾上《美芹十论》与《九议》,条陈战守之策。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词,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由于辛弃疾的抗金主张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后被弹劾落职,退隐江西带湖。辛弃疾的诗文(788篇)

随机看看

冬日登楼

佳节高楼酒复清,鲍山斜日入杯平。天涯谁借穷交泪,海内空传拙宦名。

四野浮云垂雪色,千林朔气拥寒声。醉来极目中原尽,独抱风流万古情。

出京

从宦非所堪,长告欣得请。
驱马出国门,白日触隆景。
半生无根著,飘转如断梗。
一昨随牒来,六月阻归省。
城居苦湫隘,群动日蛙黾。
惭愧山中人,团茅遂幽屏。
尘泥久相涴,梦寐见清颍。
矫首孤云飞,西南路何永。

初秋夜坐寄王纹

轻飙生早凉,孤馆清兴发。桐阴落前墀,遥空瞰华月。

方此抱冲素,况值清境豁。浊酒聊自持,瑶琴弄应阕。

知音念乖阻,咫尺不可越。相思良未已,坐见曙河没。

虎丘六绝句·方丈南窗

鼓板钟鱼彻晓喧,谁云方外事萧然。
窗间日暮寒烟重,未到斋时我正眠。

锦缠道 讯南郡丘曙戒别驾

浩淼烟波,橘柚南天霜晚。鹤矶边、轻帆乍卷。一樽风雨秋江岸。

枫落猿吟,底是伤游宦。

贺新凉 其二 用顾庵韵寿芝麓先生

道大凭舒卷。只纵横、鸿文无范,烟驱云遣。往往探骊遗爪甲,颗颗海珠光泫。

信不负、佳豪名茧。银汉倒悬千尺影,更沧江、屈注流非浅。

声奕奕,宇中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