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词 > 宋代 > 杨万里

杨万里的诗文(4713首)70/189页

形式:

过五里迳三首

瘦日当中暖稍回,冷山未许瘴全开。
溪光远隔深深竹,特地穿帘入轿来。

过西山

一年两踏西山路,西山笑人应解语。胸中百斛朱墨尘,雨捲珠帘无半句。

殷勤买酒谢西山,惭愧山光开我颜。鬓丝浑为催科白,尘埃满胸独遑惜。

舟过桐庐三首

近县人人喜,来船岸岸移。
偶因小泊处,恰是早餐时。
唤仆答相乱,看山寒不知。
横洲犹半在,今岁水生迟。

过乌沙望大塘石峰

城中长恨不见山,出城见山如等闲。
曹溪过了过岑岭,不惟山粗石仍犷。
山如可师癞满顶,石如陈三瘿联颈。
一路令人眼不开,眼开令人闷不醒。
乌沙未到一溪横,水清见底心已清。
大塘六峰争出迎,水精笔架琉璃屏。
两峰玉笋初出土,三峰冰盘钉角黍。
新峰新琢金慱山,雾作沉烟云作缕。
忽然前冈平截断,万丈青炎余寸许。
山神解怜客子愁,平地跳出苍琳璆。
更借天公修月斧,神工一夜忙琱锼。
近看定何者,远看真可画。
山神自贺应自诧,古来此地无车马。

过望亭六首

暮鸿作阵猛相追,风有何忙也急吹。
恼杀诗人真枉却,云窗雾合不曾知。

过望亭六首 其一

望亭昔岁过归船,柳为蹁跹杏为妍。今日溪山浑似旧,雪芦风荻两萧然。

过显济庙前石矶竹枝词二首

石矶作意恼舟人,束起波涛遣怒奔。
撑折万篙浑不枉,石矶嬴得万余痕。

过杨二渡三首

春迹无痕可得寻,不将诗眼看春心。
莺边杨柳鸥边草,一日青来一日深。

过杨子桥

客愁满目政无聊,忽报船经杨子桥。
未到江南心已喜,隔江山色碧相招。

过莺斗湖三首

春来已自两旬余,欲借春看未见渠。
烟树隔湖三十里,寒梢依旧向人疏。

过严州章村放歌

石崖削得瘦到筋,半点也无尘土痕。
正如狻猊走得渴,下赴江水一口吞。
严滩过却乌龙觜,两岸秋山夹秋水。
舟中小酌亦不遑,眼底生愁失苍翠。
尖峰已自刺大虚,峰头更立玉浮屠。
好山千只复万只,家里门前一只无。

过玉山东三塘五首

远峰隔水醒人心,一半斜阳一半阴。
僊子更衣晚妆束,紫茸领子翠毛衿。

微雨,玉井亭观荷

猛雨打万荷,怒声战秋鼙。
水银忽成泓,一泻无复遗。
不如微雨来,翠盘万珠玑。
荷翻珠不落,细响密更稀。
清如雪触窗,三更梦闻时。
语君君不信,对境当自知。

过丫头岩

告老身心日互催,又将乌帽点黄埃。
丫头岩下来仍往,四十三年十二回。

过弋阳观竞渡

急鼓繁钲动地呼,碧琉璃上两龙趋。一声翻倒冯夷国,千载凄凉楚大夫。

银椀锦标誇胜捷,画桡绣臂照江湖。三年端年真虚过,奇观初逢慰道涂。

过杨二渡三首

两日山寻尽野花,今晨水眺如桑麻。
春风娇得千垂柳,恰限身才个个斜。

舟过杨子桥远望

此日淮堧号北边,旧时南服纪淮堧。
平芜尽处浑无壁,远树梢头便是天。
今古战场谁胜负,华夷险要岂山川。
六朝未可轻嘲谤,王谢诸贤不偶然。

过玉山东三塘五首

赤日中涂绿树阴,肯将碧繖借行人。
片云忽在树头上,失却勋劳庛得身。

过谢家湾

行尽牛蹊兔迳中,忽逢平野四连空。
意随白鹭一双去,眼过青山千万重。
近岭已看看远岭,连峰不爱爱孤峰。
一丘一岳知何意,疏尽官人著牧童。

过杨子桥

浪说春皈已四旬,淮南元自不知春。
明朝却是中和节,野火谁怜寂寞人。

过扬子江二首

只有清霜冻太空,更无半点荻花风。
天开云雾东南碧,日射波涛上下红。
千载英雄鸿去外,六朝形胜雪晴中。
携瓶自汲江心水,要试煎茶第一功。

和文明主簿叔见寄之韵二首

古声弹九寡,妙学足三多。
十载才重见,百年当几何。
入州非不肯,出伏即相过。
安得看云语,金盆仄白河。

过新开湖五首

渔郎艇子入重湖,老眼殷懃看著渠。
看去看来成怪事,化为独鴈立横芦。

和文明主簿叔见寄之韵二首

黄九陈三外,诸人总解诗。
甘心休作许,苦语竟何为。
所向公同我,何缘样入时。
从来大小院,一笑更谁知。

过莺斗湖三首

画舫如山水上奔,小船似鸭避河滨。
红旗青盖鸣钲处,都是迎来送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