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词 > 宋代 > 赵鼎

蝶恋花·河中作

尽日东风吹绿树。向晚轻寒,数点催花雨。年少凄凉天付与,更堪春思萦离绪。
临水高楼携酒处。曾倚哀弦,歌断黄金缕。楼下水流何处去,凭栏目送苍烟暮。

翻译

译文


整日吹拂的东风吹醒了沉睡的大地,树上绿意渐染。傍晚泛着轻微的寒气,一场初春的细雨洒落下来,催促着春花早日开放。年少的他容易心生悲凉,何况这暮春之日,更添离愁别绪。
在临水的高楼之上,与这位女子饮酒作别。他以丝竹伴唱,一曲赋别。楼下的流水将会流到哪里去呢?他在高楼上凭栏远望,目送着流水和人远去,直到掩入那苍茫的烟波暮色之中。

注释


蝶恋花:词牌名,原是唐教坊曲,又名“黄金缕”“卷珠帘”“凤栖梧”“等。双调六十字,前后段各五句四仄韵,另有变体二种。
河中:河中府,治所在今山西永济。
尽日:终日。
向晚:傍晚。
倚哀弦(xián):指以哀伤的弦声伴唱。
黄金缕(lǚ):原指初生的鹅黄色柳条,词中指离别之曲,乐府有《杨柳枝》曲。

参考资料:

1、竺金藏,马东遥选注.分调绝妙好词 蝶恋花:东方出版社,2001.01 第1版 :第63页 2、《经典读库》编委会编著.宋词名家名篇鉴赏:江苏美术出版社,2013.11 :第159页

赏析

  词的上片由景及情,写词人的离愁别绪。开头三句“尽日东风吹绿树。向晚轻寒,数点催花雨。”点明时令,又以春尽花落、孤独寂寞的时空环境暗寓“重来崔护”之感。““催花雨”在宋词中多有出现,意为春雨一过,春花自会早日开放,富含着浓厚的自然哲理。“年少凄凉”四字蕴含无限伤感。“年少”本是青春和欢乐的时节,但词人却感到凄凉,完全是为“春思”和“离绪”所困,而主因则在于词人多情。但把“年少凄凉”说成是“天付与”,则又有自我解嘲的味道,意思是情之所钟,无可解脱。这“年少凄凉”的况味,不能不甘心忍受了。

  词的下片写思人。“临水高楼携酒处。曾倚哀弦,歌断黄金缕。”三句,紧接上片的“离绪”而转向怀人。这三句是追叙往事,在“临水高楼”这昔游之地回忆当年送别时的情景。黄金缕用来形容初春鹅黄色的柳条,古人有折杨柳赠别的风俗“歌断黄金缕”,在这里也有作为离别之曲的含意,与上句“哀弦”相应。“楼下水流何处去”一句引用唐杜牧《题安州浮云寺寄湖州张郎中》:“当时楼下水,今日到何处。”两句。这首词从“临水高楼”的眼前实景出发,借杜牧诗意以“水流”比喻“人去”,写得自然熨贴,不露针线,密合无缝。“相随流水到天涯”,寓含飘泊流落的命运,以及一去不返、此恨绵绵的情意。这样情意在这首词中也都包含在“楼下水流何处去”这个深表关切的问侯之中了。结句凭栏目送苍烟暮”,其意为凭高极目,远望水流人去的天际,寄托遥思,不觉暮烟四合。感伤离别之情,就寓于久久痴望中。有着悠悠不尽的余味。

  这首词怀念往昔一位曾于临水高楼一曲赋别的女子。上片记时,下片记地,风物依然,而她已不在,通篇贯串着伤离念远之情。词人以春尽花落、孤独寂寞的时空环境来暗寓心中之伤感情绪,意绪虽悲凉,然饱含真挚情意。

参考资料:

1、林力,肖剑主编.宋词鉴赏大典 (上、中、下卷):长征出版社 ,1999.11月 1版 :第781页

赵鼎

[宋代]
赵鼎(1085-1147), 南宋政治家、词人。字元镇,自号得全居士。南宋解州闻喜(今属山西)人。宋高宗时的宰相。有《忠正德文集》10卷,清道光刊本。《四印斋所刻词》有《得全居士词》一卷,存词45首。赵鼎的诗文(200篇)

其他诗文

晓思

月落晨渚前,鸡舞春樯侧。榜人起蓬垢,折薪候炊食。

疏树发东光,熠熠汎水色。关吏始通津,起柁指乡域。

揽衾渺余望,垂鬓深不测。浩歌忽以仰,夷犹羡双翼。

秋霁(西湖十咏·平湖秋月)

千顷玻璃,远送目斜阳,渐下林阗。题叶人归,采菱舟散,望中水天一色。碾空桂魄。玉绳低转云无迹。有素鸥,闲伴夜深,呼棹过环碧。
相思万里,顿隔婵媛,几回琼台,同驻鸾翼。对西风、凭谁问取,人间那得有今夕。应笑广寒宫殿窄。露冷烟淡,还看数点残星,两行新雁,倚楼横笛。

昭潭十爱

我爱昭州角,呜呼古郡衙。
万愁萦桂水,一曲阻梅花。
调古湘云叶,声干岭月斜。
今愁并古恨,吹起落谁家。

吕居仁挽词三首 其三

江左欣初见,倾输便豁然。挽留尝一粥,契阔已三年。

老去无新得,书来每自鞭。幽明虽永绝,凛若在吾前。

游齐山用唐杜紫微韵

联鑣出郭疾于飞,好景留人倦式微。
尽日山行惟所适,夕阳堤上咏而归。
摩挲苔壁嗟前事,徙倚岩亭惜寸晖。
空忆樊川秋影去,为谁重虽缕金衣。

送苏通判四首 其四

春风江阁喜同游,苦恨逢君不少留。东去巴陵三日路,几时同上岳阳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