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词 > 宋代 > 赵师秀

数日

数日秋风欺病夫,尽吹黄叶下庭芜。
林疏放得遥山出,又被云遮一半无。
分类标签:秋天写景

翻译

译文


连日秋风,吹着我支离病骨;把满树的黄叶摇下,飘洒在庭院的每个角落。
稀疏的树林,刚让人能透过它眺望远方的群山;不作美的白云,飘过来又把山顶的一半遮没。

注释


病夫,病人,诗人自指。
庭芜,荒芜的庭院。
林疏,叶子落了,树林变得稀疏。

参考资料:

1、李梦生 .宋诗三百首全解 . 上海 :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年5月1日

赏析

  此诗风格颇类“诚斋体”。写秋风毫无萧瑟肃杀之气,诗意活泼跳脱。屈原的“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九歌·湘夫人》),写秋风优柔,而杜甫的“无边落木萧萧下”(《登高》)则气势磅礴,宋玉“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九辩》),乃因心有所梗而发为悲秋之叹,赵师秀这首诗写秋风不落窠臼,属“胸次玲珑”之作。

  这首诗前两句写秋风一起,自己的病体受到打击,不堪承受,眼前庭院里纷纷飘下了黄叶。这两句一写人,一写树叶,看上去是分写,各有所主,实质上是用秋风作为共同媒体,在感情上物我相通。人被秋风吹得难受,树被秋风吹得枯黄,树尚不能抵挡风寒,何况是人,且又在病中。于是两句又合成了一句。“永嘉四灵”就是如此善于捕捉情景的共同点,通过微妙的系属加以联贯,创造出所需要的氛围来。同时,以“欺病夫”三字对自然进行调侃戏谑,这种圆熟,也是四灵诗派的特色,所以陈衍《宋诗精华录》认为接近杨万里。

  三、四是名句,充满理趣。庭前黄叶飘坠,门外的树林便也脱尽绿叶,透过稀疏的林木,刚能看到远山,然而又飘来白云,山被遮住了一半。赵师秀诗善于炼字,每被评论家所激赏,这儿的“放”与“遮”二字就很见功力。用了这二个动词,自然景观一下子活了起来,变成了主动的有感情的物体。开门望山,本是诗人的情趣,但平日密林遮挡,无法直见远山,如今树林采取合作态度,落尽了树叶,宛如把关禁的远山放出,呈现眼前,偏偏白云又来为难,把平常放在外面、任人观赏的秀丽山峰遮盖住一半,不给人看。于是,诗人不禁感叹,山林是否也有它的思想,不肯让人们过分惬意,特地留下一分遗憾,使人增加几分想象。

  这首绝句的第一个特色是讲究炼字,颇见作者的功力。炼得妙的有二个字,一是“欺”字,不但赋予秋风以人的灵性,且富有谐趣。秋风居然也欺负起生病的诗人来,这种用自我调侃的笔调写出来的诗句,非常诙谐、幽默、风趣。二是“放”字,“无边落木萧萧下”,本令人感到非常凄凉悲怆,何况它又洒满了荒芜的庭院,可是诗人却从中看到了另一面,叶落林疏,远山顿现,不禁给人以惊喜。“林”仿佛像人一样,似乎是拉开用叶子做的帷幕,“放”出远山,既富诗情,又富画意。

  这首绝句的第二个特色是富有绘画的构图美,构图是指景物的布局和取舍。诗人从全局着眼,大处落墨,绘出景物的全貌,突出它延绵不断的走向和无边无际的广度,这样就把远山的总体布局展现在面前,感到是在观赏一幅巨画。而“云遮一半”的取舍,实际上是用云来点染画面,更突出地反映出这首诗是用画家的眼光和笔法来体现构图美。

  整诗虽然格局不大,但诗人善于欣赏景物,纵深地领略自然界的情趣,用语又十分精到,所以在以绝句出名的宋代,仍为众口交誉的好诗。

参考资料:

1、缪钺等 .宋诗鉴赏辞典 .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 1987.12(2012.7重印): 第1215-1216页

赵师秀

[宋代]
赵师秀(1170~1219年)字紫芝,号灵秀,亦称灵芝,又号天乐。永嘉(今浙江温州)人。南宋诗人。赵师秀的诗文(153篇)

猜你喜欢

九日寄大崙衡南二山人 其一

抱病独吟霜树根,乱馀风物倍惊魂。清秋远道豺狼过,落日浮云海岳昏。

餐菊可堪骚客怨,佩萸犹忆汉宫恩。沧江岁晏清枫冷,烟艇鱼竿许共论。

和王季行制干昌溪即事

异境破清愁,狂吟日点头。
前峰方极目,远岭又迎眸。
石乱屡支舫,滩高常负舟。
心亨行有尚,习坎自安流。

留别陈明叔兼属胡仲威五首

汲汲求交友,良由不敏姿。
风流伯始后,文献澹庵师。
此士世亦寡,因君交不疑。
倡酬凡几纸,别后慰相思。

自咸平至太康鞍马间得十小诗寄怀晏叔原并问

春色挟曙来,恼人似官酒。
酬春无好语,怀我文章友。

琴曲歌辞。湘妃列女操

有虞夫人哭虞后,淑女何事又伤离。竹上泪迹生不尽,
寄哀云和五十丝。云和经奏钧天曲,乍听宝琴遥嗣续。
三湘测测流急绿,秋夜露寒蜀帝飞。枫林月斜楚臣宿,
更疑川宫日黄昏。暗携女手殷勤言,环佩玲珑有无间。
终疑既远双悄悄,苍梧旧云岂难召,老猿心寒不可啸。
目眄眄兮意蹉跎,魂腾腾兮惊秋波。曲一尽兮忆再奏,
众弦不声且如何。

和诸公琼花二首

艳不山礬瘦不梅,全身夺得八仙胎。
扬州怕有归来鹤,曾见无双槛里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