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词 > 宋代 > 宗泽

早发

繖幄垂垂马踏沙,水长山远路多花。
眼中形势胸中策,缓步徐行静不哗。
分类标签:战争

翻译

译文


马后垂着伞盖,马蹄踩着黄沙,沙沙,沙沙。山遥遥,水茫茫,沿路见到那么多的野花。
眼观敌我形势,战术方略早已成竹在胸。兵马缓步前进,三军肃静无人喧哗。

注释


繖幄:指伞盖。繖,同“伞”,从晋代起,官员出门,仪仗队里都有伞。
策:战术、方略。
徐行:慢速前进。哗:嘈杂的声音。

参考资料:

1、缪钺 等.宋诗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87:719-720 2、钱钟书.宋诗选注:生活 读书 新知 三联书店,2002:192

赏析

  宗泽是宋代与岳飞齐名的抗金名将,陆游有两句著名的诗“公卿有党排宗泽,帷幄无人用岳飞”(《剑南诗稿》卷二五《夜读范至能〈揽辔录〉言中原父老见使者多挥涕感其事作绝句》),就是把两人相提并论的。他的诗虽所存不过二十来首,但一部分诗从一个抗金将领的角度反映了宋朝的抗金战争,很有特色。《早发》便是其中较为有名的一首。

  《早发》写宗泽率领自己的军队于清晨出发,去进行一次军事活动。全诗的气氛可以用诗中的一个“静”字来概括。这“静”既是早晨的大自然所特有的宁静,又是纪律严明的宗泽部队行军时的肃静,更是一场激战即将来临之前的寂静。这三种“静”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逼真的行军图。

  “繖幄垂垂马踏沙”,写的是行进中的军队。“繖幄”是主帅行军时所用的仪仗,“垂垂”是张开的伞有秩序而无声地移动的样子,给人以静悄悄的感觉。“马踏沙”给人的感觉也是这样,那战马踩着沙地所发出的沙沙声,更衬托出行军队伍的整齐与肃静。这一句的特色,就在于用一个视觉画面表现了一个听觉印象;而行军队伍的肃静不哗,正是反映了宗泽部队的纪律严明,有战斗力。

  “水长山远路多花”写了行军队伍周围的自然景色。悠长的流水、绵亘的远山、点缀于路旁的野花,这三者所构成的意境,是一种大自然在清晨时分的静谧。大自然的宁静与行军队伍的肃静互相映衬。“水长山远”既是说的自然景色,又暗示了行军路线之长。而宗泽既有闲情雅致欣赏周围的山水花草,则表明他对即将来临的军事行动早已成竹在胸,为下面一句的正面描写作了很好的铺垫。

  “眼中形势胸中策”,正面描写了主人公的思想活动。“眼中形势”,是指当时的抗金形势;“胸中策”,是指他将要采用的战略战术。宗泽骑在马上,分析着当时的形势,考虑着自己的对策,觉得一切都已了然于胸中。正因为这样,所以“缓步徐行静不哗”,让部从放慢速度,坚定而又稳重地向前行进,静悄悄地没有喧哗之声。最后一句所表现的,是一种名将指挥下的部队的风貌。在“静不哗”中,既表现了严明的纪律,也表现了激战来临之前的肃穆气氛。

  这首诗的最大特色,就在于它平平实实,不作豪迈语,却写出了一个大将的风度,一直脍炙人口。

参考资料:

1、缪钺 等.宋诗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87:719-720

宗泽

[宋代]
宗泽(1060年1月20日—1128年7月29日),字汝霖,汉族,浙东乌伤(今浙江义乌)人,宋朝名将。刚直豪爽,沉毅知兵。进士出身,历任县、州文官,颇有政绩。宗泽在任东京留守期间,曾20多次上书高宗赵构,力主还都东京,并制定了收复中原的方略,均未被采纳。他因壮志难酬,忧愤成疾,七月,临终三呼“过河”而卒。死后追赠观文殿学士、通议大夫,谥号忠简。著有《宗忠简公集》传世。宗泽的诗文(35篇)

猜你喜欢

南剑州

化成丹碧出鳌头,独占闽川最上游。
两剑合来灵一境,双流分处带三州。

相和歌辞。子夜四时歌四首。冬歌

南光走冷圭,北籁号空木。年年任霜霰,不减筼筜绿。

送裘父侄还乡二首

气吐长虹一世豪,尚怜花草助风骚。
正须重碧浇胸次,不遣轻霜上鬓毛。
浪说清时敞东阁,谁捐好语到西曹。
江神却解归欤兴,剩放潮头百尺高。

汝思见过林亭 其二

自买南山种秫田,几回留客瓮头眠。与君今日拚沈醉,莫笑陶家乏酒钱。

元旦有感二首 其二

寥落家家惜晓春,朔风仍自觅孤身。恒河流水还生灭,冷碛飞沙无故新。

西极龙颜心咫尺,南天马鬣梦悲辛。眼看鲸海波涛细,犹可残生见世人。

木兰花

帘旌浪卷金泥凤。宿醉醒来长瞢忪。海棠开后晓寒轻,柳絮飞时春睡重。
美酒一杯谁与共。往事旧欢时节动。不如怜取眼前人,免更劳魂兼役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