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词 > 唐代 > 杜牧

睦州四韵

州在钓台边,溪山实可怜。
有家皆掩映,无处不潺湲。
好树鸣幽鸟,晴楼入野烟。
残春杜陵客,中酒落花前。

翻译

译文


睦州郡坐落在距离严子陵钓台不远的地方,这儿的山水着实惹人怜爱。
远处的人家掩映在绿树中若隐若现,溪水遍布山石之间潺潺流淌。
小鸟在茂林中时而啼叫,晴光中的小楼上萦绕着缕缕野烟。
暮春时节的我客居于此,真被这美景陶醉了,就好像喝醉了酒,倒在了落花前。

注释


睦(mù)州:州治在今浙江建德。杜牧会昌六年(846)至大中二年(848)任睦州刺史。
钓台:东汉严子陵钓鱼处,在睦州桐庐县西三十里富春江七里濑。
可怜:可爱。
掩映:遮映衬托。
潺湲(chán yuán):指流水。
楼:全诗校:“一作峦。”
杜陵客:诗人自指。
中酒:醉酒。

参考资料:

1、吴在庆, 杜牧.杜牧集系年校注, 第 2 卷:中华书局,2008:401

赏析

  这首诗的前两句(首联)总领全诗,介绍了睦州的位置并对睦州山水

  做出了评价“实可怜”,赞赏有佳。之后四句(颔联、颈联)便细说睦州的山山水水,鸟树风光。睦州山水在诗人的诗句中是秀丽的,由景见情,可见当时杜牧心境还是轻松的。诗人按照自然语言规则,选用平字,“好树”“幽鸟”“晴楼”“野烟”都是静态意象,中间加上“鸣”字、“入”字则使这些不同的意象连接并生动起来,意即:鸟儿在树上发出悦耳的叫声,更显出树木的幽深、寂静;袅袅的炊烟,使日光照射下的小楼似乎被浸在其中,若隐若现。有力的传达了诗人丰富的情感。

  实际上睦州是一个远僻小郡。诗人后来在描述这里的环境时写道 :“万山环合,才千余家,夜有哭鸟,昼有毒雾。”诗人离家愈来愈远,思乡之情愈来愈浓。诗中后两句(尾联)“残春”“落花”,透露出伤春之感;“杜陵客”反映出诗人的思乡之情。结合诗人此时外迁的经历,诗人内心苦闷,对仕途坎坷无奈之情溢于言表。

  这首五律诗,短短四十个字,将睦州的风光描写得淋漓尽致,尽善尽美。又感于时节,将诗人内心的情感表露。

参考资料:

1、傅绍磊.杜牧浙西诗文创作新探[J].宁波大红鹰学院,2013年第12期(总第608期). 2、张小影.近体诗特殊句法分析[J].南昌大学人文学院,艺术殿堂(2008年12期). 3、杜牧:《祭周相公文》,第 130 页 4、贺秀明.形胜·风土·情绪——论杜牧山水记游诗多彩的内容[J].厦门大学学报(哲社版)编辑部,1999年02期.

杜牧

[唐代]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因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故后世称“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杜牧的诗文(477篇)

随机看看

鹤谣八首

鹤兮鹤兮丹丘兮,下界尘土腥兮,
何当致我归兮。

礼武台坐化僧

至人本无心,起灭因众缘。
化尽悲愿在,留形此台颠。
闻名与致敬,获福皆无前。
千年一钵水,宿疾几人痊。
骁雄兖州军,马步余数千。
一呼可摧山,四合如垂天。
老幼十八村,顷刻理无全。
哀鸣寄香火,毁塔投其塼。
盛怒忽惊奔,如有所见然。
等观同一子,岂特此所怜。
我来已再见,童稚亦虔虔。
发火触暗室,青灯已娟妍。
始读壁间碑,妙力隐不传。
颇恨语未工,安得笔如椽。
归路云月黑,涛波隔长川。
溪翁停舟待,相唤声相连。
解缆风泊岸,中流水入船。
欹侧脚不停,竟脱蛟鱼涎。
兴坏如有待,适当使君贤。
定能选妙士,拂尘起熏烟。
昔承灵山嘱,早契少林禅。
丐我一片石,并刻维摩篇。

庚戌正月十四日游半山寺次伯严韵

昨岁古城隅,喧阗逐马迹。兹游复何有,败苇如折戟。

山僧阅世变,惘惘肃行客。兴来泉悦耳,事往尘涴壁。

偶然会心处,岂必夙所历。笑语得春先,馀寒觉昼寂。

远望牛首山,小于坐旁石。六代兴亡图,一一罗几席。

薄晴有新意,春气相与白。不有江山助,风光亦虚掷。

感念半山老,大名毁所积。是非逐世改,来者又谁惜。

明日约探梅,回视今复昔。

与张澄渊觅桃栽

幽居浑似武陵溪,两岸飞花径欲迷。为爱碧桃无处觅,种桃仙客在城西。

喜刘宝学彦修得归因叙初时凄怆之意十首

衡岳峰高刮眼明,行看浑异去时情。
斜阳托宿沅江上,反听哀猿是好声。

田家四时

荒村人自乐,颇足平生心。
朝饭露葵熟,夜舂云谷深。
采山持野斧,射鸟入烟林。
谁见秋成事,愁蝉复怨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