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词 > 唐代 > 高适

营州歌

营州少年厌原野,狐裘蒙茸猎城下。
虏酒千钟不醉人,胡儿十岁能骑马。
分类标签:边塞生活

注释

译文


营州一带的少年习惯在旷野草原上生活,穿着狐皮袍子在城外打猎。
他们即使喝上千杯酒也不会醉倒,这些少数民族的孩子10岁就能骑马奔跑。

注释


营州:唐代东北边塞,治所在今辽宁朝阳。
厌(yàn):同“餍”,饱。这里作饱经、习惯于之意。
狐裘(qiú):用狐狸皮毛做的比较珍贵的大衣,毛向外。
蒙茸(róng):裘毛纷乱的样子。语出《诗经·邶风·旌丘》:“狐裘蒙戎”。“茸”通“戎”。
城下(xià):郊野。
虏(lǔ)酒:指营州当地出产的酒。
千钟(zhōng):极言其多;钟,酒器。
胡儿:指居住在营州一带的奚、契丹少年。

参考资料:

1、孙钦善,武青山,陈铁民,何双生.高适岑参诗选: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年08月第1版:第16页 2、罗贯中原著 王福改写.唐诗三百首 彩图注音版:吉林摄影出版社,2004年07月第1版:第137页 3、何诚斌编.古诗精选:甘肃文化出版社,2002年:第31页

赏析

  唐代东北边塞营州,原野丛林,水草丰盛,各族杂居,牧猎为生,习尚崇武,风俗犷放。高适这首绝句有似风情速写,富有边塞生活情趣。

  从中原的文化观念看,穿着毛茸茸的狐皮袍子在城镇附近的原野上打猎,似乎简直是粗野的儿戏,而在营州,这些却是日常生活,反映了地方风尚。生活在这里的汉、胡各族少年,自幼熏陶于牧猎骑射之风,养就了好酒豪饮的习惯,练成了驭马驰骋的本领。即使是边塞城镇的少年,也浸沉于这样的习尚,培育了这样的性情,不禁要在城镇附近就犷放地打起猎来。诗人正是抓住了这似属儿戏的城下打猎活动的特殊现象,看到了边塞少年神往原野的天真可爱的心灵,粗犷豪放的性情,勇敢崇武的精神,感到新鲜,令人兴奋,十分欣赏。诗中少年形象生动鲜明。“狐裘蒙茸”,见其可爱之态:“千钟不醉”,见其豪放之性:“十岁骑马”,见其勇悍之状。这一切又都展示了典型的边塞生活。

  这首绝句的艺术特点是构思上即兴寄情,直抒胸臆;表现上白描直抒,笔墨粗放。诗人仿佛一下子就被那城下少年打猎活动吸引住,好像出口成章地赞扬他们生龙活虎的行为和性格,一气呵成,不假思索。它的细节描写如实而有夸张,少年性格典型而有特点。诗人善于抓住生活现象的本质和特征,并能准确而简炼地表现出来,洋溢着生活气息和浓郁的边塞情调。在唐人边塞诗中,这样热情赞美各族人民生活习尚的作品,实在不多,因而这首绝句显得可贵。

参考资料:

1、《唐诗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年12月版,第392页 2、小学生导刊(低年级), Pupils’ Guide, 2006年Z3期

高适

[唐代]
高适(704—765年),字达夫,一字仲武,渤海蓨(今河北景县)人,后迁居宋州宋城(今河南商丘睢阳)。安东都护高侃之孙,唐代大臣、诗人。曾任刑部侍郎、散骑常侍,封渤海县侯,世称高常侍。于永泰元年正月病逝,卒赠礼部尚书,谥号忠。作为著名边塞诗人,高适与岑参并称“高岑”,与岑参、王昌龄王之涣合称“边塞四诗人”。其诗笔力雄健,气势奔放,洋溢着盛唐时期所特有的奋发进取、蓬勃向上的时代精神。有文集二十卷。高适的诗文(240篇)

其他诗文

赠道会涂志清领职归宜黄

羽衣来自五云端,策赐黄麻墨未乾。梅福南昌成吏隐,葛洪勾漏本仙官。

一声白鹤横江夜,三尺青蛇出袖寒。归到凤山春满屋,绛桃花发绕江干。

送程给事知越州

三吴冠盖并驱弛,名德如公亦已稀。
胥口沈珠唐相事,会稽怀绶汉臣归。
光华书绣家山近,浩荡秋风画鷁飞。
十万疲民待仁政,未应祗为脍鲈肥。

青玉案 戊戌元元宵客京师赋

千门夜色霏香雾。又春满、朝天路。回首旧游谁与语。金波影里,水晶帘下,总是关心处。征衫着破愁成缕。留滞京尘甚时去。旅馆萧条情最苦。灯无人点,酒无人举。睡也无人觑。

题富阳严先生祠耕春堂

西望先生旧钓台,无穷山色锁崔嵬。
閒妇故国耕春雨,遂起颓风生暮雷。
万事尽随江水去,千年宁几客星来。
北山今有何夫子,不入经筵亦草莱。

与峨眉山道士期尽日不至

倾景安再中,人生有何常。胡为少君别,风驭峨眉阳。
结我千日期,青山故人堂。期尽师不至,望云空烧香。
顾惭有限身,易老白日光。怀君屡惊叹,支体安能强。
往闻清修箓,未究服食方。瑶田有灵芝,眼见不得尝。
玉壶贮天地,岁月亦已长。若用壶中景,东溟又堪伤。
寄言赤玉箫,夜夜吹清商。

赠梅圣俞试馆职得赐进士出身

赋就甘泉客荐雄,独攀仙桂向秋风。抽毫同列三英座,换骨才争第一功。

瞥看灵鳌居水下,恍闻仙犬吠云中。嫦娥应有怜才意,惟许诗人到月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