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词 > 唐代 > 李白

塞下曲六首·其一

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
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
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
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
分类标签:边塞军旅述志

注释

译文


五月的天山仍是大雪纷飞,只有凛冽的寒风,根本看不见盛放的鲜花。
听到有人用笛子吹奏《折柳曲》,想着家乡已是春色满园,而在这里,还未曾见到春色。
白天在金鼓声中与敌人进行殊死的战斗,晚上枕着马鞍睡觉。
但愿能够发挥自己的本领,早日平定边疆,为国立功。

注释


天山:指祁连山。
折柳:即《折杨柳》,古乐曲名。
金鼓:指锣,进军时击鼓,退军时鸣金。

参考资料:

1、于海娣 等.唐诗鉴赏大全集.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10:120-122 2、詹福瑞 等.李白诗全译.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7:168-173

赏析

  “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起首四句是说,五月的天山仍是满山飘雪,只有凛冽的寒气,根本没有花草。只有在笛声《折杨柳》曲中才能想到春光,而现实中从来就没有见过春天。

  起从“天山雪”开始,点明“塞下”,极写边地苦寒。“五月”在内地属盛暑,而天山尚有雪。但这里的雪不是飞雪,而是积雪。虽然没有满空飘舞的的雪花(“无花”),却只觉寒气逼人。仲夏五月“无花”尚且如此,其余三季(尤其冬季)的寒冷就可想而知了。所以这两句是举轻而见重,举隅而反三,语淡意浑。同时,“无花”二字双关不见花开之意,这层意思紧启第三句“笛中闻折柳”。“折柳”即《折杨柳》曲的省称。这句表面看是写遍地闻笛,实际话外有音,意谓眼前无柳可折,“折柳”之事只能于“笛中闻”。花明柳暗是春色的表征,“无花”兼无柳,也就是“春色未曾看”了。这四句意脉贯通,一气直下,措语天然,不拘格律如古诗之开篇,前人未具此格。

  “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这两句是说,战士们白天在金鼓声中与敌人进行殊死的战斗,晚上却是抱着马鞍睡觉。

  五、六句紧承前意,既写军旅生活的紧张。古代行军鸣金击鼓,以整齐步伐,节制进退。写出“金鼓”,则烘托出紧张气氛,军纪严肃可知。只言“晓战”,则整日之行军、战斗俱在不言之中。晚上只能抱着马鞍打盹儿,更见军中生活之紧张。本来,宵眠枕玉鞍也许更符合军中的生活习惯,不言“枕”而言“抱”,一字之易,紧张状态尤为突出,似乎一当报警,“抱鞍”者更能翻身上马,奋勇出击。此两句则就一“晓”一“宵”写来,并不铺叙全日生活,概括性也强。全篇只此两句作对仗,严正的形式与严肃的内容配合,增强了表达效果。

  “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末两句是说,但愿腰间悬挂的宝剑能够早日平定边疆,为国立功。以上六句全写边疆生活的艰苦,若有怨思,末两句却急作转语,音情突变。这里用了西汉傅介子的故事。由于楼兰(西域国名)王贪财,屡遮杀前往西域的汉使,傅介子受霍光派遣出使西域,计斩楼兰王,为国立功。此诗末两句借此表达了边塞将士的爱国激情。“愿”字与“直为”,语气斩钉截铁,慨当以慷,足以振起全篇。这是此诗点睛结穴之处。

  本诗的结尾雄壮有力,与前面六句的烘托之功是分不开的。没有那样一个艰苦的背景,则不足以显示如此卓绝的精神。此诗所以极苍凉而极雄壮,意境浑成,是因为有了前六句的铺垫。如果一开口就豪言壮语,转觉无力。这写法与“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二语有异曲同工之妙。此诗不但篇法独造,对仗也不拘常格,自是五律别调佳作。

参考资料:

1、于海娣 等.唐诗鉴赏大全集.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10:120-122 2、萧涤非 等.唐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243-244 3、周啸天 等.唐诗鉴赏辞典补编.成都:四川文艺出版社,1990:136-139

李白

[唐代]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迁至剑南道绵州。李白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传世。762年病逝,享年61岁。其墓在今安徽当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陆有纪念馆。李白的诗文(1140篇)

猜你喜欢

和谭鍊师见寄

一别高人世事多,归山歧路转蹉跎。
定知上药延衰齿,每忆玄谈养太和。
任道人生如梦寐,也从时态起风波。
锦囊真籙遥相许,只待飙轮更一遍。

贫居自述 其三十七

且放宽怀度日常,米钱短少著升量。菜根坚韧牙根健,水味清甘道味长。

有地便宜栽药品,无田何用办钱粮。山中久住无人识,衣带云霞竹木香。

一符役数卒次杜少陵石壕吏韵

一符役数卒,日出无人行。缧绁血淋漓,酸嘶不可听。

催呼怒如虎,难诉苦中苦。九人饷吏胥,一以饷征戍。

一向征戍生,九向吏胥死。能免一日刑,所愿亦毕矣。

不复完躯命,何问长孙子。丰年无糠覈,终岁无衣裙。

嗟嗟气力衰,逃亡安所归。闻将易子食,岂免拆骸炊。

语出肠断绝,饮泣不能咽。愿言来生身,永与博罗别。

登谢惕斋处处台

清时谁信有遗才,卜筑幽居处处台。变态风云难点缀,忘机鸥鸟任徘徊。

诗从象岭千峰出,花向丰湖十里开。堪笑西湖老居士,谈玄讲易也时来。

挽十一伯奉议 其四

往者更声律,公兮独老成。馀波及犹子,作赋得虚名。

瘴海三年别,灵岩一梦惊。归来访遗迹,心折涕纵横。

题刘给事中画

独立空山不知老,崖石相依共相保。月影秋清舞瘦蛟,风声夜半惊栖鸟。

错节盘根怪且奇,古翠满身苔藓滋。匠石自知难入眼,年年春雨长孙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