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词 > 唐代 > 李白

别匡山

晓峰如画参差碧,藤影风摇拂槛垂。
野径来多将犬伴,人间归晚带樵随。
看云客倚啼猿树,洗钵僧临失鹤池。
莫怪无心恋清境,已将书剑许明时。

翻译

译文


清晨,我远望匡山,但见青山如画,青翠的颜色深浅不一,树木参差不齐。
藤影随风飘动,垂到栏杆上。山间的小路上,行人大都带着一只家犬行走,晚归的农民们都背负着柴薪。
猿在树上喧叫,我倚树而立,看见大明寺里的僧人在失鹤池中洗吃饭的钵盂。
不是我不爱这秀丽的美景,只因我已决心将我的文才武艺全都投入到政治清明的时代,以开创一番事业。

注释


参差碧,《彰明县志》作色参差。
槛,当指大明寺之栏干。
失鹤池,《彰明县志》作饲鹤池。
莫怪,《彰明县志》作莫谓。
清境,《彰明县志》作清景。
书剑,指文才武艺。明时,谓政治开明之时代。

参考资料:

1、安旗著.李白诗秘要:三秦出版社,2001年06月第1版:7 2、李白.中华诗坛双璧:李白·杜甫名师名句: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年3月1日:8-10

赏析

  李白的诗主要有两种风格:一种为“狂风吹我心,西挂咸阳树”式的大气磅礴、雄奇浪漫之壮美,诸如《蜀道难》之类;一种为“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清新自然之优美。此诗应属后一类。

  另外,此诗也透露出李白隐逸与入世的矛盾。诗人思想中有很深的隐逸情结,所以把家乡描绘得极其优美,且环境清幽,适于隐居。但毕竟身处大唐盛世,男儿志在四方,立志报国,所以最终“无心恋清境”,离开家乡,“已将书剑许明时”。

  首句“晓峰如画参差碧,藤影风摇拂槛垂”,天色初晓,作者走出门外远望匡山,只看到曙光中美景如画,山色斑斓,不禁心情舒畅。近处,藤蔓从树上垂下,随风摇曳,枝条轻轻拂过栏杆,令人心旷神怡。

  次句“野径来多将犬伴,人间归晚带樵随”,山上野径交错,人们常常带着家犬一起走过。每逢夕阳西下,晚归的农人就背着柴薪走下山来。这一富有浓郁生活气息的画面,给人平静而悠远的感觉。

  中间两联“看云客倚啼猿树,洗钵僧临失鹤池”,读书读累了,作者常倚树休息,没看云卷云舒,聆听猿啼阵阵。有时候还会看见大明寺里的僧人出来清洗钵盂,他们洗钵的那个池塘曾有白鹤飞来,如今却不知飞到那里去了。短短几句诗,描绘出匡山的美好景致,也表达出作者对这里所怀有的深沉感情。

  最后两句描绘出一幅匡山虽美、无心留恋、决心奉献文才武艺的雄心壮志图。诗人“将犬”为伴,“带樵”晚归,听“猿啼”,看“鹤飞”,心旷神怡,安闲舒适。运用借景抒情的手法:匡山虽美,我却要离开了。不是我不喜爱这里的美景,而是我已经决心走出大山,凭自己的文武才艺,开创一番伟大事业。

  此诗的前三联描写了匡山的自然美景,雄奇、秀丽、清幽,可见其对家乡的深情与依恋。尾联则抒发了他欲为大唐盛世奉献出文才武艺的宏伟抱负。不是不热爱家乡与大自然,只是因为早已有了在盛世施展才能的抱负了。

  全诗八句,前六句皆写匡山“清境”,末二句写己之政治抱负,亦即远游之目的。全诗于清雅闲适中体现着作者远大的志向和豪迈的情怀,叙事娓娓,抒情款款,可见李白去蜀辞乡之际,既对故乡无限依恋,而用世之心更高于一切。

参考资料:

1、安旗著.李白诗秘要:三秦出版社,2001年06月第1版:7 2、李白.中华诗坛双璧:李白·杜甫名师名句: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年3月1日:8-10 3、郭宝玉,浮伟忠,张海波编著.唐诗宝鉴 壮志凌云卷:陕西人民出版社,2010.03:45-46

李白

[唐代]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迁至剑南道绵州。李白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传世。762年病逝,享年61岁。其墓在今安徽当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陆有纪念馆。李白的诗文(1140篇)

更多

桃林场客舍之前有池半亩木槿栉比阏水遮山…五言八韵

插槿作藩篱,丛生覆小池。为能妨远目,因遣去闲枝。
邻叟偷来赏,栖禽欲下疑。虚空无障处,蒙闭有开时。
苇鹭怜潇洒,泥鳅畏日曦。稍宽春水面,尽见晚山眉。
岸稳人偷钓,阶明日上基。世间多弊事,事事要良医。

和陶渊明咏贫士 其一

上天无停曜,日月会降娄。山林少过辙,二鸟鸣相酬。

亦有五米凤,飞来为岐周。姬公世不作,白屋多怀忧。

逢时倘一用,华士非吾俦。函谷空逐客,傅岩乃旁求。

和叔夏水仙时见於宣卿坐上叔夏折一枝以归八

洒然仙意指虚无,罗袜凌波定不如。
织女未忘银汉会,空烦浊水映清渠。

绵州早行

白露犹沾草,晨光渐上时。乱云低欲堕,小雨暗相随。

野色连修竹,秋花卧短篱。四围山尽瘦,寒溜正澌澌。

又书画船五首

不听{怒心换斤}音分外闲,稳装书画一蓬间。
今朝风雨苕川上,扑洒沙鸥第几湾。

登上岭游黄山

朝阳滉漾水朦胧,晓烟横抹天微风。
三十六峰不著色,点缀淡墨排秋空。
小山连延大山倨,林深无人但云树。
平生爱山真成癖,我以意行本无住。
黄山之路何敧危,黄山之溪何涟漪。
登山度水亦劳止,正要行役发吾诗。
仙家与世不相远,径入桃源亦良便。
向来父老亦行,竹箨桃花大於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