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词 > 唐代 > 李百药

秋晚登古城

日落征途远,怅然临古城。
颓墉寒雀集,荒堞晚乌惊。
萧森灌木上,迢递孤烟生。
霞景焕余照,露气澄晚清。
秋风转摇落,此志安可平!

赏析

  这是一首登临怀古之作。首联“日落征途远,怅然临古城”,紧扣题目,直抒胸臆。日暮时分,四野幽暝,纵目远望,路途还很遥远,诗人在怅然间,登临苍凉的古城,心情更加寂寥。一开篇诗人就借眼前实景的描写,渲染了一种萧瑟凄寂的氛围。正所谓“樵童牧竖,并皆吟讽”。他同类题材创作,如《郢城怀古》:“客心悲暮序,登墉瞰平陆”;《登叶县故城谒沈诸梁庙》:“总辔临秋原,登城望寒日。”都类此。

  中间三联由首联生发,写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浑然一体。次联“颓墉寒雀集,荒堞晚乌惊”:衰败的城墙头,晚归的鸟雀、乌鸦聚集在一起悲鸣着,不时又阵阵惊起,“萧森灌木上,迢递孤烟生”。城下灌木丛的上空,升起袅袅炊烟。“霞景焕余照,露气澄晚清”:远处,高空的彩霞折射出夕阳的余照,原野的露气洗净了傍晚的昏暝,显得明媚一些。诗人内心的幽郁,似乎也得到一定的缓解。但一个“余”字,一个“晚”字,仍然抑郁着写景抒情的基调:“霞景”虽明艳,但毕竟是“余照”;“露气”虽清新,但毕竟是“晚清”。

  经过中间三联写景抒情手法的精心铺垫,诗就自然地过渡到尾联的强烈抒情:“秋风转摇落,此志安可平!”意谓:肃杀的秋风固然可以使万物凋败,而我的心志岂能就此消失!结得极妙,呼应首联,如果说开始的“怅然临古城”,只是诗人淡淡的自我喟叹,抒发内心的惆怅落寞,那结束的“此志安可平”却是诗人对现实的强烈抗议。

  此诗风格刚健,语言洗练,与魏征的《述怀》、虞世南的《结客少年场行》都是初唐诗坛不可多得的佳篇。

李百药

[唐代]
李百药(565--648),字重规,定州安平(今属河北)人,唐朝史学家、诗人。 其父李德林曾任隋内史令,预修国史,撰有《齐史》。隋文帝时百药仕太子舍人、东宫学士。隋炀帝时仕桂州司马职,迁建安郡丞。后归唐,拜中书舍人、礼部侍郎、散骑常侍。人品耿直,曾直言上谏唐太宗取消诸侯,为太宗采纳。曾受命修订五礼、律令。另外,据《安平县志》载:李百药及家族墓地遗址在今河北省安平县程油子乡寺店村南。李百药的诗文(28篇)

其他诗文

军中乐二十首有序 其三 战胜

云中不闭雁门关,减灶沉烽白日閒。蕃骑寇边三百万,单于仅以六骡还。

三间房遇风

四鼓出门去,辘辘双轮驶。手炉火尚温,仆夫呼止止。

百里三间房,屋低墙半圮。我读西域志,风穴乃在此。

狂吹人上天,疾卷车如纸。今来日正中,清绝无尘滓。

恨未一领略,空动子我指。忽闻声隆隆,雷转空山里。

远自西南郊,徙觉振两耳。顷刻人声忙,闩车缚行李。

我仆正饮马,人马仆如蚁。地轴神鳌翻,天柱毒龙毁。

昆阳战正鏖,武安兵四起。塞户齽齘坐,昏不辨匕几。

设想车行迟,吹化身余几。入夜更怒号,诘朝殊未已。

干饼分充饥,谁暇问甘旨。仆面愁无色,我转大欢喜。

奇境得奇观,陈编空载纪。若非亲见闻,几将蠡测拟。

三日乃收声,开户作遐视。蓬裂车空存,雪净天如洗。

御行善泠然,吾将笑列子。

赵氏北楼

慇勤赵公子,良夜竟相留。朗月生东海,仙娥在北楼。

酒阑珠露滴,歌迥石城秋。本为愁人设,愁人到晓愁。

次韵魏知元

诗人索诗无乃俗,我乎索之更虚辱。
从来东郭滥吹竽,缪使尾续阳春曲。
此腹涸矣劳诛求,我老知耻吾罢休。
使君拂云敞新楼,且可一醉同楼头。

南关二首 其一

风里秋蓬不自由,一生几度过隆州。无情团柏关前水,流尽朱颜到白头。

菩萨蛮 载咏落花

枝头忽讶容颜改。一年一度花开谢。何苦怨东风。繁华如此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