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词 > 唐代 > 李益

从军北征

天山雪后海风寒,横笛偏吹行路难。
碛里征人三十万,一时回首月中看。

注释

译文


天山下了一场大雪,从青海湖刮来的风更添寒冷。行军途中,战士吹起笛曲《行路难》。
听到这悲伤的别离曲,驻守边关的三十万将士,都抬起头来望着东升的月亮。

注释


偏:一作“遍”。行路难:乐府曲调名,多描写旅途的辛苦和离别的悲伤。
碛(qì):沙漠的意思。这里指边关。
回首:一作“回向”。月中:一作“月明”。

参考资料:

1、龚勋.影响孩子一生的国学启蒙经典 -唐诗三百首.汕头:汕头大学出版社,2011:70

赏析

  诗的首句“天山雪后海风寒”,是这幅画的背景,只七个字,就把地域、季节、气候一一交代清楚,有力地烘托出了这次行军的环境气氛。这样,接下来不必直接描述行军的艰苦,只用“横笛遍吹”一句就折射出了征人的心情。《行路难》是一个声情哀怨的笛曲,这里用了“遍吹”两字,更点明这时传来的不是孤孤单单、声音微弱的独奏,而是此吹彼和、响彻夜空的合鸣,从而把读者带进一个悲中见壮的境界。

  诗的后两句“碛里征人三十万,一时回首月中看”,是这一片笛声在军中引起的共感。句中的“碛里”、“月中”,也是烘染这幅画的背景的,起了加重首句的作用,说明这支远征军不仅在雪后的天山下、刺骨的寒风里,而且在荒漠上、月夜中,这就使人加倍感到环境的荒凉、气氛的悲怆。也许有人对这两句中“三十万”的数字和“一时回首”的描写,感到不大真实,因为一支行军队伍未必如此庞大,更不可能全军都听到笛声并在同一时间回首顾望。但是,植根于生活真实的诗歌,在反映真实时决不应当只是依样画葫芦,为了托出一个特定境界,收到最大艺术效果,有时不但容许而且需要运用夸张手法。李益的这两句诗,只有像这样写,才能充分显示这片笛声的哀怨和广大征人的心情,使这支远征队伍在大漠上行军的壮观得到最好的艺术再现,从而获致王国维所说的“境界全出”的艺术效果。

  诗人通过虚写笛声导致征人行为举止的细微变化,实写征人的心理感受。在肃杀苦寒的边塞,思亲怀乡是征人共同的感受。这种感受长期积郁胸中,无处表达,这是一种多么痛苦的煎熬。在行军途中,突然听到一阵阵哀怨、凄切的笛声响起,征人们久郁胸中的思亲怀乡之情奔涌而出。诗中展现的是一幅聚焦完全一致的画面,悲壮中显出凄苦,哀怨中显出无奈,征人的心理刻画得栩栩如生。

参考资料:

1、陈邦炎 等.唐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712-713 2、朱德才 杨燕.唐宋诗词(上册).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1992:235

李益

[唐代]
李益(约750—约830), 唐代诗人,字君虞,祖籍凉州姑臧(今甘肃武威市凉州区),后迁河南郑州。大历四年(769)进士,初任郑县尉,久不得升迁,建中四年(783)登书判拔萃科。因仕途失意,后弃官在燕赵一带漫游。以边塞诗作名世,擅长绝句,尤其工于七绝。李益的诗文(180篇)

猜你喜欢

跋冯文简公赠朱忠靖公帖四首 其三

传家二帖到今存,岁月君看上相言。大似涪翁推酉日,永平七祀记盐盘。

王夷仲夫人挽词

彤史无人续,谁能识壶彜。
苹蘩奉先祖,诗礼付佳儿。
未见鱼轩乐,俄兴鸾镜悲。
藁砧方得路,肠断悼亡诗。

闲居漫兴 其五

自识清堪乐,谁云俗可污。泉烹建溪茗,香霭博山垆。

月冷梅魂瘦,风清鹤梦孤。近来疏懒甚,簪组意俱无。

遐方怨

西陵道,易水涯。古城余坏壁,秋麦忍僵茅。团团初日吐金华,高高峰顶生紫霞。

再简林子夫

糟丘酒无时,释麺云涛翻。
前身阮步兵,搜句急追奔。
诗清酒更冽,自扣玻璃盆。
缅怀君家翁,满怀蟠虞轩。
职当调九鼎,小却护北门。
胸中补衮线,岂但民瘼痊。
胡为坐海山,揖客通寒温。
边庭失细大,益我愁思繁。
今君富文采,色正语不喧。
念我死尘壒,妙语为返魂。
班班古罍洗,一笑三家村。

游大慈山

水行境谓尽,陆出路旋通。乃即苍松径,步入青莲宫。

连嶂既崷崒,密林亦葱茏。地涉清净界,身游紫翠重。

临流玩广沼,企石眺奇峰。寒镜湛秋夕,碧玉划晴空。

兰若与年峻,象筵缘教崇。谒祠慨乡相,寻僧叩禅宗。

契理已无像,观念岂有穷。愿绝区中缘,永依尘外踪。

嗒然遗身世,年齐天地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