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词 > 唐代 > 李远

听话丛台

有客新从赵地回,自言曾上古丛台。
云遮襄国天边去,树绕漳河地里来。
弦管变成山鸟哢,绮罗留作野花开。
金舆玉辇无行迹,风雨惟知长绿苔。
分类标签:抒情吊古伤今

注释

译文


有个朋友刚刚从赵国回来,说他曾经登上过古代的丛台。
站在丛台上极目远眺,白云绵绵,飘在襄国上空;繁茂的绿树顺着张恪弯曲的河道蜿蜒而来,经过丛台的脚下;
丛台上却丛台上,山鸟啼鸣,野花盛开,绿苔遍地,一片荒芜。
早已看不见当年金舆玉辇来往的痕迹,只有在风雨的见证下不断生长的绿苔。

注释


听话:听人论事 ; 丛台:在今河北邯郸市内。相传战国时赵武灵王(前325—前299)为阅兵和歌舞而筑。
襄国:古县名,位于河北邢台西南。该句又衍“云遮襄国无边尽”。
漳河:位于邯郸市南方。该句又衍“树绕漳河掌上来”。
弦管:管弦乐器,代指音乐。
舆:车,亦指轿子 ;辇:用人推挽的车。秦汉以后特指君侯所乘的车;金舆玉辇:此指赵武灵王宠爱的惠妃,常携其登台玩乐。

参考资料:

1、潘百齐著。《全唐诗精华分类鉴赏集成》.天津:河海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9页

赏析

  诗人借朋友游丛台之事,将朋友眼中见到的丛台景象加上自己的感慨,描绘出丛台一片荒凉萧索情景,抒写了自己吊古伤今之情。首联交待作诗缘由,次联写远望之景。颈联以对比手法,衬托丛台之荒凉,有声有色。尾联以往日赵武灵王之豪侈繁华与眼前台上长满绿苔的荒芜景象再作对比,更见出今日丛台之落寞凄凉。诗以写景为主,景中有情,情景交融,令人回味无穷。

  诗人不是为了写景而写景,所写景物也不是一般的景象,而是诗的意象,即这些景物包蕴诗人及客人吊古伤今的情思。为了表达这种情怀,诗人除了采用意象叠加的方法,还采用了对比联想的手法来涤化。诗中所写的白云、树木、野花、绿苔、山鸟等,无不与昔日丛台的人、事、物相关联,这是对比的关联;从昔日丛台之盛对比今日丛台之荒,从而表达出富贵不存、时光难再、人世沧桑的感叹。如诗的颈联和尾联,写当年丛台上弦管齐奏,歌声婉转,舞袖翩翩;众多美貌妃嫔和绝色宫女,身着绮罗,环绕台前,那是多么欢乐。如今各式早已风流云散,只剩得山鸟乱啼,野花怒开,年武灵王与惠妃金舆玉辇的车辙都附满青苔了。这种对比有着很强的抒情效果,且用语清新,耐人寻味,写景如画,富有景致。

参考资料:

1、潘百齐著。《全唐诗精华分类鉴赏集成》.天津:河海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9页

李远

[唐代]
李远,字求古,一作承古,夔州云安(今重庆市云阳县)人,大和五年(831)杜陟榜进士,官至御史中丞。李远善为文, 尤工于诗。 常与杜牧许浑李商隐、温庭筠等交游, 与许浑齐名, 时号 “ 浑诗远赋”。李远的诗文(40篇)

更多

陈推官幽居十咏 其一 彭蠡归舟

三老樯边尔汝,颇疑居士知津。赖有白鸥无恙,肯来迎棹相亲。

客从远方来六首 其三

客从远方来,遗我伯牙琴。伯牙绝其弦,叹息无知音。

秦筝既啁哳,齐瑟伤哇淫。赖此峄阳桐,可以宣我心。

我心句不欺,岂无钟子期。

和王半山韵十八首 其十七 东皋

低回滕伞岭,怅望曲龙陂。花气盈双袖,春声转数鹂。

老亲那作恶,稚子巧相怡。尽日穷清赏,春光未暝时。

次韵钱穆父马上寄蒋颖叔二首

玉关不用一丸泥,自有长城鸟鼠西。
剩与故人寻土物,腊糟红曲寄驼蹄。
多买黄封作洗泥,使君来自陇山西。
高才得兔人人羡,争欲寻踪觅旧蹄。

得家报 其四

洗头盆下撷芝苗,古洞深松话寂寥。仙迹久湮无后辈,游人逆数即前朝。

身轻眼豁肠皆换,月冷烟清梦亦遥。见说乳泉甘似酒,扪萝亲与试云瓢。

宿铜陵寺题壁

僧房秋夜月明天,下马拥裘人悄然。
老僧何事亦晨起,清磬一声惊客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