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词 > 唐代 > 孟浩然

洛中访袁拾遗不遇

洛阳访才子,江岭作流人。
闻说梅花早,何如北地春。
分类标签:访友写景感伤

翻译

译文


到洛阳是为了和才子袁拾遗相聚,没想到他已成为江岭的流放者。
听说那里的梅花开得早,可是怎么能比得上洛阳的春天更美好呢?

注释


洛中:指洛阳。拾遗:古代官职的名称。
才子:指袁拾遗。
江岭:江南岭外之地。岭,这里指大庾岭。唐代时期的罪人常被流放到岭外。流人:被流放的人,这里指袁拾遗。
梅花早:梅花早开。
北:一作“此”。

参考资料:

1、彭定求 等 .全唐诗(上) .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6 :379 .

赏析

  这首诗里包含了相当复杂的情绪,既有不平,也有伤感;感情深沉,却含而不露,是一首精炼而含蓄的小诗。

  前两句完全点出题目。“洛阳”指明地点,紧扣题目的“洛中”,“才子”即指袁拾遗;“江岭作流人”,暗点“不遇”,已经作了“流人”,自然无法相遇了。这两句是对偶句。孟浩然是襄阳人,到了洛阳以后,特意来拜访袁拾遗,足见二人感情之厚。称之为“才子”,暗用潘岳《西征赋》“贾谊洛阳之才子”的典故,以袁拾遗与贾谊相比,说明作者对袁拾遗景仰之深。

  “江岭”指大庚岭,过此即是岭南地区,唐代罪人往往流放于此。用“江岭”与“洛阳”相对,用“才子”与“流人”相对,揭露了当时政治的黑暗、君主的昏庸。“才子”是难得的,本来应该重用,然而却作了“流人”,由“洛阳”而远放“江岭”,这是极不合理的社会现实,何况这个“流人”又是他的挚友。这两句对比强烈,突现出作者心中的不平。

  “闻说梅花早,何如北地春”两句,写得洒脱飘逸,联想自然。大庚岭古时多梅,又因气候温暖,梅花早开。从上句“早”字,见出下句“北地春”中藏一“迟”字。早开的梅花,是特别引人喜爱的。可是流放岭外,比不上留居北地的故乡。此诗由“江岭”而想到早梅,从而表现了对友人的深沉怀念。而这种怀念之情,并没有付诸平直的叙述,而是借用岭外早开的梅花娓娓道出。诗人极言岭上早梅之好,而仍不如北地花开之迟,便有波澜,更见感情的深挚。

  全诗四句,贯穿着两个对比。用人对比,从而显示不平;用地对比,从而显示伤感。从写法上看,“闻说梅花早”是纵笔,是一扬,从而逗出洛阳之春。那江岭上的早梅,固然逗人喜爱,但洛阳春日的旖旎风光,更使人留恋,因为它是这位好友的故乡。这就达到了由纵而收、由扬而抑的目的。结尾一个诘问句,使得作者的真意更加鲜明,语气更加有力,伤感的情绪也更加浓厚。

参考资料:

1、李景白 等 .唐诗鉴赏辞典 .上海 :上海辞书出版社 ,1983 :97-98 .

孟浩然

[唐代]
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喜济人患难,工于诗。年四十游京师,唐玄宗诏咏其诗,至“不才明主弃”之语,玄宗谓:“卿自不求仕,朕未尝弃卿,奈何诬我?”因放还未仕,后隐居鹿门山,著诗二百余首。孟浩然与另一位山水田园诗人王维合称为“王孟”。孟浩然的诗文(322篇)

更多

从征古州蛮回途纪驿二十三首 其十八 鸭阑

养鸭人何在,犹传养鸭阑。野烟青草晚,江雨绿波寒。

表驿名因胜,充庖味可餐。兹禽应解语,岂敢学弹丸。

南园新作小舟与客游白湖柯某东海有诗次韵

好着西湖藕似船,青秧绿水正相缘。
漫从略彴无人处,唤得婵娟欲雨天。
云意爱随双桨动,山光只在短蓬边。
小园暇日频来往,老竹乔松看岁年。

颂古一百则

收尽余怀厌事华,归来何所是生涯。
烂柯樵子疑无路,挂树壶公妙有家。
夜水金波浮桂影,秋风雪阵拥芦花。
寒鱼著底不吞饵,兴尽清歌却转槎。

秋夜望云旅怀

秋来五色云在眼,浮花蔓草相鲜新。天空似是巫山绕,日暮更与银河临。

凭栏久望待不至,倏忽变化苍麒麟。卫川冥冥在何许,我意乘此寻归津。

终然翻飞不可去,弃我还从铜马尘。

洗钵罗汉赞

水落方能石露,有心别无用处。
若问佛法如何,日洗钵盂两度。

九锁步虚词·第三飞鸾锁

琅轩列朱房,风露峨高寒。
森罗九宫道,隐约八卦坛。
春酣酌金浆,彻视挥外丹。
三锁度灵钥,悠悠控飞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