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词 > 唐代 > 孟浩然

南归阻雪

我行滞宛许,日夕望京豫。
旷野莽茫茫,乡山在何处。
孤烟村际起,归雁天边去。
积雪覆平皋,饥鹰捉寒兔。
少年弄文墨,属意在章句。
十上耻还家,裴回守归路。

翻译

译文


行程被大雪所阻,滞留在宛地,日暮时只能眺望着洛阳。
放眼望去四周是一片苍茫的旷野,故乡的山河不知在何处。
一缕孤单的炊烟在村中冉冉升起,迟归的大雁也早已飞到遥远的天边去了。
近处的田野和远处的山岗被积雪覆盖,只有饥饿的老鹰还在寻觅捕捉雪中的野兔。
我从少年时起就摆弄文墨,专注于诗词歌赋。
可惜多次上京都没有考中,我现在已羞于回家了,只好彷徨而无奈地守在这回家的路上。

注释


南归:指诗人自长安归故乡。
滞(zhì):不流通,引申为滞留。
宛许:即宛地,泛指南阳以北。
京豫(yù):指洛阳。唐时将洛阳设为东都。因其地属豫州,故称为京豫。
莽(mǎng)茫茫:郊野广漠无际。
乡山:故乡的山脉。
村际:中间。
平皋(gāo):平原。
文墨:写文章。
属意:倾心。
章句:章节与句子。
十上:多次上书。此借此科考落第。
裴(péi)回:徘徊。

参考资料:

1、彭定求.《全唐诗》.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10月版:第372页 2、孙建军等.《全唐诗》:线装书局,2002年:第1213页

赏析

  此诗前四句交代时地,表现出归途怅惘的情怀;中间四句写黄昏时茫茫雪原所见的荒凉景象,喻示出诗人的处境;后四句写自己怀才不遇,仕途坎坷,落第还乡的羞愧心理。全诗表达了诗人忧郁和冷漠的心情。

  前四句交代时间地点,对京豫的回顾和对乡山的渴望,表现出归途怅惘的情怀。一个“望”字,让诗人哑口无言,痴呆傻愣。一个“莽”字,透露了诗人的心凉。

  中间四句写黄昏时茫茫雪原所见,“孤烟”、“归雁”、“饥鹰捉寒兔”等,一片荒凉景象,喻示出诗人此时的处境。“孤烟”可以看成“孤”,此时看出诗人的内心的孤独。一个“覆”可以看出当时下雪之大。

  后四句写自己怀才不遇,仕途坎坷,落第还乡的羞愧心理。“十上”一词借远古的苏秦两手空空,失败而归,耻于回家的经历,抒发自己想家,而又不敢回家的感慨。

  全篇写景抒情真实自然,曲折凄楚。“守”字写他在旷野上徘徊不已等待雪过之后重登归途,更表现出一种茫然呆滞、六神无主的心理与神态;如从深层的兴寄的角度看,则可看做是诗人在人生的出仕与归隐之间傍徨矛盾、最终不得不归隐的象征性描写。

参考资料:

1、邓安生 孙佩君.《孟浩然诗选译》.成都:巴蜀书社,1990年6月版:第38-39页 2、陶文鹏.《王维孟浩然诗选评》:三秦出版社,2004年07月:第328页

孟浩然

[唐代]
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喜济人患难,工于诗。年四十游京师,唐玄宗诏咏其诗,至“不才明主弃”之语,玄宗谓:“卿自不求仕,朕未尝弃卿,奈何诬我?”因放还未仕,后隐居鹿门山,著诗二百余首。孟浩然与另一位山水田园诗人王维合称为“王孟”。孟浩然的诗文(322篇)

随机看看

严州再遇迎春二首 其一

不饮勾芒酒,春空雨度来。寒云偏吝雨,轻雪欲欺梅。

歌舞从儿戏,疏慵任老催。笔端含造化,生意已胚胎。

寿吴宰

神仙风骨本巍峨,日角珠庭气更和。
绛丝丹颜长不老,灞城铜狄会重磨。
风高鹤算三千远,天阔鹏程九万多。
弱水蓬莱归未晚,道山瀛馆看先过。

初到西湖

西涌声价甲天下,梦想平生初识之。
十里垂鞭几多恨,不及见渠全盛时。

送大尹李孔翼之任弋阳

一官迢递大江西,把酒都门惜解携。孤棹远经秋浦驿,双凫遥向弋阳溪。

荐章已应丹书诏,祖席还分綵笔题。好向山城敷惠泽,循良应与古人齐。

三部乐 题王瑁湖新诗卷首次田髴渊韵

满幅清新,好谱上香弦,恨无纤手。珊瑚七尺,石尉筵前尽有。

忆天上、几度花开,悔玉清轻别,凤侪鸾偶。短拍长谣,迸碎鲛盘珠走。

御河连宵秋雨,换十亩残荷,一湾疏柳。潜来擪笛宫墙,月明感旧。

墨迹离奇似斗。半倒薤,半成急就。馀兴淋漓,拚涴遍、舞巾歌袖。

赵州道中忆殿卿

忆尔䄡帷出牧年,风尘谁识使君贤。政成神雀犹堪下,兴尽冥鸿遂杳然。

树色远浮疏雨外,人家忽断夕阳前。重来此地逢寒食,何处看春不可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