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词 > 唐代 > 宋之问

经梧州

南国无霜霰,连年见物华。
青林暗换叶,红蕊续开花。
春去闻山鸟,秋来见海槎。
流芳虽可悦,会自泣长沙。
分类标签:抒情

赏析

  据《新唐书》记载,宋之问从泷州(今广东罗定)逃回后,又投靠了当政的武三思,谄事太平公主,于景龙中迁升为考功员外郎。后安乐公主权盛,他又往谐结,太平公主深恨之。当中宗将提拔他为中书舍人时,太平公主便揭发了他知贡举时受贿赂,于是下迁汴州(今河南省开封)长史,未行改越州(今浙江绍兴)长史。之问在越州期间尚致力为政,且颇有政绩。但公元709年(景龙三年)旧历六月,中宗崩;公元710年(景云元年)睿宗即位,认为他曾附张易之、武三思,“狯险盈恶”诏流钦州(今广西钦州县)。

  宋之问在唐睿宗即位的第二年春天到达桂林,同年秋天起程继续前往流放地钦州(今广西钦州县)。他乘船从漓江、桂林顺流而下,经梧州再溯浔江而上,沿途有感秀丽江山,写出了一些佳绝的旅游诗篇,如《下桂江县黎壁》、《下桂江龙目滩》、《发藤州》等,抒发了对祖国大好山河无比热爱之情怀。《经梧州》便是其中的一首。

  首联“南国无霜霰,连年见物华”,五岭以南被称作南国,这里指梧州。概括地叙述了梧州的地理环境、气候物产的特征。物华:万物之菁华。《滕王阁序》有:“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圩。”梧州四季如春,万物都免受霜雪之寒,常年孕育着勃勃生机。两句诗的意境广阔,生机盎然。颔联承“物华”,着意点染景色:“青林暗换叶,红蕊续开花”。不必等候春天来临,青叶就在不知不觉中一次次生出新叶,红色的花蕊在接连不断的开放,这些都是在四季分明的中原看不到的。“暗换”、“续开”生动地表现出梧州的气候特征。它不同于北国的春枝新绿,夏木荫荫,秋叶飘零,冬雪冰封。颈联“春去闻山鸟,秋来见海槎”,梧州依山傍水,春天雏鸟新生,鸟鸣口宛啭。秋天江帆悠悠。他一个流放的远役的罪人,眼前这自由自在的欣欣向荣的景象不禁使他神伤。所以他不禁发出了“流芳虽可悦,会自泣长沙”的无可奈何的叹息。流芳这里指的是南荒的美好景色,“泣长沙”用的是西汉贾谊的典故,表明自己在流放中。面对着令人喜悦的美景,触目伤情,结尾如水到渠成,十分自然。

  宋之问在梧州的时间很短暂,但他此前在泷州(今广东罗定县)任参军一年有余。罗定就在梧州的东南面,那里的自然风光当与梧州近似。他这首南国风情十足的诗篇,语言明白如话,用典自然入化。动词与虚字用得非常精当,加之偶句为流水对,音节流畅优美。宋之问因“媚附二张”,品行颇遭后人非议,历来人们对其被贬多不表同情。但宋之问集中的一些好诗大多是写于遭贬斥流放之际,此类诗的一大特点是语言平实自然,不矫揉造作,皆其内心情感的真实流露。诗人一旦远离京城,步出宫廷台阁而跋涉江岭,摆脱了宫廷词臣的身份束缚,从而恢复了其独立的主体人格和自我思维,故其诗作远非昔日应制奉和之作可比。贬官生涯成就了宋之问,使他得以有更多的好诗传世。

宋之问

[唐代]
宋之问(约656 — 约712),字延清,名少连,汉族,汾州(今山西汾阳市)人,初唐时期的诗人,与沈佺期并称“沈宋”。唐高宗上元二年(675),进士及第,当时掌握实权的是武则天,富有才学的宋之问深得赏识,被召入文学馆,不久出授洛州参军,永隆元年(681), 与杨炯一起进入崇文馆任学士。与陈子昂卢藏用司马承祯王适、毕构、李白孟浩然王维贺知章称为仙宗十友。宋之问的诗文(206篇)

其他诗文

赠萧黄门子仪凤

玉树亭亭萧二郎,金声楚楚继书香。摄衣道左朝迎马,烧烛堂前夜举觞。

绿树高崖熊献白,碧波浅濑蛎输黄。醉来向我论书法,野雉家鸡漫自狂。

病中闻西园新花已茂,及竹迳皆成,而海棠亦

梅坞桃蹊斫竹初,三旬高卧信音疏。
春虽与病无交涉,雨莫将花便破除。
祗合蘧蘧随梦去,何须咄咄向空书。
颇闻蜀锦犹相待,去岁今朝已雪如。

苦旱歌

君不见岁已在酉魃为虐,五月黄尘恣飘瞥。农家儿女窃愁叹,辘轳殷殷夜不绝。

原草新疑野火烧,山田久作十字裂。我欲伸眉向谁说。

东南转漕匮奔送,西北军声尚澒洞。桑林不闻六事祷,柏梁已上乾封颂。

阴云油油乍东至,远近欢呼声动地。恶风忽从云际起,顷刻荡散归天意。

青袍皂带者何事。中夜不眠坐待旦,三星在空月烂烂。

偶思东海亦可怜,一妇横死枯三年。京师赏罚未足算,李斯痛哭咸阳之市边。

升上人过石门

门巷榆钱叠紫苔,十年心事首重回。暑风院落书签响,烟雨江村画牒开。

瓦枕藤床初破睡,蔗浆冰椀欲生埃。风檐独立看遗照,忽有溪僧犯犬来。

青玉案

行人欲上来时路。破晓雾、轻寒去。隔叶子规声暗度。十分酒满,舞茵歌袖,沾夜无寻处。
故人近送旌旗暮。但听阳关第三句。欲断离肠馀几许。满天星月,看人憔悴,烛泪垂如雨。

潘上舍父挽诗

狗苟蝇营笑俗情,机心降尽倒风旌。
人生六帙不为夭,家累千金能享成。
老去月评推吉德,生前天爵谢虚荣。
悲风瑟瑟飞丹旐,行道歔欷亦失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