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词 > 唐代 > 韦应物

初发扬子寄元大校书

凄凄去亲爱,泛泛入烟雾。
归棹洛阳人,残钟广陵树。
今朝此为别,何处还相遇。
世事波上舟,沿洄安得住。

翻译

译文


凄怆地离别了亲爱的朋友,船只泛泛地驶入茫茫烟雾。
轻快地摇桨向着洛阳归去,晓钟残音还远绕广陵树木。
今日在此我与你依依作别,何时何地我们能再次相遇?
人情世事犹如波上的小船,顺流洄旋岂能由自己作主?

注释


扬子:指扬子津,在长江北岸,近瓜州。校书:官名。唐代的校书郎,掌管校书籍。
去:离开。亲爱:相亲相爱的朋友,指元大。
泛泛:行船漂浮。
归棹:指从扬子津出发乘船北归洛阳。
“残钟”句:意渭回望广陵,只听得晓钟的残音传自林间。广陵:江苏扬州的古称。在唐代,由扬州经运河可以直达洛阳。
此:此处。为别:作别。
还:再。
沿洄:顺流而下为沿,逆流而上为洄,这里指处境的顺逆。安得住:怎能停得住?

赏析

  这是离别时写给好友抒发离情的一首诗。诗人与元大的感情很深,他在还能望见广陵城外的树和还能听到寺庙钟声的时候,就想起要写诗寄给元大了。

  此诗前四句写离情。“凄凄去亲爱”,诗人与朋友分离,感到很悲伤。诗中以“亲爱”二字相称,可见彼此友谊很深,一旦分别,自然依依不舍。但船终于启行了,一会便飘荡在迷茫的烟雾之中,友人的身影虽已消失,诗人还不停地回望广陵城。正在这时,诗人忽然听到广陵寺庙里的钟声,从朦胧的烟树中隐隐传来,他的心情更觉难过。

  此诗“归棹洛阳人,残钟广陵树”十个字非常著名。诗人和元大分手,心情很悲伤。可是船终于开行了。船儿飘荡在烟雾之中,他还不住回头看着广陵城,那城外的树林变得愈来愈模糊难辨,这时候,忽又传来在广陵时听惯了的寺庙钟声,一种不得不离开而又舍不得同朋友分离的矛盾心情,和响钟的袅袅余音、城外迷蒙中的树色交织在一起了。诗人没有说动情的话,而是通过形象来抒情,并且让形象的魅力感染了读者。“残钟广陵树”这五个字,感情色彩是异常强烈的。

  接着后四句抒发感慨。诗人望着滚滚东流、一去不返的江水,禁不住感叹道:“今朝此为别,何处还相遇?”分别容易重逢难,这后会之期就难以预料了。

  但另一方面,他又自我宽慰:“世上波上舟,沿洄安得住!”意谓:自己的身世飘浮不定,有如波上的行舟,要么给流水带走,要么在风浪里打转,世事怎能由个人作主呢?末两句蕴含身世之感。

  表面看来这首诗,写得平淡无奇,但细加体味,却感内蕴深厚。特别是“归棹洛阳人,残钟广陵树”两句,以景喻情,言简意深。船已“泛泛入烟雾”,渐行渐远,可是诗人还忍不住凝望着广陵城外迷蒙的树林,迷恋地倾听寺庙里传来的残钟余音。诗人对广陵之物的依恋,实则是对挚友的依恋。这两句“虽不着情语,却处处透出依依惜别之情,可谓情景交融,含蓄不尽”(《唐诗别裁》)。表面平淡,内蕴丰厚,正是韦应物诗歌创作的主要特色。

韦应物

[唐代]
应物(737~792),中国唐代诗人。汉族,长安(今陕西西安)人。今传有10卷本《韦江州集》、两卷本《韦苏州诗集》、10卷本《韦苏州集》。散文仅存一篇。因出任过苏州刺史,世称“韦苏州”。诗风恬淡高远,以善于写景和描写隐逸生活著称。韦应物的诗文(562篇)

更多

题武洞清阿罗汉像

天厨送食鹿衔花,口诵恒河沙复沙。独立虚空无所住,石桥西畔老夫家。

题青田刘氏园亭诗卷

湖光近接少微星,玄鹤飞来洞不扃。天雨好花开桂苑,地栽修竹似兰亭。

文鱼跃水凭栏看,黄鸟吟春隔树听。江左芹香解留客,故山有梦绕银屏。

客中夜雨

离情先怯向边州,寒叶敲窗更报秋。
几点搅残千里梦,一声滴作两乡愁。
苦缘杨柳沾离席,偏傍梧桐溅小楼。
惟有孤灯照明灭,夜深无语揽重裘。

和徐德彰春日杂咏八首 其七

胜卖东风富贵春,青衣催坐叠花茵。莺欺皓齿清歌妓,柳妒纤腰学舞人。

猩色屏风围孔雀,麝香衾被压麒麟。任教日日如泥醉,不负韶华一度新。

华州道中口占寄示陈丞

少华山前乱石堤,大敷桥下白沙溪。霜晨顾眄欹貂帽,晴日行吟信马蹄。

荠麦青青怜旧采,桑榆历历拟幽栖。举头刺眼三峰秀,县令应须一借梯。

青纱障

莺声呖呖青纱障,障外听来剧清亮。问字宫中总隔纱,模糊未识天人相。

君王访艳自寻声,百尺妆台无限情。自说二人土上坐,渐看一月日边明。

君不见卫少儿赵飞燕,汉家立后多微贱。何妨监户正中宫,岂虑谏臣伏前殿。

画眉御墨擅风流,一笑当前玳瑁头。凤皇符瑞飞向里,加官进禄乐优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