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词 > 唐代 > 温庭筠

宿云际寺

白盖微云一径深,东峰弟子远相寻。
苍苔路熟僧归寺,红叶声干鹿在林。
高阁清香生静境,夜堂疏磬发禅心。
自从紫桂岩前别,不见南能直到今。
分类标签:自然写景抒情

注释

译文


自云绕山山路幽深,禅门弟子远来相寻。
僧熟路踏苍苔归寺,鹿在林踩红叶有声。
高阁燃清香生静境,夜堂鸣疏磬发禅心。
自从紫桂岩前告别,不见南能直到如今。

注释


①东峰弟子:犹言东山弟子,即禅门弟子。禅宗四祖道信、五祖弘忍俱住黄梅东山,引接学人,故称东山法门。
②南能:指禅宗南宗惠能六祖。

参考资料:

1、蒋述卓《禅诗三百首赏析》(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3月第1版,第113页

赏析

温飞卿本出身名门,又颇有才气,但由于他恃才逞气,喜讥刺权贵又不受羁束,一生坎坷,漂泊潦倒。在他的一生中,喜与禅僧来往,诗集中有不少这类诗作。温庭筠曾任襄阳巡官,并曾在江淮一带长期游处,使他颇受南宗禅的影响。在广东罗定县西南有云际山,该诗中所写之云际寺或坐落于该山之上。云际寺里有一位僧人,温庭筠以前曾结识过。分手之后,这位僧人回到了云际寺。或许是两人有深契,这次,温庭筠以一名禅门弟子的身份远远地寻他而来。尽管他已走了很远的路程、尽管他已爬了很高的山峰,但眼前的一幅幅美丽淡雅而又含蕴深远的图画,使他耳目一新、精神为之一振。苍苔上本没有路,但寺僧熟悉这里的一切,他踏着苍苔归去。落叶本是无声,但由于山林静谧,小鹿嬉闹踏着落叶发出了“沙沙”响声。这两个细节写出了寺僧、小鹿在这座寂静的山林里的自在。以一种自然的融洽为背景,作者写禅僧的参禅生涯:燃起清香、鸣起疏磬,由此而进入清静的禅境。见到这一切,作者不由将久不见面的这位南方禅师比作惠能。不过,该诗所写的是温庭筠这位才子眼中的禅僧,他与南宗慧能的禅风是有区别的。

参考资料:

1、蒋述卓《禅诗三百首赏析》(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3月第1版,第113-114页

温庭筠

[唐代]
温庭筠(约812—866)唐代诗人、词人。本名岐,字飞卿,太原祁(今山西祁县东南)人。富有天才,文思敏捷,每入试,押官韵,八叉手而成八韵,所以也有“温八叉”之称。然恃才不羁,又好讥刺权贵,多犯忌讳,取憎于时,故屡举进士不第,长被贬抑,终生不得志。官终国子助教。精通音律。工诗,与李商隐齐名,时称“温李”。其诗辞藻华丽,秾艳精致,内容多写闺情。其词艺术成就在晚唐诸词人之上,为“花间派”首要词人,对词的发展影响较大。在词史上,与韦庄齐名,并称“温韦”。存词七十余首。后人辑有《温飞卿集》及《金奁集》。温庭筠的诗文(389篇)

猜你喜欢

谢叔子阳丈惠诗

老子诗盟久废闲,喜君步骤少陵坛。
句敲金玉声名远,韵险车斜心胆寒。
倾出囊中和月露,皎如盘底走珠丸。
苦莍难没诗家事,会看尘冠早一弹。

出省有日书事

凌晨小雨压尘轻,闲忆登高望禁城。
树色连云春泱漭,风光著草日晴明。
看榆吐荚惊将落,见鹊移巢忽已成。
谁向儿童报归日,为翁寒食少留饧。

左原诗三十二首 其十四 障岩

岩如法吏面清泠,石似端人真直方。谁解移兹障边境,犬羊安敢肆猖狂。

宣和壬寅仲冬二十六日留别临川陈泰颖

江南浙东千里遥,雁聚沙汀无定迹。
偶然握手如平一,祗恐前身已相识。
不然安得一羁旅,披露烦君出金石。
我今漂泊又西去,草草分襟实堪惜。
孤舟漾水如轻叶,何处烟村倚滩碛。
明朝横枕清浪头,梦破霜风正相忆。

布袋和尚赞

布袋包尽太虚空,拄杖击破三千界。
世界若还击得碎,拄杖何止如许大。
若言包得太虚空,虚空却在布袋外。
如何偏爱此等物,常与小儿作一队。
问世人,会不会。
夺了他拄杖,抢了他布袋。
打杀许多小孩儿,看他弥勒何能解。
弥勒抚掌笑呵呵,明月清风无罣碍。
等到龙华三会时,依前有一弥勒在。

瑞云浓

红丝片玉,螺香犹沁腴紫。素袖频番井华洗。樱桃雨润,记伴著、瑶宫仙史。

梦影镇匆匆,化飞云逝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