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词 > 唐代 > 佚名

摊破浣溪沙·五里滩头风欲平

五里滩头风欲平,张帆举棹觉船轻。柔橹不施停却棹,是船行。
满眼风波多闪灼,看山却似走来迎。子细看山山不动,是船行。

分类标签:船夫生活

翻译

译文


船行至五里滩时风势将要平息,马上举棹扬帆,船行瞬间轻松了许多。轻轻地摇着橹不用划桨,船儿都行走的飞快。
放眼望去,只见微风吹来,水面上波光荡漾。看着眼前的山,就好像是来迎接你似的,但当你仔细一看,山并没有动,而是船在前行。

注释


五里滩:河上的一个地名。
橹:使船前进的工具,比桨长而大,安在船尾或船旁,用人摇。

赏析

  这是一首反映船夫水上生活的抒情小词,它写的是狂风过后船夫们驾驶帆船前进的情景和心情。

  词一开头就说”五里滩头风欲平,张帆举棹觉船轻”。五里滩,是这条河上的一个地名,“头”是方位词,它说明船已开到五里滩上了。帆船是需要借助风力的,乘风破浪,船走得更快。但这种风必须是顺风。如果吹来的风是旋风,或逆风,那就不但不能帮助帆船前进,而且还会带来危险,所以是不能张帆的。在五里滩以前,船夫们遇到的显然不是顺风。他们经过一场和狂风恶浪的搏斗以后,观察到风势将要平息,也就是“风欲平”了,就马上扯起帆来。在这个当儿,大家虽然还在继续举棹摇般,却产生了“觉船轻”的感觉。“棹”,桨板,举棹就是打桨板。既然风力可以代替人力,何必还要打桨摇橹呢,于是,便“柔橹不施停却棹”吧。在文学作品中常把橹称为柔橹,以形容橹的得心应手。橹的外形有点儿象桨,安在船梢或船旁,用人摇动,它会象鱼的尾和鳍一样,通过拨水,产主推动力。“施”,使用。写到这里,船夫们的轻松愉快的感情,一下就传达出来了。

  词的下片就是通过看山看水反映了他们的心情。

  “满眼风波多闪灼,看山却似走来迎。”“闪灼”,形容水光闪动的样子。狂风过后,乌云也散开了,上文说“风欲平”,是还有些风,所以河里的波浪涌起,波光粼粼。这时两岸的山呐,看上去挺有趣过的,它们似乎很好客,正在急急忙忙地迎面走过来欢迎大家。但是,山是不会走动的。子细(仔细)看看,山确实没有动啊。那么,这是怎么一回事呢?哦,那不过是因为船走得快,使得坐在船上的人产生一种“走来迎”的感觉罢了。

  词的上片和下片的末尾都用“是船行”作结束,它不仅起一个叙述作用,而且还象船夫的劳动号子的和声一样,余音袅袅[niǎo],久久回荡在青山绿水之间。

更多

吴王郊台

异时随举孝廉郎,旗盖相承据一方。
肠绕阊门祥已定,将军毕竟是吴王。

偶过匏庵见东轩成留壁上

吏静真成隐,居然市作郊。罅墙深嵌屋,危树巧安巢。

竹老穿篱过,棋清隔院敲。一枝如可借,吾亦系吾匏。

春雪

东风吹雨作花飞,寒勒芳程几日迟。惟有庭前老梅树,谢渠添补落残枝。

萱图为李恒题于茂清轩中

暄风宜男花,凉日忘忧草。一种两含情,亲容梦中老。

马明生遇神女歌

学仙贵功亦贵精,神女变化感马生。石壁千寻启双检,
中有玉堂铺玉簟。立之一隅不与言,玉体安隐三日眠。
马生一立心转坚,知其丹白蒙哀怜。安期先生来起居,
请示金铛玉佩天皇书。神女呵责不合见,
仙子谢过手足战。大瓜玄枣冷如冰,海上摘来朝霞凝。
赐仙复坐对食讫,颔之使去随烟升。乃言马生合不死,
少姑教敕令付尔。安期再拜将生出,一授素书天地毕。

食后

食罢一觉睡,起来两瓯茶。举头看日影,已复西南斜。
乐人惜日促,忧人厌年赊。无忧无乐者,长短任生涯。